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高莅
今天的巴黎13區是法國著名的華人社區,各位住在巴黎地區的朋友想必都對它非常熟悉。可是,大家也許不知道,關於13區這個區號,還有一番趣事,值得跟大家分享,這要從近兩百年前的巴黎說起 。
如今的巴黎有20個行政區,但是1860年以前的巴黎比現在要小得多,那時只有12個行政區。那個時代流行着一種說法:“在巴黎13區結婚”。聽起來有點奇怪,明明那時巴黎只有12個行政區,怎麼在巴黎13區結婚呢?重點就在這兒,那時候根本不存在巴黎13區,所以“在巴黎13區結婚”意思就是沒結婚,這其實是法國人一種含蓄的表達方式,用這句俏皮話來諷刺那些未婚同居和有婚外戀的人,在那個時代,這樣的行為可不是一件小事,那是非常受到唾棄和鄙視的。
到了1859年,在城市擴展計划下,奧斯曼男爵重新規劃巴黎,按計劃巴黎將增加8個新的行政區。區域編號原則跟原來一樣: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從塞納河右岸開始,包括12個重新劃分的區,在左岸繼續,包括其餘的8個區。
按照這個編排,位於巴黎西邊的Passy和Auteuil地帶將會成為第13區。可是Passy這個地方住的都是巴黎的名流權貴,聽說要把他們住的地方命名為第13區,馬上就不幹了,而讓他們不高興的原因眾所周知,無非就是因為上面的那句俏皮話。Passy居民的意見顯然是非常有影響力的,當時的市長Jean-Frédéric Possoz腦子也挺靈光,他向奧斯曼男爵建議了一個新的區域編號方法:把巴黎市的中心地帶定為第1區(正好是巴黎主要行政部門所在),以這一區為起點螺旋式的向外圍排開編號,這樣以來,Passy和Auteuil地帶就被排在16區,而不是13區了。
市長的建議被採納了。於是1860年,巴黎被重新規劃為20個行政區,Passy和Auteuil成為了第16區,而第13區的編號就落在了巴黎南部主要由工人階級居住的地區,這回沒有人再抗議了。巴黎擴展後, “在巴黎13區結婚”成了平凡的現實,這句俏皮話也就失去了意義,漸漸的,沒有人再這樣說了,人們就把這句話給忘了。
責任編輯:高莅
本文章或節目經歐洲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