節令指的是隨着一年中季節的變換,人的行事運作也相應的改變。英國和許多歐美國家一樣,是基督教信仰的國度,自然有許多與基督教相關的節日,如復活節、聖誕節。當然,也有許多關聯到文化體育、風俗人情等方方面面的節令和節日。現在我們就繼續接着講英倫一年中的節令和節日。
七月
7月30日,英國廣播公司夏季匯演開幕(BBC Proms),堪稱世界夏季古典音樂節之首。此項盛事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演出歷時8周,為世界古典音樂名家、新秀薈萃之所。主要會場是倫敦皇家愛爾伯特音樂廳,至9月10日閉幕。
八月
8月5日—28日,將舉辦愛丁堡國際表演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今年系該節的第75屆,歷時3周的舞蹈、歌劇、音樂和戲劇演出以及各種各樣的藝術表演足以激發不同音樂愛好者的熱情。參加表演的藝術家和觀眾會從世界各地趕到會場。
8月28-29日,是倫敦諾丁山狂歡節(Notting Hill Carnival)。此狂歡節展示出英國的多元文化,以英屬加勒比海、非洲文化為主題,每年觀看人次逾150萬,是歐洲最大的都市狂歡節。
九月
9月3日—21日,是倫敦城市建築開放節(Open House London)。倫敦市內及周邊上千處大樓、公館、住家、教堂、花園、村落、街道小區在此期間開放,歡迎公眾免費參觀。其中包括許多經典樓房、摩登庭院和前衛建築等,為城市建築設計愛好者提供良好的實地參觀的機會。
十月
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夜(Halloween),俗稱西方的鬼節,孩子們會挨家挨戶地要糖果吃,這是孩子們最喜愛的節日之一。
十一月
11月5日夜,是蓋•福克斯夜(Guy Fawkes Night),英國各地燃篝火、放焰火,以紀念1605年在這個夜晚發生的一件大事。當年由於宗教矛盾,天主教與新教對立,個別天主教極端份子欲用火藥炸毀國會。結果11月5日當夜,他們指派守護火藥的人員蓋•福克斯被擒,由此陰謀被挫敗。而國王詹姆斯1世也倖免於難。為此,人們為慶祝國王的倖存而發起了燃篝火、放焰火的習俗。
11月11日,是戰亡者紀念日(Remembrance Day)。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人民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記,在歷時4年的戰爭中,800萬人陣亡,逾2千萬士兵受傷,此戰也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一戰因1918年11月11日11時簽署的停戰協議而落幕,至今每年11月11日11時為紀念一戰遇難者,民眾們會靜默2分鐘。
在此之前的2周,英國各地民眾都會在胸前佩戴形如罌粟花的小紅花以示紀念。據說這種花生長在陣亡戰士墳冢上,因而以佩戴此花來表達對陣亡者的緬懷。
十二月
12月21日是冬至日(winter solstice)。每年夏至日和冬至日都有許多朝拜者來到巨石陣賞觀和禮拜:夏至日觀日出,冬至日觀日落。其中最主要的是凱爾特人土著教特魯伊特的信徒。
12月25日,聖誕節(Christmas),用以紀念聖嬰基督來世傳道度人。
12月26日為節禮日(Boxing Day),傳統上當日業主或莊園主人向服務員工緻謝並贈送禮物。
以上是英國一年中的主要節日和節令。英國也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包容發展的國家,所以人們還會慶祝許多自己族裔的節日,比如華人的農曆新年、印度人的排燈節Diwali(初秋)和穆斯林的齋月Ramadan(伊斯蘭月曆的第9個月)。節日和時令是鄉土風俗的一部分,我們講 入鄉隨俗,調整好生活節奏,順應時節的變更,會使生活更加健康、豐富和充實。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