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逾一年半,烏克蘭反攻東部再奏捷,3天內收復巴赫姆特附近第二個關鍵村。俄軍精銳空降軍新任團長被擊斃,烏軍持續鎖定打擊俄國黑海艦隊和莫斯科。烏克蘭反攻期盼每天1萬枚砲彈,外界擔憂供應遠不足問題。英國示警俄國儲備大量巡弋飛彈,恐為入冬攻擊做準備。烏克蘭踢爆朝鮮早已軍援俄國炮彈,不過美國最高將領認為對戰事影響不大。專家認為朝鮮軍援俄國主要是為了這個,韓國總統則警告別招致政權覆滅。
北約秘書長表示俄烏戰爭無法短期結束,呼籲德國大幅增加國防開支。美最高將領表示,烏克蘭要「清零」俄軍,「門檻非常高」。傳美國已軍援烏克蘭戰備零組件3D列印機,而援烏遠程ATACMS飛彈可望今秋實現,戰場規則將被改變。種族滅絕訴訟案,俄烏將於國際法院交鋒。
烏東前線再奏捷 收復巴赫姆特附近要衝 烏軍擊斃俄精銳空降軍團長
烏克蘭持續在東部及南部戰線反攻,法新社報導,烏克蘭地面部隊司令席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9月17日表示,烏軍已經收復位主要前線城巿巴赫姆特(Bakhmut)南方、具戰術重要性的城鎮克利什基夫卡(Klishchiivka)。這也是烏軍3天內在巴赫姆特附近收復的第二個關鍵村莊。
烏軍東部發言人葉夫拉什(Ilya Yevlash)表示,收復克利什基夫卡有助烏軍包圍巴赫姆特。克巴赫姆特是俄烏戰爭中戰鬥時間最長的最血腥戰役發生地點,於5月間陷落,利什基夫卡在1月被俄軍拿下。
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本週即將展開戰時第2次訪問美國會晤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赴聯合國大會之際,戰場告捷尤其有其重要性。
澤連斯基在夜間全國演說中讚許烏軍在巴赫姆特附近的戰鬥,特別強調收復克利什基夫卡的烏軍戰士「幹得好」。
他還表示,基輔方面「在為烏克蘭準備新國防方案」,強調「防空系統和火砲是首要之務」。但是他沒有提供這方面的細節。
除了位於巴赫姆特南方9公里的克利什基夫卡被烏軍收復,克利什基夫卡南方的安德里夫卡村(Andriivka)也在15日確定收復,兩處聚落在巴赫姆特周邊戰鬥中都被嚴重摧毀。烏克蘭軍事分析人士指出,收復巴赫姆特附近的聚落能讓烏軍在巴赫姆特南方地區持續推進,進而控制有利戰略位置。
烏克蘭反攻行動告捷,美國軍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日前指出,俄羅斯空降軍精銳部隊「第247近衛空降突擊團」團長波波夫(Vasily Popov),據傳已在烏國作戰時陣亡。
ISW指出,波波夫可能在8月或9月才剛取代彼得.波波夫(Pyotr Popov),出任247團團長,他也是該團第2位在俄烏戰爭中陣亡的團長。
第247近衛空降突擊團隸屬於俄國南部軍區第7近衛山地空降突擊師,但因在俄烏戰爭中傷亡慘重,被外界稱為「自殺突擊隊」。俄國獨立媒體Mediazona 14日報導,「開戰第一週第247團就有至少60人在試圖突擊尼古拉耶夫時喪生」,今年7月在頓內茨克的斯塔羅馬約斯克村(Staromaiorske)也受到重創。
ISW報告指出,第247團最近在烏東頓內茨克、札波羅熱兩州的州界一帶作戰,波波夫之死佐證了先前的評估,這支精銳部隊的戰力在烏軍的反攻行動中已被進一步削弱。
烏軍大量動用無人機打擊 俄國黑海艦隊、莫斯科被鎖定
烏克蘭近期大量動用無人機打擊克里米亞和俄國黑海艦隊設施等軍事目標,並往內部深入至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俄國國防部聲稱,防空系統17日摧毀從四面八方朝克里米亞而來的至少6架無人機,但未說明是否造成損害或人員傷亡。
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提到,無人機在伊斯特拉及拉緬斯科耶地區上空被攔截,殘骸並未造成傷亡或損害,但至少30架班機延誤,6架航班取消。俄羅斯西南部城市奧勒爾(Oryol)的一座油料庫遭無人機破壞並引發火勢,無人傷亡。
