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克里米亞大橋(Crimea Bridge)再傳出二次爆炸聲,造成2死1傷,橋身大部被摧毀。俄軍不得不依靠鄰近亞速海的濱海公路來運送物資。有專家表示,烏軍此舉勢必重創俄軍的後勤補給線。
據路透社報導,這是繼去年10月烏軍攻擊克里米亞大橋後,此橋再次傳出遭攻擊的消息。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巴洛斯(George Barros)指出,停止通行此橋,勢必打擊俄後勤補給路線。
俄政府表示,當局已確定烏克蘭特種部隊和其他武裝組織是參與策劃並實施炸橋行動的人員。烏軍情總局發言人尤索夫則表示,克里米亞大橋是座多餘的橋,它本不應該存在。
時政推主「維謝格拉德24」認為:克里米亞橋是在沒有烏當局必要建築許可證的情況下建造的,因此必須銷燬。網上還視頻顯示:烏克蘭人正在慶祝大橋著火。
烏軍南部集團發言人胡梅紐克則稱,這是俄政府「故意製造事件、賊喊捉賊」,「因為黑海艦隊不願繼續履行糧食倡議,因此俄方製造挑釁事件。這是實施侵略的國家解決問題的典型方式。」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17日辯稱,「俄方停止參與黑海穀物協議的決定與克里米亞大橋遇襲無關。不過,一旦執行俄方要求,俄將立刻恢復實施該協議。」莫斯科多次表示,關於俄食品和化肥出口正常化的協議至今未被履行。
而烏克蘭媒體稱,襲擊大橋是由烏克蘭安全局和海軍發起的,應該是使用了無人艇,因為「風暴陰影」隱形導彈是空射型,需要使用戰鬥機才能發射。
時政推主Alex分析指:襲擊大橋前幾小時,烏克蘭陸軍司令西爾斯基說:佔領者的搖籃曲已準備好了。「在烏軍擁有『風暴陰影』隱形巡航導彈後,俄軍幾乎無法攔截。烏克蘭已完全具備摧毀克里米亞大橋的能力。使用西方武器襲擊克里米亞軍事設施不存在任何法律障礙和使用禁忌,因為西方各國沒有一個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
Alex還表示,「一年前,俄總統梅德韋傑夫說過最狠的話:只要敢攻擊克里米亞,烏克蘭的審判日就會立刻到來。一年後,他收到最毒的打擊:克里米亞刻赤大橋再次遭襲被炸斷了公路橋面。」
「最新民調顯示,74%俄羅斯人不願用核武器來贏得戰爭勝利,僅有11%同意。梅德韋傑夫等人頻繁地叫囂核威脅,根本不能代表克里姆林宮的真實態度。同時,他也早就被邊緣化了。他將作為未來戰爭失敗的『替罪羊』。」Alex補充說。
曾任俄傀儡政權頓涅茨克國防部長的斯特列爾科夫表示,瓦格納兵變破壞了普京核心圈的穩定性。「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莫斯科州州長、市長等人的權力被削弱,總統辦第一副主任基里延科、銀行家科瓦爾丘克及能源高管等人權力卻被加強。這些人可能通過破壞前線軍事行動和後方軍火工業等方式,迫使普京意識到不得不接受戰爭失敗。」
近日,瓦格納共同創始人的烏特金(Dmitry Utkin)在Telegram中透露,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及紹伊古應對數萬民俄國人遭殺害、種族滅絕及俄領土被交付給敵人等負起責任。
烏內政部長顧問赫拉申科表示,烏特金此番表態,無異於普里戈津領導的叛亂行動仍在持續。
法廣16日引述德媒消息稱,在北約峰會上,德方得到更清晰的印象:如果俄羅斯真地動用核武器,哪怕只是為了向烏克蘭展示自己的威力,中共都會立即中斷對俄羅斯的扶持。
對此,資深媒體人龐鐘認為,中共在施展兩面三刀、逢場作戲和迂廻戰術。「中共想與法國、德國及世界更多的國家做生意,為了分化歐盟,中俄之間可能會拉開一點距離。但(雙方的)政治、外交還會繼續進行,經貿和軍援也不會輕易脫鈎斷鏈 ,更不會撕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