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最新戰況:從寵兒到棄兒 瓦格納不再獲俄重用 拜登警告「小心下毒」普里戈津難逃厄運?印太不東擴?北約擬定抗共絕招

2023-07-14
類別: 歐洲與世界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瓦格納傭兵集團首腦普里戈津帶領集團兵變失敗後,已經不再以任何重要方式參與對烏克蘭的戰爭,這使得曾經雄霸一方的瓦格納成為俄羅斯領導人普京的棄兒。

在這一關鍵時刻,美國總統拜登卻向普里戈津喊話,警告他小心遭普京下毒,目前普里戈津行蹤再次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You might also like

打造貿易防護機制 歐盟關鍵技術清單呼之欲出

打造貿易防護機制 歐盟關鍵技術清單呼之欲出

2023-10-03
【快訊】雌雄鼎立 三位科學家共榮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快訊】雌雄鼎立 三位科學家共榮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3-10-03

北約7月11、12日的峰會在聚焦俄烏戰爭的同時,印太問題也備受關注,在譴責中共的同時向中共發出一個明確信號,將與印太盟友推出「量身定製的合作夥伴項目」。

普里戈津行蹤成謎 美國防部:瓦格納傭兵已非俄侵烏要角

瓦格納傭兵集團首腦普里戈津帶領集團兵變失敗後,已經不再以任何重要方式參與對烏克蘭的戰爭。目前,普里戈津在兵變後會見了俄羅斯總統普京,之後他的行蹤基本成謎。美國總統拜登警告,當心俄羅斯總統普京對這位集團頭目的食物下毒。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國防部新聞秘書賴德(Pat Ryder)在記者會中表示:「在此階段,我們未見瓦格納部隊以任何重要方式參與支援烏克蘭作戰任務。」

賴德指出,美國評估認為,「大部分」瓦格納戰士仍留在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地區。

普京會對普里戈津下毒?拜登發出警告

週四(7月1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記者會上打趣說,瓦格納集團首腦普里戈津,可能要當心俄國總統普京的任何下毒企圖。拜登說這話的時候正值他與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召開聯合記者會。

拜登說,「如果我是普里戈津,會留意自己的飲食,我會密切留意菜單。」

據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拜登發表上述言論,源於各界擔憂普京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中採取新的極端舉措。

拜登在回應記者的提問時表示,他不清楚普里戈津的下落,或是目前普里戈津與普京之間的關係,拜登開玩笑地警告普里戈津,要保持高度警惕以防可能被下毒。

他說:「但撇開玩笑不談,誰知道呢。我不知道,我認為我們之中沒有人確切知道普里戈津在俄羅斯的未來將會如何。」

普京曾多次被指控毒害政治對手。其中包括俄羅斯軍事情報局(GRU)曾於2018年毒害前諜報人員斯克里帕爾(Sergei Skripal)和他的女兒,以及普京在國內的頭號政治對手納瓦尼(Alexei Navalny)。2020年,納瓦尼遭毒害險些斃命,他指控普京是幕後主使。

兩起案件均被俄羅斯當局予以否認。

給機會不要 普里戈津拒絕普京邀請留任俄軍體系內

瓦格納傭兵集團在短暫兵變後,俄羅斯總統普京曾向集團官兵提出建議,他們仍可以繼續留下來與俄軍並肩作戰,但普京的提議遭到瓦格納集團首腦普里戈津的斷然拒絕。

據路透社報導,普京接受了俄羅斯《工商日報(Kommersant)》的訪問。普京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早在瓦格納集團兵變未遂後5天,也即6月29日,他在克里姆林宮與普里戈津以及35名瓦格納傭軍會談了3個小時。報導稱,在兵變之初,普京非常想與基層瓦格納戰士直接面談。

當時,普京提出方案之一是瓦格納戰士可繼續留在目前的指揮官手下做事。據稱,這名指揮官的無線電呼號為「灰髮」(Grey Hair)。俄羅斯《工商日報》表示,這是普京在與普里戈津及瓦格納戰士會面時,向他們提供的未來選擇之一,其中包括繼續留在原有指揮官旗下16個月。

