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德國小費文化

2023-09-14
類別: 文化歐洲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小費文化在德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儘管在歷史發展中,這種習俗曾經受到質疑,但是德國小費文化一直延續至今,它是一種用來表示對服務的滿意和感謝的常見方式。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在德國如何給小費。

歷史背景

小費文化在德國的發展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當時貴族和富裕的人們通常會給予僕人、侍從和服務員一些額外的賞金,作為對他們服務的回報。這些額外的報酬通常是基於服務的質量和效率而給出的,而且是自願性質的。在這個時期,小費通常是一種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富人經常以小費來展示自己的財富和慷慨。

You might also like

聞名於世的奢華鐘錶——瑞士雅克德羅 (Jaquet Droz)(組圖)

聞名於世的奢華鐘錶——瑞士雅克德羅 (Jaquet Droz)(組圖)

2023-09-23
西班牙飲食文化:餐巾紙用完扔在地板上

西班牙飲食文化:餐巾紙用完扔在地板上

2023-09-10

隨着工業革命的到來,德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服務行業逐漸興起,越來越多的人涉足這個領域。這一時期,小費文化在餐館、酒吧和咖啡館中變得更加普遍。然而,在此期間,小費的名聲卻越來越差,甚至還一度被認為是一種貶低,因為它強調了地位差異。人們曾不止一次地試圖取消小費,但是小費文化在德國不但沒有消失,還一直保留至今。

小費文化在德國一直保留至今

在現代德國,小費文化保持了相對保守的特點。服務員和服務行業員工通常會獲得相對高的底薪,這意味着小費不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這種文化在德國各地有所不同,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小費傳統。

誰應該獲得小費?

原則上,所有(或多或少)提供一次性服務的人都可以得到小費,比如餐廳服務員、理髮師、出租車司機、酒店客房服務員、搬行李的員工、廁所清潔工和工匠等。

應該給多少小費?

一般來說,標準的小費是在賬單的5%到10%之間。

在餐館、咖啡館和酒吧,小費通常是在賬單總金額上略微增加,以方便支付。在餐館,服務員的小費一般約為賬單總額的10%。如果賬單較高,比如幾百歐元,那麼5%左右的小費也是合適的。還有一種方式是以“零錢找整”的方式給小費。這意味着您可以將賬單金額四捨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數,然後支付這個金額。比如,如果賬單是47歐元,您可以選擇支付50歐元,並告訴服務員“找整”,表示您願意留下3歐元的小費。

對於出租車司機,一般的小費標準是10%。如果涉及到多個服務人員,例如理髮店有多位理髮師,每人可以給1到2歐元的小費。

在酒店住宿期間,給清潔工人小費的方式也略有不同。通常情況下,如果您入住時間較長,每晚可以給1到2歐元的小費。如果您是周末入住或只住一晚,禮儀專家建議給予5歐元的小費是適當的。不過,您也可以根據住宿費用的百分比來計算小費,這與在餐館支付小費的方式相似。最後,將大約5%至10%的金額留作額外小費給清潔工人。

在酒店,您可以將小費簡單地放在枕頭上,最好附上一張寫有當地語言的個人便條,這樣員工就會明白小費是留給他們的,而不是被客人遺忘的。如果您不懂當地語言,一句”Have a nice day”也足夠了。

對於酒店行李員,通常的小費是每個行李給1至2歐元。但如果您的行李很重,或者服務特別周到,例如需要將行李提到樓上幾層樓,那麼可以多給一點小費。

不同地區的差異

在德國不同地區,小費文化存在一些差異。在南部地區,如巴伐利亞和巴登-符騰堡,小費通常相對較高,可能達到賬單總額的10%或更多。在這些地方,客人經常會慷慨地獎勵出色的服務,通常會將小費直接留給服務員,以表示對他們個人服務的謝意。

然而,在北部地區,如漢堡和不來梅,小費通常相對較低,一般在賬單總額的5%左右。儘管小費不太常見,但仍然受歡迎,尤其是在餐廳和酒吧中。

柏林作為德國的首都和多元文化城市,小費文化相對自由。小費的數額通常取決於個人偏好,但大多數人仍然會將小費隨賬單一起支付。

在東部地區,如勃蘭登堡和薩克森,小費文化相對較新,因為在德國分裂時期,這些地區受到了不同的經濟和社會影響。小費的數額可能相對較低,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小費的意識逐漸增加,逐漸接受了這一文化。

不要將小費留在桌子上

在德國,通常不習慣將小費留在桌子上,因為這可能會被誤解或不當理解。小費被視為客戶和服務員之間的私人事務,最好在付賬的時候直接交給服務員。將錢留在桌子上可能被認為不夠得體。一般是在付賬的時候給小費,並讓服務員知道,這樣是為了保持足夠清晰和尊重當地的習慣。

用現金給小費

德國人更喜歡用現金給小費。儘管在德國幾乎可以在所有地方使用信用卡支付,但通常小費更常用現金的方式給出。然而,只留下極小的金額或零錢會被視為不禮貌。如果您只有很少的零錢,那不給也可以。

小費文化在德國一直保留至今

不滿意就不給小費?

