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已8個多月,烏克蘭獲得西方遠程巡弋飛彈,打擊可直達俄國本土,俄羅斯總統普京麻煩大了。外界持續關注俄國核威脅,德國總理蕭茲在大量質疑聲中首度率團訪華,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口頭」反對使用核武,公開「打臉」俄羅斯。俄國10月底宣布結束動員,但普京聲稱「志願者的人數不會停止」,簽法律允許動員重刑犯,並拍板打賞動員、志願兵,烏克蘭指出,俄國正轉為祕密動員,軍校生提前畢業補充兵力。
俄前總統恐嚇揚言送敵入地獄火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控訴俄國行使能源恐怖主義。澤連斯基是否出席G20峰會?他表明「有普京就沒有我」。俄官員自爆恐棄守赫爾松,烏軍警戒慎防落入圈套。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視察後表示,烏克蘭沒有存在俄國指控的製造「髒彈」跡象。
普京麻煩大了!烏軍獲遠程巡弋飛彈 可直搗俄羅斯本土
烏克蘭媒體DialogUA於11月4日報導,烏克蘭軍隊將從波蘭獲得暴風影巡弋飛彈(Storm Shadow),並將裝備在烏克蘭空軍的Su-24戰鬥轟炸機上,目前烏克蘭空軍第7戰術航空旅的一架Su-24戰鬥轟炸機已抵達波蘭等待改裝。
暴風影巡弋飛彈是英國、法國和意大利聯合研製的空射戰區外巡弋飛彈,射程達300英里(約482.8公里),能讓烏克蘭空軍Su-24戰鬥轟炸機在烏國領空發射,打擊俄軍後方補給線、指揮中心,甚至是俄羅斯境內目標。
暴風影巡弋飛彈的彈頭設計能有效貫穿岩層或地下碉堡,其設計主要攻擊目標為機場、港口、發電廠等高戰略價值目標。
中德領導會晤 習口頭表態「核武器用不得」公開打臉俄國
烏克蘭正式獲得遠程武器,可能使戰事出現重大逆轉,俄羅斯如何反應,引外界關注。針對俄羅斯此前數次發出的核威脅,普京9月下旬公開提出動用核武的可能性,引國際擔憂戰爭恐升級為核戰。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11月4日首度率團訪華,也是疫情爆發近3年來,首位訪華的西方領導人。蕭茲在北京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討論俄烏戰爭議題,同聲表達反對在烏克蘭戰爭使用任何核武。
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向蕭茲說,國際社會應該共同支持一切致力於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努力,呼籲有關各方理性、克制、盡快展開接觸,為重啟談判創造條件,「共同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倡導「核武器用不得、核戰爭打不得,防止亞歐大陸出現核危機」。
法新社報導,蕭茲告訴記者:「在中國,這裡每個人都知道(烏克蘭戰爭)升級將會對我們所有人造成影響。」他表示:「這就是為何我必須強調,大家都要表明,透過使用戰術核武導致情勢升級的作法必須被排除在外,這點相當重要。」
稍早蕭茲在會談中告訴習近平,「中國對俄羅斯發揮影響力很重要」,他說,「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是對全世界的危險局勢」,「俄國必須立刻停止這些正使平民每天都承受苦難的攻擊,並且從烏克蘭撤出。」
而前一天11月3日,七國集團(G7)外長在德國小鎮明斯特(Muenster)舉行兩天會議。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在會議上表示,七國集團除了討論俄烏戰爭、伊朗等議題外,還討論對中國的關係,並準備確定將北京視為「競爭者」和「對手」,為即將訪華的蕭茲準備了一份「特別禮物」給中共領導人。
蕭茲在嚴重質疑聲中展開去年底上任後首度訪問中國,幾天前,德國內閣剛批准了具有爭議的中資入股漢堡港投資項目,許多人擔憂德國對華關係會重蹈當年過於親近俄羅斯的覆轍。姑且不論未來德中關係實質如何,剛在中共二十大上完成三連任的習近平,在「口頭」上對外表示反對俄羅斯「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給俄羅斯公開「打臉」。
德國「新中國戰略」預計於2023年公布,根據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的說法,他們將區分「中國」和「中共」,前者是重要貿易夥伴,而後者是制度性對手。
動員未停?普京改稱「志願者的人數不會停止」 簽法律允許動員重刑犯
11月4日為俄羅斯的民族統一日,綜合法新社、塔斯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4日在莫斯科紅場(Red Square)發表演說,談到動員議題時宣稱,加入俄羅斯軍隊的志願者正不斷湧入,人數已來到31.8萬人,「我們已經有了31萬8,000人(指動員兵)。為甚麼我們有31萬8,000人這個數字?因為志願者正在入伍。志願者的人數不會停止。」
