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給人留下的印象通常是:舉止文雅、穿著時尚、注重浪漫,還有一點小傲慢……法國人的舉止行為,跟他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對於生活在這裡的外國人,想要更好地融入當地的生活,就要克服文化上的差異。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法國人的10個生活習慣。如果這些習慣你也具備了,說明你已經習慣了這裡的生活。
一直說“你好”(Bonjour)
法國人把Bonjour掛在嘴邊,不論是走入商店、餐廳、或是問路、請人幫忙,開頭語一定是Bonjour!如果沒有及時回應Bonjour,法國人會認為很不禮貌。身為華人,對於陌生人的問候,有時可能會以微笑或點頭回應,但在法國,即使再害羞也要回應一聲Bonjour,這會讓法國人認為你是個友好的人,使他們更願意傾聽你想說甚麼,或是更樂於為你服務、幫助你。
法國人很重視禮貌,除了Bonjour,他們也常常說請(S’il vous plait)、謝謝(Merci)、對不起或不好意思(Pardon)、再見(Au revoir)。對於法國人的問候,一定要及時回應。
碰臉頰打招呼
法國人在親朋好友間問好時,會互相碰臉頰,並且在親吻面頰時,會發出親吻的聲音。當然有些人只是臉碰臉而已,並不會真的親下去。華人對此在剛開始的時候很難適應,不過法國人認為親臉頰是表示親切和友善,如果拒絕,是不禮貌的行為。但如果實在無法適應的話,主動伸手,用握手代替也可以。
重視三餐
法國人很重視用餐這件事,用餐就是用餐,再忙也不會邊工作邊用餐,也不會邊吃飯邊滑手機。而且用餐時間普遍較長,尤其是晚餐,動輒2、3個小時也不稀奇。對法國人而言,用餐並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享受美食、放鬆休息、與同事、親友相處的美好時光。法國人餐後也很喜歡享用一份小甜點,但法國人普遍吃不胖,這可能跟他們習慣慢慢吃、不暴飲暴食有關係。另外他們也很注重營養均衡,在正餐時間外,也不太會吃零食。
享受假期
對許多歐洲國家的人來說,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法國人也是如此。他們認為享受假期是每個人的權利,努力工作後就是需要好好休息,陪陪家人、朋友,或是去旅行,讓自己保持對生活的動力和熱情。
另外法國的法定假日非常多,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天的假期,如果法定假日在星期二或星期四,法國人也常常再多請一天的年假,這樣就可以擁有連續幾天的假期了。
享受陽光
對冬季日照時間短的法國來說,陽光是很珍貴的。因此在法國,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人們都超喜歡曬太陽,並且認為這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只到餐廳用餐時,常常選擇戶外座位,野餐、到海邊做日光浴也是很常見的事。擁有被晒成小麥色的皮膚,被認為是一件很驕傲的事。
作客時不會準時到達
在有些歐洲國家,上門做客時大家會提早到達或準時到達,以示尊重。但是在法國,大家反而習慣稍微晚到,目的是讓主人有充分的時間能夠做準備和接待客人,因為他們很可能布置到最後一刻。如果提早到,會讓主人有點措手不及。這也是很有趣的文化差異,稍微晚到一些能給彼此多留一點空間和餘地。法國人遲到,通常會掐在15分鐘左右。
不談隱私話題
這一點對西方社會的人都適用。尤其法國移民也多,來自不同國家、擁有不同信仰、背景,說話時,應該避免談論政治、宗教和個人隱私的話題,包括薪水多少、身體健康狀況等。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狀況,華人間送禮,會送些保健品、補品,以表達對對方的關心,希望對方身體健康。但如果給法國人送補品,他們可能會有點不開心,認為自己是不是身體很差,或是氣色不好,讓人覺得健康狀況出了問題。
說法文
法國人對自己的文化感到非常驕傲,因此也會有點傲慢,所以他們不會特別學第二外語或英文,就算會說,可能也不屑說。同一個問題,用法文問和用英文問結果會大不同。如果想在法國長期生活,不要指望能靠英文打天下。如果不懂法文,在生活上會很不方便。
星期六大採購
受天主教文化的影響,在法國,星期天是做禮拜的日子,也是跟家人、朋友在一起享受休息的日子。因此超市、麵包店和餐廳,通常是休息的。由於旅遊的原因,現在也有一些連鎖超市、餐館在星期天營業,不過大部分商家還是維持著星期天公休的習慣。所以法國人習慣在星期六的時候,完成大採購。
麵包清盤子
在法國用餐,主餐前會送上一籃麵包,吃完後,法國人會用麵包沾剩下的醬汁,把盤子清得乾乾淨淨,這也表示對餐點的滿意。另外如果覺得麵包分量太少,是可以免費續加的,可以吃到飽為止。
雖然在法國生活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不習慣的事情會很多。不過慢慢熟悉之後,也能享受在法國的愜意生活。對於移民來說,一定要了解當地人的習俗和習慣,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愉快!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