烏克蘭數位轉型部長費多羅夫在15日的專訪中指出,「可以確定的是,會有更多的無人機,更多的攻擊,以及更少的俄羅斯軍艦。」
費多羅夫日前提到,烏克蘭的無人機生產速度與去年相比提升逾一百倍,年底可達到120至140倍。此外,烏國正在測試即使外部通訊受電戰手段干擾,仍可從數公里外定位目標並指引無人機的人工智慧(AI)系統。
烏反攻盼每天1萬枚砲彈 外界憂供應遠不足 英示警俄恐為冬季襲烏儲備大量巡弋飛彈
據CNN於17日報導,砲兵為俄烏戰場的一大要角,但自去年2月開戰以來,美國、歐洲軍火工廠供武速度與烏克蘭所需彈藥量存在巨大落差。烏克蘭國會議員烏斯提諾娃表示,對俄軍反攻期間,烏軍火砲每日發射多達6,000枚砲彈,但軍方其實希望每天能發射超過1萬枚。外界逐漸憂心歐洲各軍火廠難以滿足烏方需求。
報導指出,從俄烏前線的無人機畫面可看出,當地已經坑洞遍野,宛如月球表面,凸顯砲火猛烈。愛沙尼亞和烏克蘭政府分析,俄軍今年砲火最猛烈期間,彈藥用量每日可達6萬枚,烏軍用量可說小巫見大巫。歐洲軍火大廠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執行長透露,基輔每年總體需要約150萬枚砲彈。
美國國防部表示,美方自俄烏全面開戰至今年7月,已向基輔提供超過200萬枚砲彈。歐盟今年則已提供至少25萬枚,這還不包括由會員國直接向烏克蘭供武的數量,非歐盟會員的英國也有提供彈藥。
報導引述愛沙尼亞國防官員估計,在今年2月,全歐砲兵彈藥的產量至多每年30萬枚,距離實現每年生產210萬枚彈藥的理想,似乎仍要花上數年。
此外,據CNN報導,英國國防部16日指出,根據公開報告顯示,自2023年4月以來,俄羅斯ALCM(空射巡弋飛彈)的生產費用有所下降,然而俄羅斯領導人卻強調要提高巡弋飛彈的生產率。因此,俄羅斯很有可能儲備大量的ALCM,並可能在冬天再次將這些武器,集中攻擊烏克蘭的基礎建設。
去年冬天對許多烏克蘭人來說既寒冷又黑暗,俄軍向烏克蘭能源基礎建設發射了數百枚飛彈和無人機,似乎是為了破壞該國的發電系統。據烏克蘭電網(Ukrenergo)稱,去年10月,烏克蘭約40%電力供應被中斷。
據報導稱,俄羅斯13日已克服西方國家,針對其增加導彈產量而實施的制裁和出口管制,烏克蘭呼籲各國應對俄羅斯實施更嚴厲的制裁。
烏踢爆朝早已援俄炮彈 美最高將領認為對戰事影響不大 韓警告朝別招政權覆滅
俄烏戰爭淪為消耗戰,雙方竭盡所能爭取資源,而俄羅斯被踢爆早已接受朝鮮軍援彈藥。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9月12日搭乘專用「綠皮列車」抵達俄羅斯訪問,時隔4年再度與普京會面,外界擔憂雙方是為了談軍火交易,俄朝進一步軍事合作。
儘管克里姆林宮15日仍一直對外宣稱,俄朝並未簽訂任何軍事協議,但烏克蘭國防部下屬軍事情報機構(HURMO)負責人布達諾普准將日前接受烏克蘭之聲(Voice of Ukraine)採訪時踢爆:「俄羅斯已經從一個半月前開始接受朝鮮供應的火箭彈等朝鮮產武器。兩國簽署協定,並開始從朝鮮進口武器。」
這與7月27日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在「6•25」戰爭休戰70周年之際訪朝、要求朝鮮對俄國供應武器、炮彈的時間相吻合。
據悉,俄羅斯炮彈年產能為100萬至200萬枚,但俄軍自去年2月底進攻烏克蘭以來,僅去年一年,推測就消耗了1000萬至1100萬枚炮彈。
烏國防部官員表示,他們在戰場上繳獲了朝鮮提供給俄軍的炮彈,就像坦克、裝甲車一樣。一名烏克蘭戰場指揮官說:「有的(朝鮮製炮彈)是在轉交給俄羅斯之前,通過『友邦國』拿到的。」
一名烏軍炮兵指揮官向金融時報表示:「朝鮮的炮彈大部分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製造的,瞎火率高,並不受歡迎。」
有網友表示,俄羅斯和普京要向一個連貨車都靠燒木材的國家進口武器!這仗還用打嗎?這明顯是拿俄羅斯人民當銅墻鐵壁啊!
