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前往瑞典的哪一座城市,紅色小木屋永遠都是最耀眼的一抹色彩。這些紅色小木屋在大自然的映襯下顯得格外亮麗,夏天時它們與鬱鬱蔥蔥的綠意相映成趣,冬天裡又彷彿是雪地中溫暖的歸宿。為什麼瑞典的小木屋都是紅色的呢?這背後有什麼淵源嗎?
紅色顏料從哪裡來?
這種紅色的顏料被稱爲法魯紅,也叫法倫紅(Falu red),名字來源於瑞典中部一個名叫法倫的小鎮,鎮上有一座法倫銅礦(Falun Mine),其歷史可追溯至 11世紀。瑞典擁有相當豐富的礦產資源,銅的產量巨大,該銅礦鼎盛時期所產的銅占歐洲銅的總產量的70%以上。
大銅山已經有數百年的採礦歷史,考古專家在礦區發現了數百年前塗著紅漆的木柱,有了油漆的保護,木頭完好如初,就是這種被稱作法魯紅的紅色。這種紅色顏料,最初是作為採礦的廢棄副產品,由剩餘的廢礦岩石和含鐵礦石提煉而成。隨著時間的推移,鐵會風化形成氧化鐵,這就是紅色顏料的基礎。然後將其清洗、乾燥和燃燒。在乾燥爐中,它會改變顏色變為鮮艷的紅色。然後再將乾燥的顏料研磨,並與水、麵粉和亞麻籽油混合,便會形成一種耐用的油漆。在最初開發的時期,只有一種明亮的鮮紅色,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還研製出包括深紅色和黑色在內的多種顏色。
這種油漆具有獨特的實用性,相比其他的化學漆,這種漆使用完全環保的材料製作而成,並具有防腐功能,對木頭能形成一種保護層。同時,紅色顏料吸收了大量的紫外線,因此油漆的使用壽命更長,甚至可達幾百年,這也是幾個世紀以來這種油漆一直受到人們喜愛的原因。
為什麼要在房子的外表刷紅漆?
16世紀時,荷蘭宏偉的哥德式紅磚建築非常受到瑞典貴族的青睞,當瑞典漸漸成為一個強國時,瑞典皇室和富人希望他們的建築也看起來像荷蘭的紅磚建築。但是瑞典的建築材料多爲木質,所以他們只好將房子的外表漆成紅色,這樣看起來可以像歐洲的紅磚房屋。加之紅色一直是瑞典浪漫主義風格的代表,所以這之後紅色便成為瑞典王室的象徵,紅色的房屋也成為富人和有身份人士的標誌。到了18世紀,這種紅色風潮也在普通民眾中流傳開來,人們紛紛效仿王室,將自己的房屋粉刷成紅色。
紅色鄉村小木屋成為瑞典的象徵
1900年代初,瑞典經歷了經濟大衰退並伴隨大規模失業,高昂的租金使人們開始從城市遷至農村居住。1904年瑞典通過了一項法案,政府為那些自己建造房屋的人們提供貸款,於是那一時期鄉村有很多新房建成。在建造新房時,紅色油漆廣受歡迎,真正成爲了鄉村小屋的主色調,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天瑞典鄉村的房屋都是紅色的原因。瑞典鄉間的紅色小木屋由此也成為了瑞典的象徵。直到今天,瑞典人依然喜歡將自己的小木屋塗成鮮明的法魯紅。
昔日的法倫銅礦 今日的博物館
法倫銅礦 (Falu Gruva) 從11世紀開始開採,到20 世紀後期停止生產,已經運營了數百年,它曾是歐洲最大的銅礦,也是世界上最傑出的工業古蹟之一。該礦的黃金時代是在17世紀,當時滿足了歐洲三分之二的銅需求,也是瑞典王國的經濟支柱。到了後期該礦的銅資源開始枯竭,於是開始製作紅色油漆繼續維持盈利。
法倫銅礦現在已被改造成每年接待10萬遊客的旅遊景點和博物館,並於 2001 年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露天採礦挖掘現場是景點最核心的部分,此外還可以看到起重裝置、頂架、駕駛室、絞車房、工人住房等設備和設施。遊客可以下到200英尺深的地下,在導遊的帶領下,體驗原始的採礦場景。人們需要穿上雨衣和戴上頭盔,在幽暗的環境下穿行,旅程中可以了解到當時礦工的艱苦工作環境以及更加深入地了解銅礦的歷史。
當您下次到瑞典,看到ㄧ棟棟可愛的紅房子、情不自禁與之合照時,會不會想到這段與“法倫紅”相關的歷史呢?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