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為抗衡中共與俄羅斯,原本計畫通過在日本設辦事處來強化北約與印太的夥伴關係。但立陶宛領袖峰會上,因為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強烈反對,最終公報刪除了相關內容。
北約在7月11日至12日於立陶宛舉辦領袖峰會。根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會後公報原本寫入「將繼續和日本政府討論在東京設辦事處」,經過多次討論這句話都被保留下來,唯獨在最終討論時,因為極為重視與北京關係的法國強烈反對,這句話被刪除。
法國總統府相關人士7日告訴《日經亞洲》,北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美國和歐洲為集體防衛區域,在印度太平洋地區設立據點並不合適。報導指,中方一直強力反對北約在東京設辦事處,不排除北京對法國等進行遊說。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曾在1月訪日期間提出在東京設北約聯絡辦事處的可能,4月北約向31個成員國提議於2024年開始東京辦事處。
然而,法國總統馬克龍多次公開反對這一計畫,擔心必須在華盛頓與北京之間選邊站。
在這次北約峰會期間舉辦的公共論壇上,捷克總統彼得·帕維爾(Petr Pavel)強調,面對當今民主國家與獨裁國家之間展開的戰鬥,需要與志同道合的印太夥伴合作。
帕維爾表示,與冷戰期間的意識形態對抗不同,世界現在正在目睹一場全球競爭,一邊是民主國家,一邊是中朝伊朗俄羅斯等獨裁國家,「世界阻止中俄佔據主導地位的唯一方法,是保護和促進我們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