烏克蘭反攻8月底展開後,俄軍兵敗如山倒,普京9月21日宣布二戰以來首次的動員,國防部長紹依古(Sergei Shoigu)表示,將徵召30萬後備役軍人入伍。不過俄國獨立媒體《歐洲版新報》(Novaya Gazeta Europe)當時引述總統府消息人士說法,動員令中一條祕密條文顯示,普京其實計畫徵召多達100萬人。
俄國防部10月31日對外宣布結束動員,普京當晚也口頭證實此事,但並沒有頒布結束動員的總統令,也隱藏著法律漏洞與伏筆。
普京提及的人數已超過原先動員徵召的30萬人目標,而普京這一句「志願者的人數不會停止」,似乎也給出了答案,動員實際並未停止。
此外,俄羅斯新聞社(RIA)4日報導,普京已簽署一項法律,允許犯過重罪的人士接受動員,但排除那些因為性虐待兒童、叛國、間諜或恐怖主義罪名被判刑的人士。
烏克蘭國防部10月25日曾指控,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那集團(Wagner Group)招募感染愛滋病毒(HIV)及C型肝炎的犯人加入。
普京拍板打賞動員兵、志願兵 俄轉祕密動員 軍校生提前畢業補充兵力
此外,路透社報導,克里姆林宮官網公布普京3日簽署一項命令,凡是透過動員和雇傭參與對烏克蘭戰事者,可獲一筆3,200美元的酬勞。普京表示,這筆報酬是用於提供志願兵與動員兵額外的社會支持措施。
報導提到,俄國志願兵的最低月薪為2,700美元,幾乎是全國平均薪資3倍。
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ISW)2日才公布最新戰情評估報告稱,俄羅斯官員一直承諾,在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前和期間,志願兵和動員兵的薪資是俄羅斯平民平均工資的2倍多,但如今拿不到錢的動員兵紛紛開始集會抗議,高喊「被騙了」,要求當局履行承諾,支付他們應得的軍餉;而克里姆林宮提供不同的報酬、福利和待遇,也在成員來自不同來源的軍隊內部引發衝突。
此外,烏克蘭國家通訊社(Ukrinform)報導,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主要行動局副局長赫羅莫夫(Oleksii Hromov)在3日的簡報中說,「儘管克里姆林宮宣稱完成動員,值得注意的是此事已經變成祕密行動,減少了公開宣傳。」他說,俄國軍方人力招募單位奉命繼續搜尋、招募願意簽約參與在烏國軍事行動的志願者。
根據赫羅莫夫說法,俄國也正設法找回受傷、和被從俄國武裝部隊免職的人員,「此外,為了補充初級軍官人力,俄國國防部決定加速軍校生在校最後一年的訓練,尤其,畢業時間從原本的2023年6月,提前到今年12月。」
俄前總統揚言送敵入地獄火焰 烏控俄行使能源恐怖主義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前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4日將與烏克蘭的戰爭形容是與撒旦的「神聖對抗」,並警告莫斯科可能將所有敵人送入地獄的無盡火焰。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侵略至今已造成數萬人死亡,並釀成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以來俄國與西方間最大規模衝突。當年那場危機,是冷戰時期強權國家最接近爆發核子戰爭的時候。
麥維德夫於2008至2012年擔任總統期間,標榜自己是一名自由派現代主義者;如今他卻表示,莫斯科正與西方國家支持的烏克蘭「瘋狂納粹毒癮者」對抗。
普京宣稱,烏克蘭統治者是一群迫害俄語人口的法西斯主義者。基輔與西方則一再予以駁斥,並指稱莫斯科發動戰爭是殘暴奪取土地。
現任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Russian Security Council)副主席的麥維德夫甚至說,莫斯科擁有各式各樣武器,包括有能力「將所有敵人送入燃燒的欣嫩子谷(Gehenna)」。希伯來文「欣嫩子谷」是指地獄。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3日則在例行談話中表示,俄羅斯攻擊烏克蘭能源網絡的行動,已導致約450萬人無電可用。
俄羅斯過去一個月已摧毀烏克蘭40%的能源設施,烏克蘭政府呼籲人民盡量節約用電。
澤連斯基說:「俄羅斯正在訴諸能源恐怖主義,這個鐵的事實顯示我們敵人的脆弱程度。他們無法在戰場上擊敗烏克蘭,只好試圖用這種方式來打擊我們的人民。」
烏國人民面臨最艱難冬天 美參議員承諾提供援助
隨著冬季將近,能源問題將導致烏克蘭人民無法取暖。美聯社報導,美國特拉華州的民主黨庫恩斯(Chris Coons)和俄亥俄州的共和黨波特曼(Rob Portman)兩名參議員,在參觀烏克蘭首都基輔的配送中心時,對烏克蘭人民承諾,將針對該國能源供應不足,導致無法取暖的問題提供援助。
