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經典曲目對癲癇病患者的影響
該團隊比較了聽兩首經典曲目對癲癇患者和他們大腦活動的影響。團隊中的伊萬雷克托(Ivan Rektor)教授說:“令我們驚訝的是,聽莫扎特的(雙架鋼琴奏鳴曲)K448和海頓的94號的效果之間存在明顯差異。”“聽莫扎特(的音樂)導致ED減少32%,但聽海頓的No94導致(ED)增加45%。”
ED是與癲癇有關的腦電波,可導致癲癇發作。
他表示,聽海頓的音樂會在女性中抑制癲癇病發作,但在男性中癲癇發病率會增加。
他繼續說:“我們相信莫扎特音樂的物理‘聲學’特徵會影響大腦振蕩——或腦電波,這有助於減少ED。”
專家認為,該結果為開發個性化音樂療法提供了根據,並為預防和管理癲癇發作開闢了一條道路。
莫扎特效應
1993年,美國加州大學的神經生物學研究者戈登·肖(Gorson L.Shaw)、弗朗西斯·勞舍爾(Frances H.Rauscher)和凱瑟琳(Katherine N.Ky)發表研究論文稱,聆聽《雙鋼琴奏鳴曲》K448樂曲的人,在空間推理和記憶上,表現更好。他們對加州大學的36名心理學專業學生進行了測試,聆聽了10分鐘K448樂曲後,學生的IQ測試成績普遍提高了8到9分。該實驗表明,莫扎特的音樂能夠增強人的大腦活力,使思維更敏捷,運動更有效。也就是說,莫扎特音樂能讓人們變得更聰明。這種現象,被稱為神奇的“莫扎特效應”。
K448樂曲成為最知名的胎教音樂之一
戈登教授發現了“莫扎特效應”以後,他們又對小學生進行了類似的實驗。讓一組小學生在進行鋼琴訓練後,玩一個有關比例和分數的數學電子遊戲;另一組小學生則在英語訓練後再玩遊戲。結果發現,進行鋼琴訓練的小學生的遊戲成績比進行英語訓練的高出了15%。
1998年1月13日,美國佐治亞州州長澤爾·米勒(Zell Bryan Miller)宣布,他提出的州預算將包括每年105000 美元,為在佐治亞州出生的每個孩子提供一盤古典音樂磁帶或CD,讓幼兒接觸古典音樂,以益於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人們對“莫扎特效應”的這一認知,令K448樂曲風靡一時,並成為最知名的胎教音樂之一。
“莫扎特效應” 的音樂已不單指莫扎特本人的音樂,而是泛指與莫扎特古典音樂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曲式結構。
巴洛克音樂有預防和緩解疾病的作用
科學家們發現,當人聽到歐洲18世紀的巴洛克音樂時,心跳、腦電波、脈搏等會逐漸與音樂的節奏同步,從而變得緩慢和協調,血壓也會相應地下降。這時,整個人會有一種輕鬆舒暢的感受。同時,實驗證據也表明,如果經常聆聽巴洛克音樂,還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對一些高血壓、心臟病、失眠、糖尿病等,有非常好的預防和緩解的作用。
莫扎特音樂是古典風格的成熟與典範之作
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德語: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薩爾茨堡(現奧地利境內),1791年12月5日在神聖羅馬帝國維也納(現奧地利首都)因病去世,年僅35歲。他是一位蜚聲世界的著名古典音樂作曲家和鋼琴家。短短的一生就創作了文藝復興晚期和巴洛克早期的六百多部作品,包括歌劇、交響樂和協奏曲。他的音樂被看作是古典風格的成熟與典範之作,其個人才華和非凡作品對後世影響極大,激勵了包括貝多芬在內的其他大師。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