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量的水和鹽
大家都知道麵條多了會結成一團,或者鍋里的水多了會溢出來,所以適量的水是煮好意大利麵的一項基本條件,鍋里的水最多不能超過四分之三,否則會溢出。很多意大利麵的包裝袋上給出的比例是“1升水配10克鹽和100克麵條”,這一般只適用於煮1-2人份的意大利麵。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來準備1公斤的意大利麵,豈不是意味着您需要一個12.5升的鍋,這好像不大可能。按照意大利人家常的估量,煮500克的意大利麵,大約3升的水和5克的鹽就足夠了。
沸騰的水
麵條要在水煮開後下鍋,放入麵條的同時需加大火力,以彌補面下鍋時水溫的下降。另一方面,水沸騰後必須立即加鹽,因為將鹽倒入冷水中不僅會延遲沸騰過程,而且鹽分大多會被水吸收而不是被面吸收。
關於橄欖油
在有些國家(例如法國)有在水裡加橄欖油的做法,意大利人認為此舉完全沒有意義,因為油會停留在水面,不會跟面混合。如果您想用橄欖油來調味,例如做意大利麵沙拉,只需在瀝乾的意大利麵上淋上幾滴就可達到目的,而且可以防止熱面粘連。
不要煮得過熟
意大利人認為,外國人總是把意大利麵煮得過熟,意大利麵必須既柔軟又有一點韌性(al dente),具體地說,就是嚼的時候感覺到牙齒下面有一點阻力。意大利人非常清楚,麵食煮得太久會失去其營養價值。
在其它國家,我們傾向於尊重包裝上標明的烹飪時間,而意大利人則在時間上作弊:他們總是在標明的時間前一分鐘將意大利麵從火中取出。一些優秀的意大利麵品牌標明了兩個烹煮時間,較短的那個時間就是意大利人推薦的烹煮時間。
但在瀝乾麵條之前,意大利人還有一個訣竅:撈起一根麵條掰成兩半,裡面應該只露出很輕微的白色條紋,如果白色太多,說明麵條還沒有煮熟。
充分瀝干但保持水分
很多情況下,一旦麵條煮熟,就被倒入濾網放在一旁,如果擱置得太久,面里的水分就會流失。這個情況不太理想,因為意大利麵必須保持略微濕潤,才能使醬汁充分地依附在上面。所以要在濾網中快速把它們瀝干,使其保持濕潤,然後在最短地時間內與醬汁混合。
醬汁
醬汁是十分關鍵的,意大利人根據意大利麵的形狀來調整醬的質地,在稀釋醬汁時必須使用煮麵的水,而不是清水。
對於流動性最強的醬汁,如arrabiatta,您應該使用空心的意大利麵,如penne,因為它的形狀有助於保留裡面的醬汁。

對於含有小塊肉或蔬菜的醬汁,你應該選擇短小、略微空心的意大利麵(例如Orechiette),菜料都會鑽到面的空腔內,吃起來格外令人滿足。
至於說長麵條,如意大利麵條或扁麵條,奶油的醬汁特別適合,因為這類醬汁可以全面包裹麵條。
把面倒入醬汁里,而不是倒過來
意大利人認為外國人最常犯的錯誤是在盤子里裝上瀝乾的意大利麵,然後把加熱的醬汁倒在上面,很多餐廳也這樣做。雖然這樣比較好看,但是意大利人認為這不好吃,因為面沒跟醬汁好好混合,根本沒味道。
意大利人有一種傳統的做法被稱為spadellata技術(詞源來自於padella,意思是平底鍋):醬汁在平底鍋中熬制好後,將意大利麵倒在上面,混合併在大火上煎煮約30秒。這樣一來,意大利麵就被浸透了醬汁的味道,同時也被加熱了。
建議大家不妨嘗試一下地道的意大利麵做法,看看合不合您的口味。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