美國10月宣布對烏克蘭的供暖基礎設施進行為期5年5,500萬美元的投資,用以支援維修設施和維護家庭、醫院、學校和企業供暖所需的管道和其他設備。
一連串俄羅斯巡航導彈和無人駕駛飛機襲擊基輔、哈爾科夫和其他烏克蘭城市,導致許多地區水電遭切斷。在首都基輔超過80%的人口因為水源被切斷無水可用,居民們在城市周圍的各種手動泵旁排隊取水。
基輔居民希皮克(Yulia Shypik)在加油站排隊等候時表示,「謝天謝地,這個停水問題發生在秋天,還沒有那麼冷,但我們不知道戰爭會在冬天帶來什麼」、「這是我們一生中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不知道明天會怎樣。」
據聯合國稱,俄羅斯非法併吞烏克蘭四個地區,且對該地區宣布戒嚴令,可能使民眾進出這些地區變得更加困難,援助團體也更難接觸到弱勢群體。援助組織警告,雖然各國政府已提供數百億美元支持烏克蘭,但烏克蘭人仍無法穩定地獲得電力、水和食物。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烏克蘭緊急情況協調員霍林沃思(Matthew Hollingworth)向美聯社表示,「經過8個月的戰爭,將準備面對可能是他們一生中最艱難的冬天。」
出席G20峰會?澤連斯基表明「有普京就沒有我」
綜合外媒報導,澤連斯基3日與希臘總統薩克拉洛普魯(Katerina Sakellaropoulou)會晤後向媒體表示,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已邀請他出席本月15至16日舉辦的G20(二十大工業國)峰會。兩人在稍早通話時討論了G20的準備工作和黑海糧食出口協議。俄烏戰爭無疑將是在印尼舉行的G20峰會焦點之一。
對此,澤連斯基強調,「我個人和烏克蘭的立場是,只要俄羅斯聯邦的領袖參加,那麼烏克蘭就不會出席。讓我們看事情會如何發展。」
俄官員自爆恐棄守赫爾松 烏軍警戒防入圈套
俄烏兩軍持續交戰,近日在烏克蘭東部和南部戰情並未出現重大變化,雙方正為南部戰略要地赫爾松州(Kherson)一場激戰做準備。
路透社報導,由莫斯科指派的赫爾松州副州長斯特雷穆索夫(Kirill Stremousov)3日對親俄網媒「Solovyov Live」表示,「很可能我們的部隊、我們的士兵將離開前往聶伯河(Dnipro River)東岸。」言下之意為俄軍將放棄赫爾松市,撤守至聶伯河對岸。
斯特雷穆索夫也再度敦促赫爾松市的平民立即撤離,還警告說留下來的人將自身生命置於險境。近幾週俄羅斯已將數以千計平民運送到第聶伯河東岸,基輔則抨擊這麼做形同強迫遷移出境。
赫爾松市是赫爾松州首都,位處提供克里米亞灌溉水源的大壩一側,也是俄軍入侵後唯一佔領的完好城市。日前已被俄羅斯單方面納為領土。報導指出,赫爾松先前已大規模撤離居民,若是連軍隊都撤退,將成為戰爭重大轉捩點。
而位在前線的烏克蘭軍隊上週說,並未看到俄羅斯部隊正在撤退的證據,還說俄軍實際上正在強化陣地。
對於俄羅斯放棄赫爾松的可能性,烏克蘭官員和西方分析師保持警戒。基輔當局強調會持續在該區域作戰,審慎防範莫斯科設下圈套。
烏國南部戰區發言人表示,「這項消息可能是為了製造當地遭到遺棄,可以安全進入的印象,卻同時在準備發動巷戰」、「即便敵人試著說服我們他們要撤離,我們仍會持續奮戰。」
視察烏克蘭後稱「無任何髒彈跡象」 IAEA打臉俄羅斯指控
俄羅斯指控烏克蘭製造「髒彈」後,聯合國核子監督機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應基輔當局要求,前往烏克蘭視察,並於11月3日表示,查無任何未公開的核子活動跡象。
所謂「髒彈」是一種放射性散布裝置(radiological dispersal device, RDD),透過傳統炸藥的巨大爆炸力,將內含的放射性或生化物質,拋射散布到空氣中。
俄羅斯多次指控烏克蘭準備對俄軍使用「髒彈」,但未拿出證據。基輔當局矢口否認,並懷疑俄羅斯可能是因為戰況不利,才會做賊喊抓賊,以指控烏克蘭作為動用傳統核武的藉口。
路透社報導,總部設在奧地利維也納的IAEA在聲明中表示,「過去幾天裡,核查人員能夠展開行動並不受限制地進入這些地點。根據對迄今為止獲得結果的評估和烏克蘭提供的消息,機構並未在這些地點發現任何未申報的核活動和材料的跡象」。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對此結果表示歡迎,並提到「我們已邀請國際原子能機構進行檢查,我們已給予他們在相關設施的充分行動自由,我們有明確且無可辯駁的證據表明『烏克蘭沒有人製造或正在製造任何髒彈』」。
澤連斯基在視訊演說中表示:「我們這個地區現在唯一的髒東西,就是莫斯科那些人的腦袋,那些人很不幸地掌控了俄國,並恐嚇烏克蘭和全世界。」
IAEA上月表示,在基輔要求下,將視察烏克蘭兩個場所,11月3日則表示已完成視察3個場所而非兩個,而且都是俄羅斯提過的地方。
視察人員也採集了環境樣本,將送進實驗室分析,IAEA之後會回報結果。
相關新聞:
俄付不出軍餉 還有下一波動員?他直言俄必敗 勸普京撤軍 西方制裁年底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