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生前被認為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珠寶的人”,她擁有的一些珠寶首飾已經有超過800年的歷史,總價值不可估量。作為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最令人矚目的珍寶當然是象徵王位的權杖和那一頂頂珠光寶氣的王冠。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開開眼界,看看女王的收藏吧。
權杖
女王的權杖長4.9英尺(1.5米)重22磅(10公斤),它是在1661年英國國王查理二世舉行加冕典禮時製成。1910年,在權杖上端加鑲了世界鑽石之王“非洲之星”,也就是“庫利南1號”,鑽石形似水滴,重530.2克拉。
庫里南鑽石最早發現於1905年1月25日。一名叫威爾士的人,看到礦場地上露出一塊發光的石頭,就用小刀挖出來了,一看,居然是一塊鑽石原礦,重量達到了3106克拉,而且純凈透明,帶淡藍色調。但由於庫利南太大,沒有人能買得起,後由南非地方當局用15萬英鎊收購,在 1907年12月9日,為祝賀英王愛德華三世的生日而贈送給了英國王室。
1908年初,庫利南被送到阿姆斯特丹,交給約·阿斯查爾公司加工。庫利南被劈開後,三個熟練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時,打磨了8個月,一共打磨成了9粒大鑽石和96粒小鑽石。這105粒鑽石總重量1063.65克拉,為庫利南原重量的 34.25%。由此可知,金剛石在加工成鑽石後,重量損失很大。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Ⅰ”也就是“庫利南1號”,被鑲嵌在英國的權杖上,成為權力的象徵!第二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Ⅱ”,重317.4克拉,鑲嵌在英國帝國王冠上。
聖愛德華王冠(St. Edward’s Crown)
聖愛德華王冠(St. Edward’s Crown)是英國王室加冕用的皇冠。
最早的時候,王冠屬於英格蘭國王聖愛德華,1649年,隨着查理一世被斬首,王冠也被議會出售。1661年,查理二世加冕,王冠被重新鑄造。該王冠重量超過2公斤,由純金打造,是所有英國王冠中最古老、也是最重的一頂,上面鑲嵌了3000多顆寶石,代代更迭,上面最貴重的一顆是100多克拉的光明之山鑽石。
這頂王冠也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加冕典禮上所使用的王冠,但自從女王加冕之後這頂王冠就再沒有被佩戴過,它最近一次亮相是在2018年的一次採訪中。
大英帝國王冠 (British Imperial State Crown)
帝國王冠的外觀與聖愛德華王冠非常相似,但頂部更複雜一些。帝國王冠的主體結構為銀質,一個鑲滿珠寶的鏤空圓環上是四個交叉的弓形拱,拱和拱之間一共有四朵鑲嵌着紅寶石的百合花狀的裝飾,拱頂是一隻鑲嵌着鑽石的圓球和鑲嵌着聖愛德華藍寶石的十字架。
這些珠寶的裡面則是鑲着貂絨邊的紫色天鵝絨帽。整個王冠共使用了2868顆鑽石,273顆珍珠,17顆藍寶石,11顆祖母綠和5顆紅寶石。雖然是近代製作的,然而帝國王冠使用的基本是自古代流傳下來的珠寶。比如頂部十字架中的藍寶石據說來自於懺悔者愛德華的戒指,而拱交叉處的卵形珍珠則被推斷來自於伊麗莎白一世的耳環。有700多年歷史的史都華藍寶石也被用在了王冠上。王冠正前方的底部,是世界第二大鑽石庫里南二世(又稱“非洲之星II號”),它的上方則是紅如凝血的黑王子紅寶石。
1953年,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加冕前,大臣曾建議女王放棄使用沉重的“聖愛德華王冠”,但女王堅持使用“聖愛德華王冠“加冕。不過加冕禮結束後,伊麗莎白二世是戴着帝國王冠從威斯敏斯特教堂返回白金漢宮的,而且之後幾乎每年的國會會議開幕大典,女王都是身披御禮袍,頭戴帝國王冠發表御座演講。
