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2月份起,英國通貨膨脹率從0.7% 上升到5月份的 2.1%。衣服、燃料、食品和飲料成本是上漲的主要部分。早前央行(指英格蘭銀行)曾預測價格會上漲,但沒想到漲幅比預測快得多。
隨着需求的激增,大部分經濟部門的重新開放,導致了價格上漲。據天空新聞(Sky news)報導,餐飲業開放後,通貨膨脹率為 1.4%。理髮和個人美容服務的成本上漲了 7.9%,是自199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超市食品、零售銷售出現了逆轉。服裝價格也上漲了 2.3%,是2018 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疫情期間,由於人們呆在家裡的時間比較多,在翻新和改善房屋上的支出遠遠超過平時,也就推動了許多裝修商品價格的提高。比如銷售建材用品的DIY(Do It Yourself,自己動手製作)店,就很繁忙,甚至因一些產品的短缺,供不應求,致使價格上升。木材價格上漲8.5%,水泥上漲6.4%,鋼鐵和銅等金屬價格上漲19.8%,這是自2008 年可比記錄開始以來的最大年度漲幅。
英國脫歐後,某些商品的價格上漲,魚類產品更為明顯。最新數據顯示,餐飲供應商支付的魚類和甲殼類海鮮成本上漲了13%,這是脫歐以來的最高年度漲幅。
另外,汽油價格大幅上漲,也加重了運輸成本。汽油和柴油價格在過去一年上漲了 17.9%,是四年多以來的最高漲幅。交通運輸費用的提高,是5 月份通脹的重要原因之一。
經濟學家表示,物價上漲,接下來提高工資的要求將有可能被提上日程。最終會出現通貨膨脹,物價甚至更高。
英國的很多商品來自海外,供應鏈問題及全球航運和大宗商品成本上漲,也是導致其價格上升的原因。
央行表示,正在密切關注英國經濟現狀,必要時將會出手加息,鼓勵人們增加儲蓄,以控制通脹率。
2020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出現三百多年來最嚴重的年度下滑。在勉強擺脫衰退後,提振了經濟,但也出現了通脹。經濟學家表示,當通脹到一定程度,一些商品的價格就到頂了。並預測,明年通脹將會回落。
目前發生通脹的不僅僅是英國,還有其它國家和地區。5月份,歐元區通脹率升至2%,兩年多來首次超過歐洲央行的目標。同月,美國通脹率飆升至5%,是13年來的最高水平。俄羅斯和中國發生的通脹率更高,物價飛漲。但由於統計不透明,有些數字很難掌握。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