報導引述普京的話說:「他們所有人可聚集在一處並繼續原有作業。」「一切都不會變,他們仍由同一人領導,此人一直是他們真正的指揮官。」

報導稱,作為俄軍最高統帥,普京的話似在暗示瓦格納集團在兵變後仍能續留在俄軍體系內。

普京還說,「當我講到這些時,他們當中許多人都點頭表示同意。然而普里戈津並不同意。普里戈津聽完後說『不會的,戰士們不會同意這樣的決定』。」

在普里戈津拒絕普京的邀請後,瓦格納集團的未來走向已不再獲得來自普京方面的更多的空間。

報導稱,訪問者曾這樣問普京的:「瓦格納會否仍為作戰單位?」普京表示,瓦格納集團不可能以目前的形式繼續存在,因為俄羅斯沒有私人軍隊的相關法源。

普京說,「談這件事我會很審慎,即對俄國社會而言,這一切都很單純且顯而易見——基層瓦格納戰士想為尊嚴而戰……然而事實是,他們捲入這起事件令人遺憾。」

美駐北約大使:北約無需向印太東擴 應對中共有絕招

「我們正在越來越多地打破美國的大西洋盟友和太平洋盟友之間的壁壘,」這是美國駐北約大使朱麗安·史密斯(Julianne Smith)在立陶宛北約峰會期間所傳遞的信息。

北約在峰會期間發表了一份措辭強硬的公報,公報多次提及中共。譴責中共與俄羅斯深化戰略性夥伴關係、企圖互相強化破壞國際秩序。

公報強調中共的「公開野心和脅迫政策」「挑戰了北約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

中共對此的反應相當迅速。中共駐歐盟使團發言人週二(7月11日)在一份聲明中指責北約不思反思、一味指責,並染指外事務等。中共甚至警告北約不要「東進亞太」。

儘管美國正在界定北約與印太地區接觸的界限,北約集團還對中共構成的挑戰予以關注,但這並不表明北約有意邀請亞洲國家入盟。

美國駐北約大使史密斯週三(7月12日)接受了美國之音(VOA)專訪。她說,「我們不會增加來自印太地區的成員國。」

但她表示,北約正在與印太盟友推出「量身定製的合作夥伴項目」。她在回應中共當局對北約公報做出的批評時說,加強與印太盟友的合作並不意味著讓它們正式加入聯盟。

史密斯指出,北約與日本一起發起的一項名為「個性化合作夥伴關係計劃(ITPP)」的倡議是深化與印太夥伴關係的一個例子。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週三表示,合作將超越傳統的安全領域,擴展到網絡、新興與顛覆性的技術以及戰略溝通。 岸田文雄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一起發表講話說,新的安排是對國際安全環境挑戰的回應。

岸田說:「日本和北約一致認為,單方面試圖通過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不可接受的。」

不過,岸田早在今年5月在日本廣島主持世界最富有民主國家七國集團(G7)峰會時就已經表明,日本沒有成為北約成員國的計劃。

 

相關文章

打造貿易防護機制 歐盟關鍵技術清單呼之欲出

打造貿易防護機制 歐盟關鍵技術清單呼之欲出

2023-10-03

歐盟委員會今天(3日)將要公布一份包括人工智能、量子技術或半導體等關鍵技術的清單,旨為歐洲必不可輕易...

【快訊】雌雄鼎立 三位科學家共榮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快訊】雌雄鼎立 三位科學家共榮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3-10-03

今天(3日),當地時間上午10時50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俄亥俄...

讓mRNA進入人體 兩位美科學家獲2023諾貝爾醫學獎

讓mRNA進入人體 兩位美科學家獲2023諾貝爾醫學獎

2023-10-03

隨着金秋十月的到來,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Nobel Price)也開始陸續揭曉。10月2日,首先...

英外相:中共若犯台 中國經濟將崩潰

英外相:中共若犯台 中國經濟將崩潰

2023-10-03

英國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萊弗利(James Cleverly)警告,北京若對台灣開戰,中國經濟將會崩潰...

下一篇
中國間諜「肆無忌憚」活動 英首相遭國會嚴厲抨擊

中國間諜「肆無忌憚」活動 英首相遭國會嚴厲抨擊

編輯推薦

通脹指標或居高不下 美聯儲面臨挑戰

通脹指標或居高不下 美聯儲面臨挑戰

2023-03-14
英警告:退役軍人培訓共軍飛行員可判終身監禁

英警告:退役軍人培訓共軍飛行員可判終身監禁

2023-09-18

熱門文章

  • 2022精選9大德國聖誕市集

    2022精選9大德國聖誕市集

    647 分享
    分享 259 Tweet 162
  • 不在西班牙工作也能生活在西班牙?西國政府推出新種類簽證

    644 分享
    分享 258 Tweet 161
  • 法國傳統服飾趣聞:扣子越多越有錢

    642 分享
    分享 257 Tweet 161
  • 2022歐洲最美麗的10個聖誕市場

    620 分享
    分享 248 Tweet 155
  • 2023年歐洲生活成本最低的20個國家排名

    614 分享
    分享 246 Tweet 154
希望之聲-歐洲網 SOH Media ( EU ) LTD

我們的宗旨是提升您的生活品質,為您介紹最具價值的生活資訊,幫助您更加了解歐洲,更好地融入歐洲主流社會。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