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納(Wagner Group)兵變雖然持續不到24小時就結束,但影響力一直持續至今。兵變中的幾個謎團也始終備受關注。
首先是瓦格納對俄政權究竟構成多大威脅。普京急匆匆接受斡旋,讓外界質疑他的政治控制力被削弱。最新消息指,瓦格納曾試圖控制俄羅斯的核武器,並出現在「佛洛尼斯-45」(Voronezh-45)核基地附近。
路透社7月10日報導說,6月24日兵變當天,當瓦格納大部隊挺進莫斯科時,另一個車隊卻向東駛往核基地。最後可以追蹤的信號顯示,這隊瓦格納軍曾出現在距離「佛洛尼斯-45」核基地約100公里處。但這是因為在農村地區,很難追蹤他們的行蹤。而據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HUR)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向路透社透露,當時瓦格納部隊實際上已經抵達這個核基地,目標正是奪取蘇聯時代研發的小型核裝置,藉此「提高叛變的籌碼」。但布達諾夫說,最終瓦格納沒有達到目的,因為「倉庫的門是關著的,他們沒能進入技術區」,拿不到核武器。
一名與克里姆林宮關係密切,且具備軍事背景的消息人士,證實了布達諾夫的部分說法。這位消息人士表示,一支瓦格納特遣隊曾「設法進入了一個敏感區域,因為那裡儲存了核武器,這一度讓美國感到不安」。
被俄羅斯佔領的烏東地區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這也引起普京的擔憂,他因此接受了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斡旋。
不過,美國的專家對這個說法表示懷疑。科學家聯盟(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核武專家馬特·科達(Matt Korda)認為,「私人組織『幾乎不可能』破壞俄羅斯的核安全。即使瓦格納有數千人馬,但當中不太可能有人知道如何啟動核武器。」
科達進一步解釋,就算瓦格納到手,他們也會發現核武器處於「未組裝狀態」,因為「核武需要通過專門的安裝設備,並成功解鎖相關許可才能完成組裝,除非負責保護俄羅斯核武安全的第十二局(12th Directorate)願意幫忙。」
這次兵變另一個謎團是,瓦格納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究竟身在何處。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7月6日曾公開表示,普里格津已經返回俄羅斯,而且是自由人。
俄國社交媒體上最近有很多普里格津出現在聖彼得堡的消息,不過法國《解放報》(Libération)9日獨家爆料說,普里格津從7月1日起就被「關押」在克里姆林宮。
《解放報》引述西方匿名情報來源說,普里格津攜親信指揮官,7月1日抵達莫斯科,與對手談判。克里姆林宮的談判代表,是忠於普京近衞軍總司令佐洛托夫(Viktor Zolotov),與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Sergei Naryshkin),之後普里格津等人就一直被「關押」在克里姆林宮,但據西方情報消息,普里格津一行人在莫斯科不會有事。
在上述消息被曝光之後,克里姆林宮改變了說辭。稍早前普京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被問到普里格津的下落時,曾表示莫斯科「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追蹤普里格津。但7月10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佩斯科夫承認,在6月29日,也就是兵變後第5天,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召見了普里格津和瓦格納軍官,共35人參加會議。佩斯科夫說會談持續了3小時,但他沒有提供進一步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