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20大剛剛結束,習近平開始第三任期,德國總理肖爾茨頂住來自西方盟友和執政聯盟盟友、國內民意及海外華人等重重壓力,4日訪問北京,拜會習近平,兌現了他取得總理大位後私下對北京的承諾。華盛頓對肖爾茨北京之行表現大度,稱對其決定表示尊重,重申不強迫他國選邊站。分析人士常明認為,肖爾茨此舉表明他堅持繼續其前任默克爾的路線。不過,在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及美國全方面圍堵的情況下,肖爾茨此舉無異於大病之下向鬼拿藥單,最終受害的將是德國經濟和他自己的政治前途以及德國在歐盟的領導地位。
肖爾茨北京一日游
肖爾茨星期五(11月4日)對北京進行歷時11個小時的訪問,他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位訪問北京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之一的國家領導人,也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首位訪問北京的歐洲國家領導人。
據德國《商報》報道,共有12名德國企業代表陪同出訪,包括大眾汽車、西門子公司、德意志銀行、寶馬、阿迪達斯, 拜爾等。
習近平星期五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晤了肖爾茨,星期五下午肖爾茨與中共總理李克強舉行了會談。肖爾茨向李克強表示,很清楚中國和德國不是兩個要“脫鉤”的朋友。在會談後,肖爾茨還與李克強舉行了聯合記者會,完成了歷時11個小時的北京之旅。
美國重申不要求他國選邊站 歐盟稱應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對於肖爾茨的北京之行,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4日在媒體簡報會上表示,美國對此充分尊重和理解。
柯比重申,美國沒有要求他國在美中之間選邊站,“每個國家都有主權權利,決定自己要經營哪些雙邊關係以及如何經營,我們尊重這點”。
但他也強調,美國會持續確保自己處於最佳地位,以與中共戰略競爭,因應北京實實在在帶來的威脅與挑戰,尤其是在印太區域。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11月4日向記者表示,歐盟成員國需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據路透社報導,博雷利周五在德國西部城市明斯特出席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場邊告訴媒體稱:“很明顯,中國(中共)正在鞏固其對外政策的新時代,對內也是如此,中國(中共)正變得更加咄咄逼人,更加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他補充說:“很明顯,我們想減少我們的依賴性,我們想解決我們的脆弱性,加強我們的復原力。”
就在肖爾茨離開德國前往中國的同時,七國集團外長11月3日聚集在德國小鎮明斯特,就一系列重大國際問題進行討論。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表示,七國集團國家準備將中共視為“競爭者”和“競爭對手”。
德國最新民調:僅9%民眾認為中國(中共)可信 低於俄羅斯
就在肖爾茨訪華的同時,德國電視一台”德國趨勢”欄目授權 Infratest-Dimap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只有9%的德國人認為中國(中共)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夥伴。這個數據還低於在歐洲引起戰火的俄羅斯,目前認為俄羅斯值得信賴的德國人只佔10%。
近90%的受訪者呼籲德國政府,應該從總體上杜絕對非民主國家產生經濟依賴。
對於德國政府批准中遠集團在漢堡集裝箱港口參股24.9%一事,69%的受訪者認為德國政府的上述決定是錯誤的,反對者當中包括各個政黨的選民。
70個人權團體及百名中國海外活動人士公開勸阻肖爾茨此行
在肖爾茨訪華前,世界維吾爾大會等70個人權組織發表公開信,要求肖爾茨重新考慮北京之行。
公開信中寫道:“邀請一個德國貿易代表團加入您的訪問,將被視為德國願意以犧牲人權和國際法來深化貿易和經濟聯繫。”
公開信還表示,肖爾茨此時的訪問將發出一個讓人擔憂的信號,即面對中共在世界範圍內日益增長的威權行為,民主國家不團結。
超過100名中國海外活動人士也發出公開信,列出五大原因,要求肖爾茨不要訪問北京。公開信簽署者包括六四學運領袖王丹、吾爾開希等。
公開信列出的原因包括新冠疫情溯源、中共二十大後習近平第三次執政、新疆維吾爾族問題、香港問題和臺灣問題。
公開信中說:“作為政治家,您考慮和衡量過,今天的中國不僅僅是集權國家,而且正在逐步成為新型納粹式的獨裁國家嗎?您的中國之行是否會存在着經濟和政治上的風險呢?”
公開信寫道,“現在的習近平政權內外交困,內鬥和民怨層出不窮。您作為全世界自由民主國家中,第一個即將訪問中國的自由世界領導人,準備向中國(中共)表達什麼觀點?”
分析人士:向鬼拿藥單
歐洲時政分析人士常明對本台表示,肖爾茨此舉表明他堅持繼續其前任默克爾的路線,不過,在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及美國全方面圍堵的情況下,肖爾茨此舉無異於大病之下向鬼拿藥單,最終受害的將是德國經濟和他自己的政治前途以及德國在歐盟的領導地位。
常明說,“在默克爾時代,德中經濟深度融合,而在人權方面,起初默克爾選擇在每次訪華時會見異議人士,用來表達對人權的關注。隨着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德國對中國市場依賴度的提高,中共越來越傲慢,已經厭倦了陪着默克爾作秀,2012年2月,默克爾訪華時要求會見《南方周末》的記者,但遭當局拒絕。此後默克爾對中國人權的關注就只停留在口頭上,成為了歐洲對中共綏靖政策的領頭羊。
2020年底,在默克爾的主導下,歐盟與中共簽訂了《歐中投資協定》,默克爾政府對中共的綏靖與歐洲民間對中共的厭惡形成鮮明對比,2021年5月,歐洲議會高票凍結了這一協議。在9月的德國大選中,默克爾所屬的聯盟黨也讓出了德國議會第一大黨的寶座,淪為在野黨。
然而據德國《經濟周刊》去年底披露,肖爾茨上任後就已經向中共黨魁習近平傳話,他將維持默克爾對中共的路線,而且表明會不顧及聯盟夥伴的立場來執行這一路線。
現在看來,肖爾茨兌現了他對習近平的承諾,在向中遠集團出售漢堡集裝箱港口股權問題上,至少六名政府部長對此反應激烈。他們認為,這將讓中共對德國重要基礎設施產生重大影響力。德國安全部門也要求謹慎行事。但肖爾茨一意堅持繼續推進該協議,這其實就是為了覲見習近平而獻上的見面禮。”
常明指出,默克爾時代,德國經濟與俄羅斯和中國關係密切,俄羅斯的能源和中國的市場是德國經濟的重要支柱,自從俄羅斯今年入侵烏克蘭起,德國被迫捨棄長期依賴的俄國能源,使德國經濟遭受重創。在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及美國全方面圍堵的情況下,中國的經濟自身難保,肖爾茨為救德國經濟而繼續綁定中共的做法無異於大病之下向鬼拿藥單,一旦中國經濟崩潰,或者中共侵台而受到國際制裁,最終受害的將是德國經濟和肖爾茨自己的政治前途以及德國在歐盟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