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連續三晚攻擊烏克蘭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薩(Odesa)等地區,受襲擊波及,中共駐敖德薩總領館附近發生爆炸,造成領館建築物受損,但據稱,領館無人員傷亡。
終止簽署《黑海穀物協議》後,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一連串的報復行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對此予以強烈譴責,認為俄羅斯破壞民用設施的行為有可能違反國際人道法。
美國白宮表示,目前援助烏克蘭的集束彈藥已經抵達烏克蘭,且已部署在了抗俄戰場上。
為阻止俄羅斯通過第三方取得軍需物資,包括參與戰爭所需的電子元件等產品,美國共制裁了120個與俄相關的實體與個人。
英國和美情報機關的首長分別談到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問題,認為普京為求自保被迫與瓦格納傭兵集團達成協議,另外,也看到普京行事優柔寡斷,目前的俄軍存在重大的結構性弱點。
烏克蘭:俄軍炮火波及中共駐敖德薩領館 建築物受損
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連續三晚攻擊烏克蘭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薩(Odesa)等地區。
烏克蘭敖德薩州(Odesa)州長表示,俄羅斯軍隊用導彈及無人機攻擊烏南部地區敖德薩,期間中共領事館受到波及,建築物受損。當天,中共外交部證實,中共駐敖德薩總領館附近發生爆炸,但據稱總領館人員早已撤離,因此無人員傷亡。
路透社7月20日報導,烏克蘭敖德薩州州長基佩爾(Oleh Kiper)在社媒平台Telegram上發布一張建築物的照片,顯示窗戶被打破。「我們看到一座民用建築被毀,周圍的建築也遭到破壞。中國(共)駐敖德薩總領事館大樓也遭到損壞。」基佩爾說。
基佩爾強調,隨着《黑海穀物倡議》的結束,俄羅斯正在蓄意打擊敖德薩的港口基礎設施。
《基輔郵報(KyivPost)》也在Twitter上傳了一張中共駐敖德薩總領事館遭到導彈波及的照片,中共駐敖德薩總領館網站顯示,中共駐敖德薩總領館位於烏克蘭敖德薩市納西莫夫衚衕2號。
中共外交部20日表示,衝擊波震落總領館部份牆面和窗戶玻璃,無人員傷亡,但沒有提到俄羅斯。
強烈譴責俄軍襲擊 聯合國秘書長:破壞民用設施可能違反國際人道法
終止簽署《黑海穀物協議》後,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一連串的報復行動。就俄軍本周以來針對烏克蘭港口城市的空襲行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7月20日強烈譴責俄羅斯最近幾天對敖德薩和其他烏克蘭港口的襲擊。他指出,俄羅斯破壞民用設施有可能違反國際人道法。
古特雷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襲擊違背了俄羅斯根據仍在執行中的諒解備忘錄所做的承諾,該備忘錄規定俄羅斯「將為從烏克蘭控制的黑海港口不受阻礙地出口糧食、葵花籽油和化肥提供便利」。
古特雷斯還指出,破壞民用基礎設施可能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並強調「這些襲擊的影響還遠遠超出了烏克蘭」。
他說,「我們已經看到全球小麥和玉米價格受到負面影響,這對所有人都造成傷害,尤其是全球南方的弱勢群體。」
箭在弦上 白宮:美供烏克蘭集束彈藥已部署戰場抗俄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日前表示,美國提供的集束彈藥已掌握在烏克蘭手中,並已部署在戰場上以對抗俄羅斯。
柯比在7月20日的新聞簡報會上說:「我們已經從烏克蘭方面得到一些初步回饋,他們正非常有效地使用這些集束彈藥。」
柯比說,集束彈藥正對俄羅斯的防禦編隊與調動造成影響。
國際社會一直對集束彈藥的使用存在爭議,發放時,其釋放的大量小型炸彈,可在大範圍內無差別地造成殺傷力,那些未爆彈對平民構成的危險有時會達數十年。目前有逾110個國家禁止使用。烏克蘭承諾,集束彈藥僅用來驅散敵軍俄羅斯士兵的集中所在。
自俄羅斯去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雙方都在相互指責對方在衝突中使用集束炸彈。
阻止俄自第三方取得軍需 美制裁120個實體與個人