韓國高官也確認,俄軍早就在烏克蘭戰場使用朝鮮武器。
而據美聯社報導,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9月16日到挪威出席北約組織(NATO)會議時表示,普金會恐促成朝鮮向俄羅斯提供蘇聯時期的152毫米火砲,但他認為,「這件事會造成很大的改變嗎?我保持懷疑。」他表示,不想淡化軍援俄國的效果,但仍懷疑朝鮮提供彈藥這事能否發揮關鍵作用。
部分國家官方或專家推論,金正恩軍援俄國彈藥意在換取先進武器或技術。
與此同時,外界擔憂中俄朝可能藉普金會加強軍事合作。律師韓連潮博士則在X社群平台發文指出,有人稱金正恩訪俄,讓俄中朝正式結成了「軸心國」,但他覺得,目前他們只是個意識形態的邪惡聯盟,組織上遠未成型,至少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因為需要戰略機遇期而不敢(與俄朝公開結盟)。「當下重要問題不是金三胖是否會向普京提供軍火,而是普京是否會向三胖提供大規模殺人武器技術,慫恿三胖叫板美國、搞亂亞太。」
對此,據美聯社17日刊出的書面訪問韓國總統尹錫悅的內容,尹錫悅重申,朝鮮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是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與其他國際制裁的不正當違法行為,呼籲國際社會面對朝鮮與俄羅斯的這類行為應更團結。
尹錫悅進說明,韓國與美國已再次確認,若朝鮮意圖進行核攻擊,將以壓倒性力量因應,終結朝鮮政權,也同意持續強化雙邊針對朝鮮核武級飛彈攻擊的遏制應對能力。
尹錫悅即將出席聯合國大會,行前接受訪問針對近期金正恩訪俄引發國際質疑表明立場,預計他在聯合國大會演說中也將對朝鮮及俄羅斯的軍事合作發出警告。
韓國將在2024至2025年擔任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尹錫悅表示,他會在這次演說中表明,韓國將對俄烏戰爭及朝鮮發展核武計畫等相關國際合作負起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責任,也將在氣候變遷及數位化等議題上提供協助。
俄烏戰爭無法短期結束 北約秘書長籲德國大幅增加國防開支
據德國之聲報導,北約(NATO)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德國馮克媒體集團(Funke)16日刊出的專訪中指出,預估俄烏戰爭短期內仍不會結束,「多數戰爭都會比起初預期的要來得長久」,「因此,我們必須為在烏克蘭的長期戰爭做好準備。」
他進一步表示,雖然所有人都希望「迅速實現和平」,但同時必須意識到:如果烏克蘭人停止戰鬥,他們的國家將不復存在;只有當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和他的國家放下武器,才會有和平。
斯托爾滕貝格認為,「毫無疑問,烏克蘭終將加入北約」,「當這場戰爭結束後,我們需要給予烏克蘭安全保證,否則歷史將會重演。」
斯托爾滕貝格呼籲德國大幅增加國防開支,即7月在北約峰會上的決定──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是「最低限度」。他認為,許多北約國家將能超越這一目標。
然而,德國至今仍未能達到目標。社民黨籍的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已經承諾,在2025年立法期結束前實現這一目標。
托爾滕貝格表示:「冷戰時期,康拉德·阿登納和維利·勃蘭特執政時,國防開支是經濟產出的3%到4%。」
托爾滕貝格對於增加國防預算的財政困難表示理解,但他說當緊張局勢加劇時,就必須增加國防開支。他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終於讓所有盟國意識到,有必要在武裝部隊上投入更多資金。
「歐洲最大的國家是否遵守規定,對北約而言意義重大。」斯托爾滕貝格說:「大蛋糕的百分之二,畢竟大於小蛋糕的百分之二。」
烏克蘭要「清零」俄軍 美最高將領:「門檻非常高」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參謀首長密利17日指出,在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國土中,俄軍部隊約有20萬,此次反攻雖然意義重大,但烏軍的作戰與戰術目標有其侷限性,即使完成這些目標,烏克蘭也沒辦法完全趕走所有俄軍。
密利強調:「要把20萬以上的俄軍部隊全部從俄佔領土驅逐出去,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這門檻非常高,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至於需要多久,密利拒絕評論,表示戰爭不斷發生變化,且他認為戰爭可能會持續下去。
