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北約峰會在首日會談結束後即發表一份措辭最強硬的聯合公報,其中點名中共以野心和脅迫政策對北約成員構成「系統性挑戰」,並關注中共的核武威脅。中共跳腳回應指責是刻意抹黑,並表示堅決反對北約「東進亞太」。分析認為,北約對中共達成高度共識,但後續實際行動還需要觀察。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北約峰會於7月11日至12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北約於11日傍晚發佈峰會公報。公報指出,中共以其「野心和強制性政策」挑戰北約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北京當局採用廣泛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工具來「擴大其全球影響力和投射力量」,同時對其戰略、意圖和軍事建設「保持不透明」。
公報批評,中共利用惡意混合行動和網絡行動以及對抗性言論和虛假信息,損害北約安全,並試圖控制關鍵科技和產業、關鍵基礎設施、戰略物資和供應鏈,利用其經濟槓桿建立戰略依賴關係並增強其影響力。中共還試圖在太空、網絡和海洋領域顛覆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北約還針對中俄之間不斷深化的戰略夥伴關係,呼籲中方發揮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作用,「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不要向俄羅斯提供任何致命援助」。
關注中共核打擊能力 北約有史以來最強硬立場 北京跳腳
公報關注指出,中共「正迅速擴大其核武庫並使其多樣化,增加彈頭數量和尖端的運載系統,以建立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
北約表示,反對中共打著民用項目為幌子,實為軍事項目生產或支持生產鈽的企圖,這有損於《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目標,敦促中共參與降低戰略風險的討論,並提高其核武器政策、計畫和能力的透明度。
北約這份措辭強硬的公報,15次點名中(共)國,稱其對北約成員構成「系統性挑戰」,被外界視為北約有史以來對中共最強硬的立場,中共對此瘋狂跳腳。
中共駐歐洲使團11日當天發表聲明稱,北約公報中涉華內容「罔顧事實」「蓄意抹黑」,並反對北約涉足印太地區。
北約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峰會上對記者表示,「雖然中共不是北約的「敵手」(adversary),但中共正通過其『脅迫行為』挑戰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他還說:「中共拒絕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威脅臺灣,並進行大規模軍事建設」。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誠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今年北約的公報對中俄威脅表述更加明確,其中特別點出中共核不透明問題,因為中共長期都不參與核裁減會議,還祕密增加核彈頭生產,明顯違反核裁減條約基本精神。
宋國誠認為,公報反映出北約對俄羅斯可能進行絕地報復,有更深重的危機感。「從俄烏戰爭開戰以來,普京一直在做『核訛詐』,現在還有可能進行『核毀滅』。」他說,如果中俄兩個核子大國毀滅性武器加在一起,北約將承受極大壓力。
臺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鍾志東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北約相當程度是延續美國去年的《國防戰略報告》,關注中共核武發展,另外也顯示,美中競爭過程中,美國避免與中共所謂的「一對一對決」。
鍾志東進一步分析,過去中共只要單獨面對美國,可藉由經濟市場等誘因,分化歐洲的德、法等國,甚至延伸到日、韓,各個擊破,製造美國單一霸權的印象。但如今美國拜登政府透過盟邦夥伴,集體與中共競爭,而非美國單打獨鬥,這也算是拜登政府的成就。對核威脅不再是美國的關注,如今也成爲整個北約的關注。
北約共識視中共為「系統性挑戰」 北京反對北約「東進亞太」 專家怎麼看?
路透社報道,日韓元首都出席北約峰會,此次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第二次參加峰會,旨在提醒軍事聯盟關注東亞的風險,而韓國總統尹錫悅則尋求在朝鮮威脅和與中國的緊張局勢之中加強國際安全合作。
中共駐歐盟使團口氣強硬地表示,任何損害中方正當權益的行爲都將遭到堅決回擊,「堅決反對北約『東進亞太』!」。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非常駐高級研究員托馬斯·辛金(Thomas Cynkin)對自由亞洲表示,中共希望北約及亞太盟友之間存在分歧,目前這種合作的增進顯然不是北京當局所歡迎的,並且中共也害怕處於被周邊國家包圍的態勢。
美國德州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告訴自由亞洲,正是中共在外交及軍事上咄咄逼人的態度,令世界很擔心,導致各國更加清醒和團結。他說,過去幾年,北約越來越重視亞太地區安全形勢的變化,未來,北約各國可能會在美中競爭中,給予美國更多支持。
宋國誠認為,北約今年很明顯的質變和轉型,認清俄烏戰爭和中共的威脅在何處,認為區域安全具有連鎖性或效果性,而且做出預測和預防措施,提出最強烈的警告。
不過,雖然北約峰會公報表達出各國願意團結應對中共威脅的態度,但翁履中認爲,目前來看,其象徵意義仍大於實質意義。「如何落實,也必須要跟上。比如,北約是否要在日本設立辦公室;這些國家是否願意在安全議題上與日本、韓國,甚至澳洲、印度有更緊密的連結。如有實際行動,可能說服力會更高一些。」
據《日經亞洲》引述消息人士稱,北約成員國在峰會的最後一輪談判中,刪除了公報中提及「北約將持續與日本商討在東京設辦事處」的內容,關鍵原因是法國強烈反對北約在日本設辦事處。
翁履中預計,北京未來會針對北約盟國和日韓等國採取一貫的分化瓦解手段,因此這些國家保持團結很重要。
北約仍表達願意與中方進行建設性接觸,以維護北約的安全利益。但是北約強調正以負責任的方式,共同努力應對中共對歐洲-大西洋安全構成的「系統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