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長在長白山下,但是長白山對於我,還是有很多難解的迷。比如:為什麼中國的朝鮮族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長白山?為什麼韓國的遊客到了長白山就有人下跪並痛哭不已?長白山的天池旁是誰建了一座八卦廟?天池裡真的有水怪嗎?等等諸如此類。我來到歐洲以後,沒有了網絡封鎖,能夠自由的搜尋信息,在查閱了很多資料後,才逐漸解開了心中的一些謎團。
長白山第一鎮
我成長的地方,是吉林省安圖縣二道白河鎮。二道白河鎮素有“長白山第一鎮”的美稱。這片區域有漢族人,也有朝鮮族人。2005年,池北區成立,我的家鄉和周邊地區都成為了其中的一部分。池北區距離長白山的核心景觀只有35公里,距離通往朝鮮的雙目峰邊境有65公里,是進出長白山的門戶。
按理說,我們對長白山的了解應該是最多的、最深的,但事實並非如此。以前我所知道的,長白山是我們那裡最高的山,山上有一個天池。一年中,只有兩個月份可以上山,就是夏季的7月和8月,其它月份全被冰雪覆蓋。也聽說過山上有八卦廟、天池水怪等不可思議的事情,也就僅此而已了,找不到資料可看。
我到了海外後,可以自由的查閱資料,我甚至用韓國語查到了有關長白山的內容及不同的說法。出乎意外,我有了不少的收穫。
《山海經》中的記載
長白山最早出現在4000多年前的《山海經》中,被稱為“不咸山”。北魏稱“徒太山”,唐稱“太白山”,金稱“長白山”,並延續至今。長白山是中國和朝鮮的邊界山,在朝鮮稱白頭山,最高峰為朝鮮界內的將軍峰,海拔2750米。在中國境內的部分,屬於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最高的是白雲峰,海拔2691米。在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長白山都是最高的山。這是一個休眠的火山,曾在5000年前和1199年有過兩次大規模的噴發,1597年、1668年、1702年又噴發了三次,形成了現在的規模。火山口積水成湖,便成了天池。
韓國人繞道登山
中國的朝鮮族和鄰國的朝鮮人、韓國人是一個民族,他們的語言、文字、飲食習慣、民俗等等基本上是一樣的。在韓國語的文字資料中,稱長白山為神山,視其為聖地、聖所和朝鮮民族文化的發祥地。由於朝鮮的封閉,韓國人很難從那裡登山。因此,很多韓國人繞道中國,登上長白山。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韓國人到了長白山會下跪痛哭,因為長白山在他們心目中是神聖之所,而且來一趟也不容易。
長白山神廟遺址的發現
長白山的價值被重新評估,跟長白山神廟遺址的發現有重大關係。
2007年,位於吉林省安圖縣二道白河鎮西北4公里(長白山主峰以北約50公里處)的長白山神廟遺址(原名寶馬城遺址),被公布為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4至2018年,對該遺址進行了連續五個年度的勘探與發掘。遺址大約佔地1.4萬平方米,出土了各類物件5000餘件,其中一些獸面瓦當、鳳鳥脊飾、龍鳳紋鴟吻等圖案非常清晰完整,龍、鳳圖案的雕刻工藝非常精湛,龍眼和龍身上的鱗片栩栩如生、生動傳神,是具有金代皇家明顯特徵的文物。2016年還出土了漢白玉的玉冊殘片,上面刻有漢字,分別為“金”“癸丑”等。玉冊在歷史上多用於皇帝冊封太子、嬪妃等身邊人,後來也被用來冊封名山大川等。此次出土的銘文玉冊,確證了該遺址為金代皇家修建的長白山神廟故址。其建築軸線的南向延長線,正好對着長白山主峰,視線非常開闊,是觀看長白山的絕佳位置。
“女真祭台”遺址
另外,在長白山天池東40米的釣鰲台上,白岩峰(原華蓋峰)的南面,還有一個“女真祭台”遺址,它是由大小相仿的玄武岩石塊壘成的,略呈圓形,南北長,東西窄,最大直徑2.5米,高約0.7米。
據劉建封於1908年(光緒34年)撰寫的《長白山江岡志略》記載:“台上有一石堆,相傳女真國王登白山祭天池曾築石於台上,故今尚有遺。” 1999年,首次在女真祭台旁約3米處發現了女真文字碑。
女真人將長白山視為“興亡之地”
