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逾8個半月,俄羅斯宣布從赫爾松市撤軍後,烏軍一天收復12個村莊,但烏克蘭指控俄軍在當地到處埋設炸彈,無法證實俄軍是否真的撤離。北約表示,需要觀察後續發展,若俄軍撤離將是烏克蘭的另一次勝利;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撤離證明俄軍確實有問題。美參謀首長指出,俄烏都蒙受巨大損失,入冬前可能為談判契機。
與此同時,俄國安首長出訪伊朗,加強結盟來對抗西方,並突然宣稱準備和烏克蘭談判。然而俄軍剛宣布撤離赫爾松,對俄方談判不利。值此G20峰會前夕,傳普京不親自出席,而俄方近日動作頻頻,加上各方釋出的疑似談判訊號,其中的虛實表態,仍有待觀察。
烏軍1天收復赫爾松12村莊 烏總統顧問:俄軍到處埋炸彈擬炸毀赫爾松
烏克蘭軍方今(10)日指出,近期在赫爾松(Kherson)戰線大有斬獲,共收復了12座村莊,光復超過200平方公里國土。而將近1天前,俄軍才宣布將從赫爾松州首府赫爾松市撤離。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Valeriy Zaluzhnyi)11月10日表示,烏軍過去一天收復12個聚落和城鎮共逾200平方公里土地。他補充說,自10月1日以來,烏軍已經在赫爾松州(Kherson)俄佔區推進約36公里,奪回逾40個聚落,並且強調,「我們繼續依照計畫推進攻勢」。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前一天(9日)剛命令俄軍撤離烏南重鎮赫爾松市,退至第聶伯河東岸部署防線。赫爾松市是開戰近9個月以來俄軍唯一佔領的州府,對俄軍堪稱重大打擊,是烏軍9月光復北部哈爾科夫州以來的最重大進展。
BBC報導,儘管俄國上月宣布併吞烏克蘭南部赫爾松、札波羅熱和東部頓內次克、盧甘斯克四州,俄羅斯總統普經還稱烏軍攻擊這四地視同侵略俄國領土,仍無法阻擋烏克蘭反攻。
由於烏克蘭部隊兵分兩路合圍赫爾松,紹伊古下令俄軍撤離當地,俄軍9日開始破壞赫爾松佔領區的橋梁,俄國國防部說,俄軍10日已開始離開赫爾松市區。
路透社則報導,俄軍撤離赫爾松市的宣布,可能是這場戰爭的轉捩點。不過,烏國軍方總司令扎盧茲尼表示,烏軍於過去24小時往前線挺進7公里,但基輔仍然無法證實俄軍是否真的撤離赫爾松巿。
烏克蘭官員截至目前的公開說法仍相當謹慎,並且警告俄軍撤離的同時恐怕仍計劃搞破壞。
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10日在推特發文表示,俄羅斯打算將赫爾松市變成「死亡之城」,俄軍在建築物、下水道等所有能埋炸彈的地方都埋了炸彈,並將在撤退至第聶伯河畔後引爆。「這就是『俄羅斯帝國』:抵達、擄掠、慶祝、殺死『目擊者』、剩下殘壁、離開。」
若俄軍真撤離赫爾松 北約:烏克蘭另一次勝利 拜登:證明俄軍確實有問題
法新社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10日在羅馬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必須看看接下來幾天情勢會如何發展,但很清楚的是,俄羅斯背負著重壓,如果他們真的撤離了赫爾松,那就會是烏克蘭的另一場勝利。」
史托騰伯格又說,「我們見識到了烏克蘭武裝部隊如何反擊俄軍,並且有能力光復領土。這要歸功於勇敢無畏的烏克蘭士兵。與此同時,北約盟國提供的前所未見的支援,包括來自意大利的,每一天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對烏克蘭戰局的進展來說也至關重要。」
黑海港市赫爾松市是克里米亞半島出入口,有著重要戰略地位,3月時就遭俄軍佔領,是率先失守的烏克蘭主要城市。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原本希望把赫爾松當作前進烏西的灘頭堡,一路挺進黑海西北岸的港市敖德薩,但沒有成功。
對莫斯科來說,丟失赫爾松市重挫俄國征服烏南的野心。不過,西方軍事專家表示,赫爾松市的俄軍相對孤立,從戰略角度來看,俄軍從市區撤至聶伯河東岸是合理的。
今年夏末,在西方國家提供的長程武器助攻下,烏軍一步步孤立赫爾松的俄軍,轟炸橋梁、破壞重要補給線,俄軍若不撤離恐遭合圍,導致街巷血戰,可能遭到重大損失。
在俄軍宣布撤出赫爾松的消息數小時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9日出席白宮例行記者會時表示,希望俄烏能在寒冬來臨前進行和平談判,避免死傷持續擴大。拜登說:「這證明他們,俄羅斯、俄軍真的有問題。」
拜登還說:「在外交政策領域,我希望我們將繼續以這種兩黨合作的方式,來對抗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表示,在俄國宣布撤出赫爾松市後,烏克蘭正「非常謹慎地」行動,「敵人不會給我們大禮,不會釋出善意,是我們贏得這一切」。
美參謀首長:俄烏雙方各傷亡10萬 入冬前或為談判契機
