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來到瑞典的時候,可能會發現有些地區的地名,頗有相似之處。在瑞典的地名中,還經常把後綴作為地名的一部分,有的地名還包含了該地區的歷史淵源,它們反映出了獨特的瑞典文化。下面以8個瑞典城鎮為代表,帶您了解瑞典的地名文化。
一、斯德哥爾摩(Stockholm)
首先探討的是瑞典的首都名稱:斯德哥爾摩(Stockholm),holm的意思是小島,因為今天的首都由14個島嶼和1個半島組成,70餘座橋梁將這些島嶼聯為一體,因此首都也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斯德哥爾摩的位置是天然良港,適合船隻停靠。至於名字中的Stock,據說是來自更古老的單詞Stokker,意思是“原木”。斯德哥爾摩人過去習慣使用直立的原木標記重要的地點,如市場等,或者用它們來阻擋航道中過往的船隻、行人,以收取過路費或防止不受歡迎的訪客進入,這是古代的一種防禦方式。
二、馬爾默(Malmö)
從丹麥哥本哈根穿過厄勒海峽大橋,進入瑞典的第一站就是馬爾默。瑞典的很多地名都以ö 結尾,意思是 “島”,由於瑞典由大量的島嶼組成,這並不奇怪,但馬爾默卻是一個例外。
馬爾默在瑞典語中有幾個意思,在現代瑞典語中通常是指“礦石”,但過去的含義是“礫石”或“沙子”(它與動詞mala“研磨”有關),這就是Malmö的來源。這個城市從12世紀初開始被稱為Malmöghae,字面意思是“成堆的沙子、礫石”。這個詞的後半部分來自högar(丘堆/土墩)而不是 ö ,但多年來被縮短為現在的名字。
而且,malm 還出現在瑞典的許多地名中,通常指主要市中心以外的地區,例如斯德哥爾摩的 Norrmalm、Östermalm 和 Södermalm 區。
三、哥德堡(Gothenburg)
哥德堡是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它位於西海岸,介於馬爾默和挪威首都奧斯陸之間。這座西部城市是瑞典唯一一個有官方英文名字的城市,事實上,哥德堡的英文和德文名稱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甚至在很早的城市檔案中就有記載。
這個詞的前半部分來自於流經該市並匯入大海的Göta älv或Göta河。還有一層含義是,包括哥德堡在內的地區被稱為哥達蘭(Götaland),因為這裡被認為是哥特人的故鄉。
至於名字的後半部分, borg意思是“城堡”或“要塞據點”;在許多其他城市名稱中也有加這個後綴的,例如更南端的赫爾辛堡(Helsingborg)。在 19 世紀之前,哥德堡是一座有圍牆的城市,由於其戰略性的港口位置,它有很強的防禦能力,因此它的名字意味著:哥特人的堡壘。
多年來,這座城市也有各種綽號,包括 Nya Amsterdam(新阿姆斯特丹),因為荷蘭的規劃師受僱建造和設計這座城市,該市像荷蘭的許多地區一樣是沼澤地。它也被稱為 Lilla London(小倫敦),以紀念在這座城市的工業繁榮時期搬到這裡的許多英國人。
哥德堡以其大型文化活動而聞名。每年一月底舉行的哥德堡國際電影節,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規模最大的電影節。然後是九月的哥德堡書展,這是繼漢堡之後的歐洲第二大書展。另一個是利瑟貝裡(Liseberg )遊樂園,這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設有過山車、原木水槽和躲避裝置等,還有適合小孩子的遊樂設施,非常適合家庭出遊。
四、維斯比(Visby)
許多瑞典城鎮都以- by這個詞結尾,在瑞典語中的意思是“村莊”。例如,斯科訥的奧斯比(Osby),人口僅 7,000 人。但在更早的時期,是用於指代較大的城鎮,哥特蘭島上的維斯比(Visby)就是一個例子,如今它是哥特蘭島上最大的城鎮,人口約 22,000人。它的名字的另一部分,來自一個古代北歐詞“vi”,意思是“祭祀的地方”或“聖地”。在一些早期的著作中,這個村莊被簡稱為 Vi 或 Wi。
維斯比至少從公元一世紀初就有人居住,它的港口使其成為一個良好的貿易中心,這可能是它贏得了-by名稱的原因。即使在今天,它仍然是哥特蘭島上唯一真正可以稱為城鎮的定居點。島上的許多定居點的名稱都指的是它們的水邊位置,以vik (灣)、holm(小島)或ö(島)結尾。
