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迷人小鎮比比皆是,她們或坐擁田園風光、或盡顯古城韻味、或自然古樸、或色彩亮麗,但在德國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地區,卻有着這樣一些極具藝術氣息的小鎮,村鎮的房屋外牆上到處都畫著美麗的裝飾壁畫,這些畫作生動形象、精美絕倫。來到這裡,夢幻與現實交融,行走於小鎮中,恍若置身於童話世界。
這種壁畫被稱為Lüftlmalerei,是德國南部上巴伐利亞和奧地利蒂羅爾州的本土繪畫藝術形式。畫作生動逼真,立體感十足,內容經常和建築的構造虛實搭配,真假難辨,獨具特色。據說這種作畫方式起源於德國上阿默高(oberammergau)的牆壁畫家弗朗茨·塞拉夫·茲溫克 (Franz Seraph Zwinck,1748-1792)。
Lüftlmalerei繪畫題材豐富,從聖經故事、民間傳說、童話故事到鄉村日常生活等都有。它採用是一種來自意大利的濕壁畫技術 ( fresco ),使畫在門框和窗棱上的裝飾物如同鑲嵌上去的浮雕,效果逼真,色彩可以保存數百年。這種技法以不同顆粒的灰泥做材料,用特製的水溶性顏料,在化學反應中與石膏硅化,使色彩充分滲入牆皮里。畫家必須在濕石膏泥未乾的情況以極快的速度下完成作品,乾燥畫後與牆壁成為一體,不太容易修改,所以非常考驗畫家的繪畫功底。
下面請隨我們一起去參觀三個最著名的彩繪壁畫小鎮。
上阿默高(Oberammergau)
德國小鎮上阿默高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腳下,四面群山環繞,峰巒疊翠,林密水豐,自然風光十分秀美。雖然那裡居民只有5300人,但這裡以三樣特別之處聞名於世——當地民居外牆的彩色裝飾壁畫( lüftlmalerei)、大型耶穌受難劇的演出(Passion Play)和木雕。
平時只能在博物館才能看到的精湛畫作,在這個小鎮卻鮮活地出現在每一棟建築上,每家每戶的房子外牆上都繪有內容豐富、妙趣橫生的彩繪牆畫。徜徉小鎮中,就彷彿走進了一座露天畫廊。因此,上阿莫高贏得了“壁畫小鎮”的美譽。
小鎮的壁畫題材除了許多歌頌耶穌聖恩以及聖經的場景之外,也包括了希臘神話、格林童話和當地居民的生活等方面。精緻而傳神的描繪,訴說著人對神的信仰和希冀。
儘管隨着歲月流逝,有些古老的牆壁有了些許斑駁,但卻依舊散發著迷人的光彩。
皮拉多之家(Pilatushaus)是小鎮上一顆絢麗的寶石。這座富麗堂皇的建築矗立在小鎮的中心,外牆全部都是彩繪裝飾,窗戶以紅色和赭色為框架,角落處矗立着畫上去的彩繪柱子,南側的房屋牆壁上則繪有一座光彩奪目的宮殿,讓人嘆為觀止。它是由濕壁畫大師兼外牆畫家弗朗茨·塞拉夫·茲溫克所繪。在皮拉多之家(Pilatushaus)工作坊,您可以現場觀看當地的手工藝師進行創作。
這裡的許多壁畫都是由弗朗茨·塞拉夫·茲溫克所繪,小鎮上現在的林業管理局的外牆上,也有他的作品。
上阿默高小鎮每隔十年演出一次大型耶穌受難劇,戲劇表演的起源要追溯到17世紀。當時整個歐洲都籠罩在“黑死病”的陰影里,全鎮有十分之一的居民死於黑死病,當地的神父率領全鎮居民立下誓約,如果上帝憐惜他的子民,幫助鎮民度過這場災難,他們將每十年舉辦一場《耶穌受難記》的演出。自那以後小鎮果然再也沒有人因黑死病而死亡。於是,小鎮居民按照誓言,從1634年開始,每隔十年便上演一次大規模的《耶穌受難記》,小鎮也因此名聲大噪。
演出是在露天劇場中進行的,每場演出的時間長達5到8個小時之久,每一季持續5個月,大約有上百場演出。有趣的是,所有的演出人員必須是在小鎮出生的人,或者是在當地居住超過20年的居民。由於外地人士無法參與,至少有一半的小鎮人會參加演出。劇中最年長的演出者已有90多歲高齡,年齡最小的才幾歲。全鎮村民在演出前兩年就全身心投入準備中,鐵匠打造士兵的盔甲盾牌、裁縫縫製戲服、工人們製作布景……每一個小細節都是全村總動員。因此上阿莫高的耶穌受難劇不但是極具當地特色的宗教傳統,也是非常吸引各地遊客觀光的著名文化觀光節目。
這個10 年一期的盛事,本該在2020年五月第42次舉行,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推遲到了2022年。當初因黑死病上演,如今卻因新冠延期。
除了以上介紹的之外,精美的木雕藝術品也是上阿默高小鎮上的另一個亮點。木雕行業起源於中世紀晚期,鎮中心兩邊街道上,有許多木雕店,櫥窗中陳列着許多有關宗教題材的木偶、玩具、人偶和肖像,惟妙惟肖,這裡是遊客們喜歡駐足的地方。
上阿莫高周邊擁有數條風景優美的遠足和騎自行車登山路線。童話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Linderhof宮距離上阿莫高只有13公里,公共交通車直接抵達王宮外面。冬天的時候,上阿默高被覆蓋上厚厚的積雪,變成了白色的夢幻仙境,是滑雪愛好者的嚮往之地。
米滕瓦爾德(Mittelwald)