中國歷史上的金朝(1115年-1234年),是女真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女真人源自靺鞨,靺鞨是活躍於中國古代東北地區的一個滿-通古斯語族的一個民族,是高麗的一個分支,南北朝之前稱肅慎、勿吉。肅慎在《山海經·大荒北經》中就被提及,其中寫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靺鞨的一個主體部落粟末靺鞨於唐代建立了渤海國,以黑水靺鞨部落為首則形成了唐黑水都督府。
擅長騎馬射箭的女真人將長白山視為“興亡之地”、“舊邦之鎮”。據史料記載,金世宗完顏雍於大定十二年(1172)冊封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並在山北建廟奉安,金章宗完顏璟明昌四年(1193)又冊封其為“開天宏聖帝”。
建立清朝的滿族把長白山視為龍脈之地
明朝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建州女真的首領努爾哈赤在新賓縣二道河子畔的赫圖阿拉城稱汗建國,國號為“大金”,史稱後金。1626年,努爾哈赤身亡,其八子皇太極即位。1636年,皇太極稱帝,將國號改為大清,並將女真族名改為滿族。
說來說去,歷史上的女真族,以及朝鮮族和滿族,竟然是相同的祖先。他們居住的地方大多在朝鮮半島、中國東北地區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在中國地區也曾稱高句麗。現在,在甘肅、河南、福建、臺灣、日本等地,也有朝鮮族的後裔,他們大多已經融入漢族,甚至改姓。
清朝的建立者把長白山視為龍脈之地及聖祖發祥之地,康熙帝稱,泰山與長白山屬於同一個山脈,自東北向西南延伸,但在到達山東之前,部分被海淹沒。
1677年,康熙派遣內大臣武默納、費耀色前往長白山拜謁,又撰有《祭告長白山文》,稱頌“仰緬列祖龍興,實基此地”。這次拜謁活動歷時兩月,回京復命後,康熙下了一道聖諭:“長白山發祥重地,奇蹟甚多,山靈宜加封號,永著祀典。以昭國家茂膺神貺之意。著禮部合同內閣,詳議以聞。”十一月,禮部建議,請求冊封長白山為“長白山之神”,並在山上設帳立碑,每年春秋二祭(望祭、叩祭)。康熙批准了這個建議,從此形成了祭祀長白山的制度。第二年春,武默納再上長白山,帶着皇帝的詔書,封長白山之神,祀典與祭祀五嶽一樣。
1682年、1698年、1733年、1754年、1805年,清朝皇帝親自到吉林祭祀祖先的發祥地,還寫了大量的詠贊和祭告長白山的詩文。康熙有《望祀長白山》的詩和《祭千長白文》(兩篇),乾隆有《祭告長白山文》五篇,嘉慶有《長白山告祭祝文》兩篇。
從公元1644年到公元1860年,清朝派兵把守長白山,封山200多年,除了皇帝能去祭拜,其他人都不能擅自進入。
八卦廟是長白山上的未解之謎
對於八卦廟,在我們當地人中早有流傳,大家很是好奇,又很是不解。長白山地勢險峻,而且冬季氣候極其寒冷,不適宜人類居住,那麼是誰在上面建了個廟呢?那些建築材料是怎麼弄上去的呢?為什麼建它呢?……
後來,我查到了一些關於八卦廟的信息:連接天池和瀑布有一條河流,叫“乘槎河”。在它的岸邊,曾有一座木質結構的廟宇。據《白頭山天池》(1982年出版)記載:“人們叫它八卦廟,又叫宗德寺、采德寺、崇德寺、尊德寺。八卦廟外形呈八角形,故而得名,據說是1929年建成的。從八卦廟的規模來看,當年這裡一定有過鍾磐齊鳴,香火鼎盛的時代。” 《安圖縣文物志》(1985年出版)也有關於八卦廟的記載。史料稱,這個八卦廟是一個叫曹周奎的人所建。20世紀60年代,該廟宇雖然殘破,但仍然還在。
另外,在距離天池東北岸僅有數米的地方,有一個釣鰲台。《長白山江崗志略》記載:“釣鰲台,在天池東北岸,東距汩石坡半里余。頂平高起如台,碎石頗多,高七丈有餘”。同時,書中還記錄了一件真事:有幾名獵人到天池邊狩獵,看見一個老人手持釣竿坐在台上。這位老人滿頭銀絲,長長的白鬍子,還光着腳,身上披了一件用樺樹皮做的蓑衣。他的魚鉤大如弓,身邊的籃子里連半條魚也沒有。獵人們與老人作揖問好,老人不僅不搭理他們,還提起釣竿和漁籃,沿着天池,向仙人島方向走去了。
