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打到第253天,似乎時機已經到來,雙方似乎都出現了重大變化。普京這邊近日不斷示軟,找了中間人開始傳話,給對方台階下;而烏克蘭這邊對中共的態度也出現了重大轉變。
俄羅斯在阻撓烏克蘭的糧食出口後,面臨全球壓力。但俄國突然請聯合國做中間人,在保證烏克蘭不將人道主義走廊用於軍事用途的保證下,糧食就可外運。俄羅斯等於在給自己找台階,不會在糧食外運問題上製造緊張局勢。
10月30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近日已放下身段說:「如果西方再次提出組織對話的要求,俄國隨時准備聽取意見。」接著10月31日,普京親口證實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獲准進入北溪管道爆炸現場進行調查的消息。
11月2日,俄羅斯外交部又發聲明表明態度,俄方只有在遭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攻擊,或面臨國家存亡威脅的侵略時才會動用核武器。這是自俄侵烏以來,普京和俄羅斯方面首次及時修正錯誤決策,並以十分溫和的語氣向西方喊話,且隨時恭候與西方的對話。
俄羅斯為何會逆轉呢?據多方分析,有幾個重大原因:
一是俄軍在烏克蘭戰場失利。澤連斯基2日發文說,俄羅斯從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已經跌落到第22名,反觀俄軍呢,現在已經不再進攻擴大佔據地盤。這也就意味著,談判的時候到來了。而且,俄羅斯知道,只有和美國等西方國家談,才有可能取得實質的談判成果。
第二,美軍和北約玩真的了,美軍把最先進的「福特」號航母部署到大西洋,在歐洲部署了「喬治·布什」號航母打擊群。加上部署在黑海方向的驅逐艦,和從不公布的攻擊型核潛艇,目前美軍在歐洲的部署規模已經達到了戰區水平。
第三,俄羅斯對歐洲能源市場依賴,普京是真的不想放棄歐洲這個大客戶。
第四,與美國的談判時機也正在到來。因共和黨有望拿下眾院,這可能會改變拜登對烏克蘭的支持。據《新聞周刊》報導,拜登就職以來,20多次動用總統緊急權力撥款給烏克蘭,總額超過180億美元,讓有些美國選民不滿。所以,普京就是在這個時候向西方拋出了橄欖枝。
與此同時,烏克蘭這邊也出現了重大逆轉,一向對北京謹慎態度的烏克蘭與土耳其,開始跟大多數西方國家一起,在聯合國呼籲中共調整對新疆維吾爾族和其它少數穆斯林民族的政策,指中共可能在新疆犯下了「反人類罪」。這是基輔在中共新疆人權問題上立場的一次重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