維斯比是通往哥特蘭的門戶,是瑞典歷史悠久的小鎮之一。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是紀念中世紀歷史的城牆,此處於 1995 年被正確地宣佈為世界遺產。該城牆用於防禦工事,包括塔樓和教堂。每年八月舉行的一年一度的 Medeltidveckan 節(或中世紀周)值得一看。
五、林雪平(Linköping)
在瑞典南部,有許多出現雪平(- köping)這個詞結尾的城市名,包括林雪平(Linköping)、延雪平(Nyköping)、諾爾雪平(Norrköping) 等等。這些都是人口在 100,000 人左右的城市。另一個詞köpa,是動詞:購買。雪平的意思是貿易中心或城鎮市場。諾爾雪平是北部貿易中心或北部集鎮。至於林雪平的名字由來,據說是以該地區歷史悠久的 Lionga ting 集會命名的。
林雪平是瑞典的一座小城市,坐落在東約特蘭地區的綠色鄉村中,是穿越瑞典中部途中停留的好地方。林雪平是瑞典著名的大學城,林雪平大學是瑞典最大的高等學府之一,目前約有學生2萬8千餘人。
六、基律納(Kiruna)
基律納是瑞典最北部的一座城市,在這裡您會真正體會到穿越北極圈的感覺,是冬季運動的好去處。
這座北部城市早期被稱為盧薩瓦拉(Luossavaara),它的名字來源於薩米語中的一座山,即盧薩瓦裡(Luossavárri)。該地區的另一座主要山峰,在薩米語中被稱為 Gironvárri,字面意思是“山脊”。
這些山脈對城市的採礦業至關重要,並且在19世紀末,人們開始制定計劃,開採礦石,並在附近地區建立一個城鎮。原來的名字很長,不太容易記住,因此有人建議它改為較短的名字,讓瑞典人容易發音。因此基律納這個名字就這樣叫出來來了。
基律納是體驗薩米文化的理想場所,傳統的狗拉雪橇探險或參觀薩米馴鹿農場都是很受歡迎的旅遊項目。迷人的湖泊、白雪覆蓋的森林、巧克力盒狀的小屋使其成為了風景秀麗的村莊,這裡是大自然愛好者的天堂。由於其偏北的位置和晴朗的天空,基律納是觀看北極光的理想地方之一。
七、約克莫克(Jokkmokk)
瑞典北端省份的小鎮約克莫克,居住著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土著人:薩米人。由於其位於北極圈內,也是觀看北極光的最佳地點。它在土著薩米語中也被稱為Jåhkåmåhkke和Johkamohkki,該地區長期以來一直是薩米人過冬的地方。Jåhkåmåhkke 的字面意思是“小溪/河流的彎道”,但該地區沒有符合這一描述的河流。這個名字最初被認為包含了muorkke這個詞,這是一個薩米語詞,描述了兩條河流之間的地帶,更準確地描述了Jokkmokk的地理環境。
Jokkmokk有著大量的森林、湖泊和著名的國家公園,其中薩勒克(Sarek )國家公園特別值得一提。 這裡400 年以來,每年二月都會舉辦“大冬季市場”,可以一睹薩米傳統,有馴鹿賽跑、傳統美食和手工藝品等,頗受當地人和遊客的歡迎。
八、烏普薩拉(Uppsala)
烏普薩拉歷史悠久,是瑞典的第四大城市,是具歷史意義的城市,它的名字至少有1000年的歷史。烏普薩拉大學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古老的大學,成立於 1477 年。但在很久以前,城市所在地被稱為 Östra Aros,意思是東部河口,指的是 Fyrisån 河與Mälaren湖匯合的地方。這與Västra Aros(西部河口)相對應,多年來,這兩個詞已經融合成一個詞,即城市名稱Västerås。
烏普薩拉是附近一個小鎮的名字,從12世紀初開始,是大主教的所在地。大約100年後,大主教的所在地搬到了Östra Aros,烏普薩拉這個名字也隨之移動,取代了Östra Aros,而原來的烏普薩拉則被稱為加姆拉烏普薩拉(Galma Uppsala)。
薩拉(Sala)這個詞可能是來自sal,指一個儀式性的著名建築,譬如烏普薩拉主教座堂(瑞典語:Uppsala domkyrka)。這座教堂位於烏普薩拉的市中心,始建於1287年,其高度達到118.7米,是斯堪地那維亞最大、最高的教堂建築。
看完了以上介紹,是不是覺得瑞典的地名命名很有趣呢?下次當您在瑞典到達這些地方時,也可以向您的朋友們介紹這些地名的由來了。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