也就是說,在長白山上,即使是在那麼艱難的生存條件下,仍然留下了人們祭祀過的痕迹,也留下了有人曾在那裡生活過、修行過的痕迹。很多事情都是難以解釋的。
長白山水怪跟英國尼斯湖水怪齊名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專家鑒定,長白山天池不可能有魚類生存。但是,卻出現了水怪。天池水怪的最早記錄是在1903年,《長白山江崗志略》提到,天池中有一個怪物浮出水面,“金黃色,頭大如盆,方頂有角,長項多須,獵人以為是龍”。之後,天池水怪又多次出現,並且數量增多。20世紀90年代,對水怪的發現和記載越來越多,目擊者多達數千人次。
英國路透社根據錄像和視頻,畫出了天池水怪的圖。結果發現,絕大多數長白山天池水怪的形象與美國夏普朗湖(Lake Champlain,也稱尚普蘭湖)出現的水怪頗為相似。路透社推測,這可能是一種叫蛇頸龍的動物。蛇頸龍的典型特徵是體型巨大,鴨嘴、長頸、背部如牛,是遠古時期的一種海洋爬行動物,很像恐龍,於6500年前滅絕。
現在,長白山水怪的知名度與著名的英國尼斯湖水怪相當。尼斯湖水怪是生活在英國蘇格蘭尼斯湖的一種生物,它的形象也像蛇頸龍,這個謎團流傳近一個世紀。尼斯湖水怪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參觀,希望能一睹其真面目。數百年來,已經有無數次的搜捕水怪行動,但是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天池水怪從哪裡來,又去了哪裡,為什麼遍尋不到?它的一切,對人們來說,至今仍是個謎。
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故事
相信有很多人聽說過關於時間和空間穿越的故事,就是不同的空間可能會有不同的一些生命存在,並且可以穿越。這裡我說一件跟我媽媽有關的故事。
我媽媽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我們老家那裡,有一次她下班,從單位到家,中間有一段路程經過一片樹林。走着走着,突然她一腳就踏入了另外一個空間,那裡面的景色很漂亮,人們來來往往,匆匆忙忙地走着,那個空間人的整體身高比我們這邊的人略高。我媽能看見他們,他們卻看不見我媽。我媽有點兒急了,心想,“這是哪兒呀?我不能在這裡獃著呀,我得回家,家裡還有一大幫人等着我照顧呢!” 這麼一想,一腳又踏回了我們這個人類的空間。我媽跟我說這件事時,她說沒有跟別人說起過,因為說了別人也不會相信。但是我信。
那麼,天池水怪會不會也是生活在另外空間的一種生物呢?會不會是它們穿越到了我們這個空間里來了呢?所以是來無影、去無蹤,人們怎麼找也找不到。
天池水長流不息 卻沒有入水口
長白山天池海拔2194米,面積為9.165平方公里,水深平均204米,最深處373米,存水量約為20億立方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天池水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三江之源。有科學家通過觀測數據發現,天池水長流不息,水位一直不變,卻沒有找到天池的入水口。天池流域的年降水量只有0.43億立方米,而每年的出水量平均為1.23億立方米,有8000萬噸水來歷不明。
有一種說法認為,青藏高原的積雪融化滲透到大地後,不斷向地勢更低的區域流淌。在這個過程中,遇到可以冒出地面的出口,水流就會從地下轉為地上。青藏高原的地勢比長白山高,所以青藏高原的水就源源不斷地流入了長白山天池。
也有人認為,這種現象用自然理論很難解釋,這是神跡的展現!人們不相信的,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卻實實在在地發生着。如果能從對神的信仰的角度想問題,就能夠看到和感知到更多的神跡。
長白山是一座神秘的山,被封王、封帝、封神,有很多關於祂的神話傳說。有人說,祂是神選擇的傳播神傳文化的一個發源地,通過這裡,將文化傳向四方,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