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共官員近期的一系列表現,有美國媒體指出,在拒絕與美國舉行防務會談方面,北京當局猶豫不決、坐立難安,因為美國拜登政府將中共視為「在應緊急避免騷亂地區存在的魯莽、不負責任、反而不斷製造動盪的大國政權」。
日前,中共外事委員會主任王毅不顧北京當局一再拒絕對話的事實,倒打一耙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揚言:「雙方需要從具體步驟入手……為穩定中美關係創造條件、消除乾擾。」「美方需要……拓展外交、安全領域溝通渠道,提高溝通效率,促進人文交流順暢。」
布林肯講話堅硬 王毅變臉
王毅的這一番說辭是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東南亞國家聯盟峰會期間發表的。美國外事記者、評論員格爾克(Joel Gehrke)敏銳指出,這與中共當局最近的姿態形成了鮮明對比。就在上個月,中共國防部長李尚福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揚言指責,美國正在「破壞該地區的和平」。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則針鋒相對地做出回應,抨擊中共關閉通訊,同時與美軍事人員和布林肯進行挑釁性接觸,而美國官員則帶著保持穩定的信息就在同一家酒店休息。
「美國的印太戰略和東盟印太展望都強調了東盟的中心地位,我們共同的願景是建立一個自由、開放、繁榮、安全、互聯和有彈性的印太地區。」在香格里拉酒店舉行的峰會上,布林肯對他的東盟同行說道。他接著強調:「這意味著在這個地區,各國都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道路和合作夥伴;問題可以公開解決,而不是通過脅迫;規則可以透明地達成並公平實施;商品、思想和人員在陸地、海洋、天空和網路空間合法、自由地流動。」
謝峰主動求見 美方:「制裁」不影響溝通
格爾克說:「就在五角大樓高級官員與中國(中共)駐美大使謝峰在華盛頓舉行罕見會晤幾天後,王毅就擺出了這個交流姿勢。」據報導,中共特使向美國助理國防部長拉特納(Ely Ratner)揚言,美國要「與中國同向而行,逐步使國與國、兩軍關係重回正軌」。一番咆哮之後,北京自己曝光它急於讓拜登解除2018年對中共國防部長李尚福的製裁,當時李尚福領導的一個辦公室參與了與俄羅斯的軍火交易。然而,五角大樓官員堅決回應表示,這些制裁併不禁止高級領導人之間的對話。
五角大樓新聞秘書萊德(Pat Ryder)週四(7月13日)對記者說:「我們將繼續尋求軍事交流。」「正如我們之前所說,奧斯汀部長和他的同行之間的溝通不存在任何障礙,因為這就與這些制裁有關。奧斯汀部長可以與他的同行交談,這當然是我們歡迎的事情。」
爲什麽中共態度軟了?
格萊爾認爲,美國國防部的拉特納參加會議後不久,王毅就在東盟對話中公開表態,「這可能是為了在兩國都視為地緣政治影響力支點的地區獲得外交分數」。
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扎克·庫珀(Zack Cooper)則表示:「也許這表明中國(中共)比我們想像的更願意參與。」「另一方面,也許這只是傳遞信息,它(中共當局)覺得自己承受了很大壓力,而擺脫壓力的最好方法就是,說它要召開這些會議,但它實際上無意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行為。」
庫珀補充指出,「我們系統中的人們通常認爲哪種解釋都對。」
當布林肯會見東亞地區其它國家的官員時,中共當局的外交壓力顯而易見。主辦這次會議的印尼外長馬爾蘇迪(Retno Marsudi)在與布林肯的雙邊「戰略對話」期間,稱讚「美國在該地區的存在」是「通過具體合作建立包容性地區架構的堡壘」。
布林肯在出席東盟外長會議時表示,美國支持「南海和東海的航行自由,維護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明確提及中共當局「對其中大部分海域、水路提出主權主張是非法的」。
「當然,今天對話的一個重要部分是該地區所有獨立於美國的國家的決心,以確保……航行自由、商業自由、飛越自由都在國際法的基礎上得到維護。」布林肯在峰會後告訴記者,「所以我們也將繼續在那裡合作。這確實是確保我們擁有一個真正自由、開放、繁榮、安全、互聯和有彈性的地區的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