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意識到中共的威脅並加緊圍堵之際,德國總理肖爾茨4日訪問中國,成為中共病毒疫情爆發以來,第一個訪問中國的西方發達國家領導人,也是他就任總理以來首次出訪北京。
當地時間上午,肖爾茨與習近平會面。據新華社報道,習近平稱,中德作為有影響力的大國,在變局、亂局中更應該攜手合作。肖爾茨稱,反對「脫鉤」,願同中方繼續深化經貿合作。
據路透社報導,肖爾茨在與中共總理李克強的記者會上說:「我明確表示,對台灣現狀的任何改變都必須是和平的,或者經過雙方同意」。
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對希望之聲表示,此次訪問德中各有所需。「對肖爾茨來講,最大的問題是解決俄烏戰之後經濟上的障礙,第二個,我相信肖爾茨可能也希望習近平在第三任任期開始之後,沒有國內的政治壓力的時候,能夠騰出手來幫忙處理俄烏戰爭」。
對北京來講,王智盛認為,習近平想藉此展現中國是可以和美國爭霸的大國,同時希望因新疆人權問題而遭擱置的中歐投資協定能夠有所突破。
據德國《商報》報道,共有12名德國企業代表陪同出訪,包括大眾汽車、西門子公司、德意志銀行、寶馬、阿迪達斯, 拜爾等。
台灣政大東亞研究所教授賴榮偉認為,肖爾茨向經濟妥協未必能有好結果。「中國(中共)的經濟交往是國家資本主義,從來就不是商業考量,中國企業侵蝕到德國企業利益、智慧財產權、不公平貿易等等都有,在這個情況下,你經濟交往也沒有獲利」。
賴榮偉表示,肖爾茨此次訪問還會給他帶來諸多負面的政治影響。「第一個就是他本身在歐盟的領導地位,人家跟他的合作關係有沒有一致?另外,他的威信是不是打一個問號?第二個肖爾茨他本身就是聯合內閣,他的綠黨的外交部長、自民黨的財政部長,顯然就非常不開心,所以他的執政內閣裡面是不是會出現裂痕?另外,你是不是違背民意啊?」
就在肖爾茨訪華之前,德國內閣會議剛剛批准了中遠集團收購漢堡港24.9%的股權,低於最初計劃的35%的比例。
王智盛指出,一旦開了口子,就難免未來會被進一步鯨吞蠶食。歐洲很多大港口都已被中資染指。「這次漢堡港,我覺得真的引起爭議的,是這個插旗的效應,會讓外界重新去檢視你德國對中國的路線」。
據BBC報道,至少六名政府部長對此反應激烈。他們認為,該協議將讓中國對德國重要基礎設施產生重大影響力。德國安全部門也要求謹慎行事。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德國經濟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使得肖爾茨走鋼絲,……柏林未能從其對俄羅斯的經濟依賴中吸取教訓。」
英國《泰晤士報》刊登的文章認為,肖爾茨訪華彷彿是「落入虎口,進入了中國和西方之間日漸擴大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