喬治四世王冠(The George IV State Diadem)
喬治四世王冠是58歲才當上國王的喬治四世於1821年為自己的加冕禮打造的,王冠上鑲有1333顆鑽石,總計325.75克拉,基座嵌有169顆珍珠,並用鑽石鑲拼出玫瑰、薊草、三葉草等形狀,分別代表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
女王前往加冕禮的路上,戴的就是這一頂王冠,不僅如此,出訪外國以及出席英國國會開幕典禮等多種場合都佩戴過。另外,瑪麗王后、維多利亞女王都曾配戴它出席過一些重要場合。
后冠
這是瑪麗王后加冕時所佩戴的王冠,後來她的兒媳也就是女王的母親伊麗莎白王太后在加冕時也佩戴了這頂王冠。這頂王冠理論上說歸女王所有,但是因為是王后專屬,所以女王沒有佩戴過它。可能要等到英國下一任王后時才能再見到它。
亞歷山德拉王后的俄式王冠(Queen Alexandar’s kokoshnik Tiara)
王冠最初的擁有者是女王的曾祖母,亞歷山大德拉王后,王后銀婚時,貴婦聯盟“Ladies of Society”按照王后的妹妹、俄國瑪麗皇后戴的一頂傳統民族冕冠的樣式來打造了一頂環狀的俄式冕冠,上面488顆鑽石組成了一面鑽石牆。
後來,亞歷山大德拉王后又把它傳給了她的兒媳、女王的祖母瑪麗王后。瑪麗王后去世後這頂王冠再傳給女王的母親伊麗莎白王太后,女王登基的時候,王太后將這頂王冠贈與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多個場合都佩戴過這一頂王冠。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女孩王冠(The girl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Tiara)
這一頂王冠於1893年作為新婚禮物送給了瑪麗王后。王冠的頂上的鑽石可換成珍珠,底座也可以自由拆卸。1947年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結婚時,她的祖母瑪麗王后送給她這頂王冠作為結婚禮物。也是她最愛的佩戴的王冠。女王將她稱為“祖母的王冠”,它還出現在了英國貨幣上,並且佩戴它拍攝了登基後的官方照。
瑪麗王后穗狀王冠(Queen Mary’s Fringe Tiara)
下面右圖就是瑪麗王后穗狀王冠,這頂王冠是當時非常流行的一個設計,英國甚至歐洲很多王室都有類似的王冠。與俄式王冠(左圖)不同的是:中間夾了碎鑽鑲成的細穗,相對來說更秀氣百搭。它是喬治三世國王的私有財產,原本是1830年珠寶商朗德爾設計的一條項鏈,後來維多利亞女王把它安放在一個框架上,以便做為王冠使用。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結婚時向祖母瑪麗王后借用了這頂王冠。從女王到她的女兒安妮公主,再到她的孫女約克的碧翠絲公主,這頂王冠見證了三代王室女性的婚禮。
緬甸紅寶石王冠(The Burmese Ruby Tiara)
在女王結婚時,緬甸政府贈予她96枚珍貴的紅寶石,96顆紅寶石據稱可以保護佩戴的人免受96種疾病之苦。緬甸婦女組織還贈送了一對鑲有紅寶石和鑽石的垂狀珠寶,女王在1973年用這些結婚禮物製成了這頂王冠。它很受女王喜愛,2019年女王會見美國總統川普時佩戴的就是這頂王冠。
弗拉基米爾女大公爵王冠(The Grand Duchess Vladimir Tiara)
這頂王冠是個空圈,裡面可以懸掛寶石,有不同的戴法,其中祖母綠款最受女王喜愛。它來源於俄羅斯,最早屬於俄羅斯的公爵夫人 Vladimir,她是梅克倫堡公主,後來把這頂冠冕賣給了女王的奶奶瑪麗王后。
瑪麗王后用外祖母劍橋公爵夫人的一串祖母綠吊墜替代了珍珠,後來王冠傳給現任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有時用祖母綠,有時用珍珠,有時乾脆什麼寶石都不要。