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和奧地利之間的邊界小鎮米騰瓦爾德(Mittenwald),位於阿爾卑斯山腳下的伊薩河谷地中,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她被包裹於雪山與湖泊之間,盡得阿爾卑斯山最美的風景,令來這裡的人留戀往返。
色彩斑斕的Lüftlmalerei壁畫裝飾着米滕瓦爾德的可愛房屋,德國著名作家歌德在前往意大利的途中,熱情地將米滕瓦爾德描述為 “一本活的畫冊”, 這的確再貼切不過了。這裡很大一部分繪畫可以追溯到18世紀。對於鄉村上層階級來說,住宅是他們展示其財富的完美場所,精緻華麗的彩繪外牆是身份的象徵。
在這裡漫步就好象翻看畫冊一樣,從一幅畫瀏覽到另一幅畫,每幅畫都講述着不同的故事——有描寫當地人家日常生活的、有宗教故事或童話故事的、還有代表着每家每戶的信仰、愛好、文化、職業等不同內容的作品。即使在200多年後的今天,它們仍舊保存的完好如初。當陽光照射在白雪覆蓋的山峰,再反射到房屋的牆壁上時,更令這些壁畫熠熠生輝。
聖彼得和保羅教堂(Katholische Pfarrei St. Peter und Paul )是小鎮的頭號地標,它興建於15世紀,以中世紀的風格打造。其牆上的彩繪(Lüftlmalerei)妙筆生輝,與周邊景緻完美融合。
米滕瓦爾德鎮上的克茨家庭製作的小提琴,在17世紀中葉就很聞名了。莫扎特生前用過兩把提琴,其中一把小提琴就是由德國制琴師克茨於18世紀後半葉在米滕瓦爾德鎮製造的。鎮上的小提琴博物館開業於1930年,坐落在米滕瓦爾德一座美麗的老房子內。館內展出了這座小鎮長達300多年的制琴歷史和許多與提琴有關的展品,其中以巴羅克式的提琴居多。
在這裡,五彩的壁畫、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純凈的雪山…… 所有的一切美好而和諧地融匯在一起。這個小鎮上滿腹才華的居民用藝術的雙手讓小鎮和自己的居所變得無比夢幻。
小鎮上鵝卵石鋪成的街道兩邊坐落着傳統建築形式的餐廳、精品小店和小提琴展示商店,運氣好的話,您還能現場看到製作小提琴的流程。在這裡散步,悠揚的小提琴樂聲不時的飄來,使小小的米滕瓦爾德充滿優雅的音樂藝術氣息。如果在這種傳統南德古宅中住上一晚應該會有非常特殊的體驗。
喜歡遠足的遊客不能錯過令人印象深刻的Karwendel,這是阿爾卑斯山最大的山脈。在米藤瓦爾德以西3公里處,坐落着Ferchensee湖,她是一處景色優美的高山湖泊,藏於群山環抱之中。Ferchensee湖水清澈透明、環境清幽寧靜,這裡就像一處天然大氧吧。
加米施·帕滕基興(Garmisch-Partenkirchen)
加米施·帕滕基興是阿爾卑斯山最著名的度假勝地之一,背靠德國巍峨的最高峰楚格峰(Zugspitze),西面10公里是清秀的高山湖艾泊湖(Eibsee)。這裡許多以傳統風格建造的房屋都是以Lüftlmalerei壁畫作為裝飾,周圍大自然的壯觀景緻為彩繪房屋提供了美輪美奐的背景。
這些精美壁畫的作者就是當地居民自己,琳瑯滿目的彩繪壁畫講述了這裡的地理、居民生活和習俗,當然也少不了聖經故事。更常見的是裝飾性的壁畫,例如將平淡無奇的窗戶畫上獨特的窗棱、雕花或窗帘,並且強調窗棱立體陰影的線條,讓原本平面的建築牆面,頓時變得立體又逼真,也讓建築物變得更加光彩奪目。這樣的效果以致於令人分不清到底是壁畫還是建築物本身的構造,奇妙又有趣。
整個小鎮處處是各種壁畫場景,好像是畫出來的童話世界。
加米施·帕滕基興的路德維希大街(Ludwigstraße)被認為是上巴伐利亞州最美麗的街道之一,其中部分地區被列入遺產名錄。漫步於風景如畫的街道,從瑪利亞廣場(Marienplatz)直到理查德·斯特勞斯廣場,到處都是傳統的購物商店、精品店和高品質的傳統手工藝品店,您會發現許多既時尚又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
加米施 ·帕滕基興地處2962米的楚格峰腳下,環抱一片壯麗的高山景色,濃縮了最原始粗獷的自然風光。您可以乘坐齒輪小火車到德國最美的高山湖泊之一的艾博湖(Eibsee),再從那裡乘坐纜車,到達德國的最高峰——楚格峰,站在高山之巔,壯麗景色一覽無餘。
加米施 ·帕滕基興是冬季滑雪者和夏季徒步者的天堂。您可選擇在陽光牧場和啤酒花園散步,也可以在純樸的山區木屋留宿,或者去如詩如畫的帕特納赫(Partnachklamm)峽谷遠足,途中會經過洶湧奔騰的瀑布和急流險景,整個過程會體驗到阿爾卑斯山最令人讚歎的自然奇觀。
阿爾卑斯山下的牆畫小鎮,充滿着夢幻與神奇,這些彩色牆畫雖歷經百年,但依舊煥發著光彩,它記載着歷史、傳承着文化、寄託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未來,也會更加受到人們的保護和珍視。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