俄烏戰爭已8個半月,雙方都蒙受巨大損失。路透社報導,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透露,俄軍在烏克蘭傷亡已逾10萬,烏克蘭部隊可能也蒙受相近的傷亡。除此之外,密利指出,戰爭已經讓1500-3000萬烏克蘭人成為難民,也有約4萬名烏克蘭平民死亡。
密利證實俄軍正從赫爾松撤軍,但仍需要數天才能完全撤出,他預估俄軍在第聶伯羅河(Dnipro River)以北約有2至3萬士兵,「他們要幾天甚至幾週的時間才能將這些部隊拉到那條河以南。」
目前正進入冬季戰鬥前的平靜期,專家稱這可能為談判提供機會,一些專家表示,莫斯科最近遭遇的挫折可能讓烏克蘭在談判中處於強勢地位,但也有人認為,俄羅斯可能會利用談判來爭取時間,以利重新調整和整修部隊,來進行新的春季攻勢。
密利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期,交戰國拒絕談判加劇了人們的痛苦,並導致數百萬人傷亡,他強調當有機會進行談判時,必須抓住時機來實現和平。
澤連斯基7日提出與俄國談判的五個條件,包括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懲罰戰爭罪與賠償等,但沒有提及普京必須下台才能進行對話。密利認為,烏克蘭的態度轉變為和談帶來新契機,他表示戰時的勝利不一定需透過軍事手段取得,加上雙方傷亡慘重,也許能讓俄烏在即將來臨的冬季展開談判。
俄國防長邵伊古9月公布最新數字,表示自俄烏衝突以來共5千9百37名俄兵陣亡。
密利的估計遠高於俄國官方數字。相較之下,1979年前蘇聯入侵阿富汗,十年間有1萬5千名蘇軍陣亡。
烏克蘭官方則極少公布傷亡數字。據當地媒體表示,烏軍總司令扎盧茲尼8月曾表示,約有9千名烏軍陣亡。
俄宣稱準備談判 土耳其總統樂觀其成
俄烏會否重回談判桌?在俄國下令軍隊撤出赫爾松市後,俄新社(RIA)報導,被稱為「俄版女戰狼」的外交部發言人札哈蘿娃(Maria Zakharova)10日表示:「我們仍然對談判持開放態度。我們從未拒絕過。當然,考慮到當前的事態,我們準備進行談判。」
在此之前,俄國副外長魯丹科(Andrei Rudenko)8日在俄新社發表文章,表示俄方只要求烏克蘭「釋出善意」,對和談沒有其他前提條件。
近日傳出美國拜登政府力勸澤連斯基釋出願與俄羅斯談判訊息,澤連斯基7日深夜表示,希望能與俄羅斯展開「真誠」的談判,但強調俄方必須立即停止侵略、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進行戰爭賠償、懲罰戰犯並保證不會再犯邊界,滿足這5大條件,烏克蘭才會與俄羅斯進行真正的和平談判。
針對俄烏舉行談判的可能性,路透社報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10日對記者表示,俄羅斯決定從烏克蘭南部重要港市赫爾松附近撤軍,是正面性的一步。
俄國伊朗加強結盟對抗西方 傳普京不親自出席G20峰會 各方表態虛實待觀察
就在俄國防部長宣布撤離赫爾松當天,半島電視台報導,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9日出訪伊朗,與伊朗總統賴西、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沙姆哈尼會面。
賴西表示,伊朗雖然反對戰爭,但兩國必須要深化同盟關係至「戰略夥伴」的層級,才能對抗西方的經濟制裁,與對區域局勢造成的不穩定。兩國分別因核協議與俄烏戰爭,被西方制裁。換句話說,伊朗要與俄羅斯強化結盟,以對抗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
此前有消息傳出,俄羅斯將在俄烏戰場繳獲的大量西方武器交給伊朗,以交換無人機。美國也質疑,伊朗想藉機尋求俄羅斯幫助發展核武。
美國智庫專家卡爾分析,過去伊朗倚賴俄羅斯較多,但如今俄羅斯深陷戰爭泥淖,伊朗對俄羅斯的影響力就會增加,伊朗可能還會跟俄羅斯購買先進的第四代戰機。特別是伊朗近來很積極與俄羅斯、中共等「修正主義強權」加強連結,也讓外界擔心這個反西方同盟逐漸強化。
此外,俄羅斯駐印尼大使館禮賓主任陶姆斯卡亞(Yulia Tomskaya)說:「我能證實(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將率俄羅斯代表團出席20國集團(G20)會議。普京總統的計畫仍在安排中,他可能線上參與。」
20國集團峰會(G20峰會)本月15日到16日在印尼峇里島(Bali)舉行,外界揣測普京是否出席。普京若決定不出席G20峰會,可能是要避免在會中受到西方強烈譴責。
G20峰會在即,俄烏戰爭將成焦點核心議題,多國齊聚勢必有所表態。然而俄軍在G20峰會召開前幾天突然宣布撤離赫爾松,較不利於普京談判,而「俄版女戰狼」緊接著對外宣稱準備談判,究竟俄國是真想談判,抑或緩兵之計?近日國際間關於俄烏談判的消息引強烈關注,然而各方表態虛實,仍有待觀察。
相關新聞:
烏逆轉大勝!俄下令撤退赫爾松 魁儡副州長「車禍」喪命 傳俄大手筆換伊朗武器 向朝鮮購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