現代藍寶石王冠(The Modern Sapphire Tiara)
此王冠也叫比利時藍寶石王冠,原本是屬於比利時的一位公主,最初是一條項鏈,後來改製成王冠。這頂王冠是女王的母親,伊麗莎白王太后和喬治六世的結婚禮物。女王1947年結婚時,她從父親喬治六世那裡得到了這頂王冠,這個王冠女王也帶過多次。克林頓到訪英國時,她曾佩戴過此王冠。
巴西海藍寶石王冠(The Brazilian Aquamarine Parure)
在1953年女王的加冕禮上,她收到巴西總統贈送的鑲有巨大藍寶石的鑽石項鏈和與之相配的耳環,後來,總統又贈送給女王一隻漂亮的手鐲,女王把這些珠寶交給加納德珠寶行重新組裝成一頂新的王冠。
東方之冠(The Oriental Circlet)
這款優雅的王冠由阿爾伯特親王為他一生的摯愛維多利亞女王打造而成,也是伊麗莎白王太后很喜歡的一頂王冠,後來送給了她女兒伊麗莎白二世女王。
劍橋情人結王冠(Combrigde Lover’s knot Tiara)
這頂王冠實際上有一個大眾所熟知的名字——珍珠淚王冠,佩戴者是戴安娜王妃。它是瑪麗王后仿造其祖母劍橋夫人的一個王冠製作的,在瑪麗王后的遺囑中,她將這頂王冠送給了伊麗莎白二世女王。1981年戴安娜王妃結婚時,女王將這頂王冠永久借給戴安娜使用。1996年,戴安娜王妃離婚時,她的王室尊稱和珍珠淚王冠都被王室收回。在威廉和凱特大婚後,這頂王冠又被借給了孫媳婦凱特王妃長期使用。
卡地亞光環王冠(Cartier Halo Tiara)
這頂王冠最初是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送給女王的母親的,於1936年專門定製,上面包含739顆多面切割鑽石,149顆長方形切割鑽石。後來又當作18歲生日禮物送給了女王。不過女王本人似乎很少戴這頂王冠,反倒是瑪格麗特公主常常戴着。女王也曾把它借給女兒安妮公主佩戴。它最近一次亮相是在威廉王子和凱特的婚禮上。
瑪麗王后的鑲鑽發箍王冠(Queen Mary’s Diamond Bandeau Tiara)
關於這頂王冠,王室給出的官方說明是,它最初屬於瑪麗王后,於1932年製造而成,中間的配飾可追溯到1893年。瑪麗王后特意訂做的這頂王冠就是為了搭配中間的飾針。這頂王冠出場很少,女王繼承後只借給過妹妹瑪格麗特公主佩戴。它最近一次登場是在哈里王子和梅根的婚禮上。
蓮花王冠(Lotus Tiara)
該王冠是喬治六世送給伊麗莎白王太后的結婚禮物,珠寶商Garrard把項鏈改成了一頂王冠。之後瑪格麗特公主在很多場合戴過,而現在這頂王冠屬於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凱特王妃也佩戴過。
德里杜巴王冠(Delhi Durbar Tiara)
這頂王冠誕生於1911年,由鉑金和黃金製作,鑽石鑲嵌。喬治五世和瑪麗王后以印度國王和王后的身份前往印度德里參加杜爾巴(Durbar,一種儀式性大集會)時,當時的王室珠寶公司加勒德製作了這款德里杜巴王冠。
最初王冠頂上有10顆赤褐色的來自劍橋祖母綠寶藏的梨形寶石,1922年的時候,這10顆寶石被永久性地從王冠上移除,用到了俄羅斯公爵夫人皇冠上。中間一顆大鑽石也被改造成可替換的模式。
1947年,伊麗莎白二世的母親伊麗莎白王后將要出訪南非,瑪麗王后於是將這款王冠借給了自己的兒媳。直到2002年伊麗莎白王后逝世,這頂王冠又被傳給了伊麗莎白二世。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沒有在公開場合戴過它,她把它借給了自己的兒媳婦卡米拉。
每一頂王冠背後都有它的一段故事,故事隨着王冠的承傳也流傳到了今天,而佩戴王冠的人有些卻已離我們遠去。告別了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未來誰將繼續書寫王冠的傳奇呢?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