密利也提到,「我知道有一些評論認為這場反攻多多少少已經失敗,但是它沒有失敗。」密利強調,烏克蘭還有著「強大戰鬥能力」,並不是「強弩之末」。
改變戰場規則!美援烏戰備零組件3D列印機 傳今秋有望提供ATACMS飛彈
多家外媒近日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即將做出決定,向烏克蘭援助射程約300公里的MGM-140「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希望獲得ATACMS這款地對地飛彈系統,該系統可打擊俄羅斯防線的後方。拜登將於21日在白宮接待澤連斯基,預料將討論援烏ATACMS等議題。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指,美國政府官員表示,他們正在重新審視今年秋天向烏克蘭提供ATACMS的文件,以在烏軍於南部反攻進展緩慢之際,加強烏軍的反攻戰力。
美國已經生產了幾種陸基ATACMS變體飛彈,由M142高機砲兵火箭系統「海馬斯」(HIMARS),或M270多管火箭系統(MLRS)發射,根據不同型號,可打擊160公里到305公里以外的目標。
據美國《國會山莊報》報導,共和黨籍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韋克爾(Roger Wicker)、柯林斯(Susan Collins)和葛蘭姆(Lindsey Graham)16日聯名致函拜登,敦促他立即援助烏克蘭ATACMS,以填補烏軍長程火力能力的空白。公開信寫道:「我們敦促你們立即將MGM-140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送向烏克蘭,再拖延只會進一步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並延長這場衝突。」
此外,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國防部負責武器採購及後勤支援的次長拉普蘭特(William LaPlante)15日證實,美國已向烏克蘭軍方提供工業級3D列印機,用於打造戰場裝備零組件。
拉普蘭特透露,3D列印機是上個月採購的,「約有卡車般大小」,它們投入戰場正在「改變遊戲規則」,因為加快了修復前線受損軍備的進程,烏克蘭軍方的操作培訓也已於上週完成。。
他強調,透過3D列印可以製造在正常條件下無法製造的零組件。他補充說,俄羅斯全面入侵後,烏克蘭人便開始獨力利用3D列印機打造零組件,但他們沒有取得適當的許可,也沒有得到相關技術數據支援,在這種情況下,盟國開始向烏克蘭伸出援手。
加拿大軍援烏克蘭逾3千萬美元強化防空能力
西方持續軍援烏克蘭,加拿大國防部長布萊爾(Bill Blair)17日指出,加拿大將把一筆3300萬美元經費投入由英國主導的多國合作計畫中,計畫用於採購防空設備,協助烏克蘭抵禦俄羅斯飛彈與無人機。
布萊爾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筆經費是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Trudeau)6月份宣布向烏克蘭提供5億美元軍事援助的一部份。
由於加拿大的烏克蘭僑民為數眾多,也是烏克蘭政府的堅定支持者,加拿大政府已承諾為烏克蘭提供超過1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種族滅絕訴訟 俄烏於國際法院交鋒
據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和烏克蘭9月18日將在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交鋒,這起案件圍繞在莫斯科聲稱其揮兵入侵烏克蘭是為了防止種族滅絕。
俄國去年2月24日全面入侵烏克蘭數天後,烏克蘭便向聯合國最高司法機構國際法院提出這起訴訟,理由是莫斯科計劃實行種族滅絕。基輔當局認為,俄國濫用國際法,聲稱入侵是為了阻止烏克蘭東部發生所謂的種族滅絕。俄國官員則持續對烏克蘭提出種族滅絕的指控。
俄國希望這起案件被駁回,並且不承認國際法院的管轄權。聽審預計進行到9月27日,不會深入案件的實質內容,而是專注於管轄權的法律論證。
莫斯科當局稱,烏克蘭想以這起案件,迂迴獲得其對烏國東部的軍事行動具有全面合法性的判決。
烏克蘭已清除了一項障礙,去年3月國際法院在該案中做出有利於烏克蘭的初步判決,命令俄羅斯立即停止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
法院將聽取另外32個國家的意見,這些國家全部都支持烏克蘭的論點,即法庭有繼續審理此案的管轄權。
相關新聞:
最新戰況:烏再毀克島俄防空系統 傳澤連斯基將赴聯大會拜登 克宮稱普金未簽任何協議 俄企開罵中製基地台太爛
最新戰況:俄烏無人機攻擊增加 普金互贈步槍討論送人上太空 美批准對韓F-35戰機軍售 尹錫悅聯大演說成看點 布林肯指後冷戰時代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