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西門子公司 (Siemens) 日前被媒體爆料,稱其終止了與一家中企的商業合作,該企業因涉嫌參與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和空對空導彈的生產而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制裁名單。而德國上周剛剛公布了史上第一份 “中國戰略”,作為未來與中共打交道的綱領。其中的原則性內容是:北京是夥伴,但也是競爭者和體制對手。
據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道,德國西門子公司終止了與北京天聖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Transemic)的合作。北京天聖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西門子工業軟件在大中華區的鉑金合作夥伴。該公司主要專註於國防軍工及高端製造業,
《商報》4月份曾經報道,過去幾年中,和西門子在中國的合作夥伴Transemic向與中共軍方有關的研究機構 — “國防七校” 出售了德國公司的建模軟件。
“國防七校” 指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
中國的 “國防七校” 對優化中國軍事裝備起着關鍵作用。轉售到 “國防七校” 研究機構的西門子軟件被指可用于軍事用途。
《慕尼黑信使報》(Münchner Merkur) 披露說,Transemic在中國銷售名為Simcenter、NX、Capital和Teamcenter的系列軟件產品,這些軟件可以模擬仿真流程,以便更快地開發組件,其中包括可軍事應用的組件。
報道稱,西門子原本不願終止與Transemic的往來,即使《商報》和《慕尼黑信使報》均報道了其軟件被轉售給軍事學校。
《慕尼黑信使報》指出,面對中共的軍備擴張,歐洲政界變得更加敏感。最近,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警告歐盟, 必須在 “敏感的高技術領域” 重新定義與中國的未來關係。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表示,Transemic在2020年將西門子軟件轉售給了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北京理工大學。該大學在學校簡介中指出,該高校在精確打擊、高效毀傷、機動突防、遠程壓制、軍用信息系統與對抗等國防科技領域代表了國家水平。
美方今年6月將該公司列入制裁名單。美國商務部認為,Transemic參與的一些活動令人擔憂,包括研發超音速武器的研發、設計和製造空對空導彈。
根據西門子自己的說法,他們對其軟件被轉售給軍事大學一事並不知情。然而,銷售過程的相關文件是公開可訪問的。在媒體相關報道之後,西門子開始減少與Transemic的業務往來。現在,這一合作關係已經全面終止。
據報道,7月13日,德國政府醞釀已久的一份戰略文件出爐,在這份最新的《德國聯邦政府中國戰略》中,柏林政府在對華定位上沿用了歐盟此前就歐中關係對北京的三重定位,即合作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
德國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在推特表示:”中國戰略給予我們的關係一個新的框架”。他說,目標不是脫鉤,但德國希望在貿易關係中避免未來在關鍵領域的依賴性。通過該戰略,德國對 “發生改變、更具進攻性表現” 的中國(中共)作出反應。
德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的研究員蒂姆·呂利希(Tim Rühlig)在回復美國之音的電子郵件中表示,這份文件反映出與中共關係變得更加困難,長期以來合作主導着議題,經濟機遇在舞台中央。新戰略聚焦去風險,指出的風險數量大、種類多且複雜。
蒂姆·呂利希表示這一戰略與歐盟的對華政策相吻合,歐盟近幾年提出的主要觀點在文件里都有體現,這一文件也有不足之處。“一個戰略沒有預算,這是很正常的。但是政府如果明確表示不願花費額外的財政資源。如果是這種情況,德國就沒有機會實現它所追求的去風險化目標。該戰略的成功需要額外的資源。”
德國外交部長安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也主張更嚴厲的出口管控,主要針對可軍民兩用的 “雙重用途” 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