美國財政部和國務院宣布,美國自7月20日起對近120個實體與個人祭出與俄羅斯有關的制裁,目的是阻止莫斯科取得支援俄烏戰爭的電子元件及其他產品。
路透社報導,美國財政部聲明指出,新措施的目的是為了「減少俄羅斯在金屬和礦業所得,削弱其未來的能源量能,並縮減俄羅斯利用國際金融體系的管道」。
美國國務院表示,制裁目標包括一名俄國公民和北韓公民林勇赫(Yong Hyok Rim,音譯),他與瓦格納傭兵組織發動兵變的首腦普里戈津有掛鉤,林勇赫遭到制裁的理由是協助提供軍火給俄羅斯。
此外,另兩家俄羅斯私營軍火公司也在被制裁之列,其中一家是克里姆林宮所掌控的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旗下子公司Okhrana。
國務院表示,6名俄國副部長、一名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副局長,以及斯摩棱斯克(Smolensk)州長都被列為制裁對象。
受到制裁的對象他們在美國的財產或產權都會被凍結,華府大致上禁止美國國民或在美人士與受制裁者做生意。
美國財政部表示,相關措施源於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援助烏克蘭的承諾,目的是要阻止莫斯科透過第三方和俄羅斯境外轉運站來取得外國製電子產品、技術和其他商品,以此逃避制裁。
財政部表示,許多目標實體已將一些電子元件轉運到俄羅斯,而這些相關元件曾在俄羅斯用來對付烏克蘭的武器系統中被發現。這些實體包括位於吉爾吉斯共和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塞爾維亞的多家公司。
美國財政部並表示,5家俄羅斯金融機構也同時遭受制裁,旨在「縮減」俄羅斯利用國際金融體系的管道。
英軍情六處局長:為求自保普京被迫與瓦格納首腦達成協議
英國秘密情報局局長摩爾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別無選擇,只能跟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首腦普里戈津達成協議,才能夠終結上個月的那起短命兵變。
英國秘密情報局(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英國軍情六處(MI6)局長理查德‧摩爾(Richard Moore)7月19日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他(普京)確實沒有反擊普里戈津,而是在白俄羅斯領導人斡旋下達成協議以求自保,所以連我也猜不透普京的內心。」
摩爾還說,「如果你觀察普京(兵變)那天的舉止,普里戈津開始造反之際,我認為是在早餐的時候,到晚餐時他就被赦免了。然後又過了幾天,他還受邀喝茶,因此,這其中肯定有蹊蹺,就連軍情六處首長想要嘗試解讀誰當權、誰失勢都有點困難。」
摩爾表示,自瓦格納僱傭兵集團發動兵變至今,普里戈津仍然健在,還可以自由行動,甚至「就在附近出沒」。他認為普京無疑正蒙受內部壓力。
摩爾認為,普京政權被「腐敗、內訌和冷酷無情的無能」所困擾,普里戈津叛變的後果對普京來說是「羞辱性的」。
「如果你不是完全沒意料到,你就不會讓一群傭兵沿著高速公路挺進到距離莫斯科125公里以內的地方,所以我認為他可能感受到了某種壓力。」摩爾說。
美中情局局長:普京優柔寡斷 俄軍存在重大的結構性弱點
7月20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伯恩斯(William Burns)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行的阿斯彭安全論壇上表示,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建立起強大防禦的背後存在一些重大的「結構性弱點」。這些弱點包括士氣低落、將領能力差以及政治和軍事領導層的「混亂」。
伯恩斯指出,俄羅斯精英階層對普京的判斷力正表現出越來越多的焦慮,尤其是在發生了令克里姆林宮措手不及的瓦格納兵變之後。
伯恩斯提到瓦格納部隊能夠暢通無阻地穿越俄羅斯大片領土給普京造成重大打擊,他還提到普京的「判斷力,他對事件的相對疏離,甚至他的優柔寡斷」。
不過,伯恩斯同時承認,普里戈津很可能會在某個時候遭到普京的報復。「普京是報復的終極使徒」,他說。
根據伯恩斯審查過的情報,他表示,仍然對烏克蘭能夠推進對俄羅斯的反攻持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