對此說法眾說紛紜。您當然可以這樣做,但是,也可以禮貌性地表示不滿,提出自己的批評意見。

收到小費的人可以自己保留小費嗎?

這一點各不相同。 在有些餐館,所有的小費放在一起,然後平分;而在另一些餐館,每個人可以保留自己的小費。在廁所清潔行業,是否允許清潔工保留小費也取決於經營者。

注意不必要的小費

德國服務業通常不會給您額外的壓力要求支付小費,因此不必過分擔心。但也請注意,一些遊客可能會因為不熟悉當地的小費文化而給予過多的小費。小費不是必須的,您也不必每次都留下小費。

德國禮儀協會副主席琳達-凱澤爾(Linda Kaiser)告訴《南德意志報》,提供常規服務的人通常不會收到小費。

例如,快遞服務、郵遞員、垃圾收集員。”但您可以為他們在聖誕節或新年準備一些小禮物,”凱澤說。

在自助餐廳或叫外賣時,給小費並不常見。但是,如果您給的話,絕對是非常禮貌的行為。

德國的小費文化相對輕鬆,理解當地的小費文化有助於您在德國的旅行更加愉快。

相關閱讀:

西班牙飲食文化:餐巾紙用完扔在地板上

德國人結婚父母給多少禮金?親友隨多少份子錢?

在意大利着裝不正確會受到高昂罰金

2023年慕尼黑啤酒節:傳統與歡樂交匯的盛事

相關文章

聞名於世的奢華鐘錶——瑞士雅克德羅 (Jaquet Droz)(組圖)

聞名於世的奢華鐘錶——瑞士雅克德羅 (Jaquet Droz)(組圖)

2023-09-23

瑞士的雅克德羅(Jaquet Droz)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鐘錶品牌之一,迄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其...

西班牙飲食文化:餐巾紙用完扔在地板上

西班牙飲食文化:餐巾紙用完扔在地板上

2023-09-10

西班牙擁有豐富的飲食文化,不同地域之間也存在着很大差異。在酒吧里,站着享用Pintxos(在西班牙酒...

歐洲蕾絲——難以拒絕的美麗和驚艷!

歐洲蕾絲——難以拒絕的美麗和驚艷!

2023-08-23

蕾絲(lace)給人以精緻、高雅、夢幻、朦朧之美。在人們的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蕾絲的身影,它們出現在...

奧地利趣聞:要注意哪些莫名其妙的禁忌?

奧地利趣聞:要注意哪些莫名其妙的禁忌?

2023-08-16

奧地利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也流傳下不少當地的民俗禁忌,有的莫名其妙,有的讓人覺得奇怪,有的甚...

下一篇
最新戰況:俄烏無人機攻擊增加 普金互贈步槍討論送人上太空 美批准對韓F-35戰機軍售 尹錫悅聯大演說成看點 布林肯指後冷戰時代結束

最新戰況:俄烏無人機攻擊增加 普金互贈步槍討論送人上太空 美批准對韓F-35戰機軍售 尹錫悅聯大演說成看點 布林肯指後冷戰時代結束

編輯推薦

【歐盟峰會】歐盟理事會主席:要避免對中共天真 敲打德國?

【歐盟峰會】歐盟理事會主席:要避免對中共天真 敲打德國?

2022-10-22
中美科技對抗升級 拜登或重手頒行政令 限制向中國銷售人工智慧和半導體

中美科技對抗升級 拜登或重手頒行政令 限制向中國銷售人工智慧和半導體

2023-07-31

熱門文章

  • 2022精選9大德國聖誕市集

    2022精選9大德國聖誕市集

    647 分享
    分享 259 Tweet 162
  • 不在西班牙工作也能生活在西班牙?西國政府推出新種類簽證

    644 分享
    分享 258 Tweet 161
  • 法國傳統服飾趣聞:扣子越多越有錢

    642 分享
    分享 257 Tweet 161
  • 2022歐洲最美麗的10個聖誕市場

    620 分享
    分享 248 Tweet 155
  • 2023年歐洲生活成本最低的20個國家排名

    614 分享
    分享 246 Tweet 154
希望之聲-歐洲網 SOH Media ( EU ) LTD

我們的宗旨是提升您的生活品質,為您介紹最具價值的生活資訊,幫助您更加了解歐洲,更好地融入歐洲主流社會。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