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日記記述了作者2009年來到比利時後的人生經歷和生活見聞,以及她慢慢熟悉並融入這個國家的過程。
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先生威廉過生日,請了一些朋友搞了個生日聚會。他們這裡過生日,一般都是送賀卡,他過生日也是,沒有人給他送錢,送禮物的也少。在這裡,結婚賺不了錢,過生日也賺不了錢。威廉的生日聚會也僅僅是幾個比較親密的人在一起吃吃飯而已。威廉說,如果他想找人來,200個人也能找來,但是所有的吃喝費用,他要付錢的。
我問威廉,這次過生日,花了多少錢?他說:“花了不少,但是我不介意,為的是快樂。”
我說,我過生日時,可不要辦生日聚會了,自己家人在家裡吃一頓就行了。
威廉給我看了他侄女的婚貼,上面寫着:別送禮,只送錢。威廉說:“我有個朋友過生日時,也是這麼寫的。現在有人這麼做,但是我們不喜歡這種談錢的方式。”
威廉起床後,要去吃早餐,因為昨天他和媽媽吵得很兇,所以我讓他今天早上向媽媽道歉。他的腳本來已經邁出去了,聽我這麼一說,又退回來了。他說:“咱們一起去吧。我不向媽媽認錯。” 我說:“你錯了,為什麼不認錯?” “我不認錯” 威廉如是說。他這個人就是很犟。
我說:“好吧,我和你一起去。”
剛一開門,就看見了媽媽,她也剛醒,穿着睡衣。我上前抱住了她,在她的臉上親了一口,說:“媽媽,早上好!”媽媽也高興地拍着我的肩。
我這個潤滑劑的作用發揮完了,剩下的就交給威廉了。我撤了回來,收拾着自己的屋子。
過了一個小時,我出去看時,我的位置那裡沒有擺餐具,一定是威廉向媽媽說我不吃早餐了——他們和解了。
在這兒每天的早餐幾乎都是喝咖啡,麵包片抹黃油,我真的吃不下去了。咖啡里如果不放奶和糖,簡直像喝葯一樣!放了奶和糖,這兩樣都是能使人發胖的東西,是我的大忌,我又在減肥,所以,乾脆不吃早餐了。
中午的時候,我和威廉去了他的餐廳。中午顧客少,我便去廚師史蒂芬那裡,看他怎麼做西餐。我雖然沒在中國餐館的廚房裡工作過,但是我知道一般的廚師都是有小工幫忙的,摘菜、洗菜、配菜,各種零碎的、雜七雜八的活兒是由小工來做。但是,在威廉的餐館裡,真正做菜的只有史蒂芬一個人,另外一個廚師傑弗里只負責做比薩和洗盤子。不管來多少人,點的菜都是史蒂芬一個人做。他的動作非常快,他的女友莫妮卡說他是個手腳麻利的男孩。史蒂芬很年輕,才25歲,頭腦清醒,幹活乾淨利落。我問威廉,做西餐的廚師是不是也要學習?他說是,史蒂芬學了4年。
中午過後,服務員鮑塞迪拿來了一本雜誌,上面有他和史蒂芬、傑弗里的合影照片,雜誌把威廉的餐館評了個四星級,還有很長的文字介紹。威廉握着兩隻拳頭,興奮地說:“將有更多的人到這裡來吃飯了!”
我想起在兩個星期前,有個記者來到餐館,拍完了照,就走了。
我問威廉:“為什麼不請他吃飯?”
威廉反問我:“為什麼請他吃飯?”
“讓他給你好好寫文章推薦啊。”
威廉說:“在這裡不用,他們是自由的,他們想寫什麼寫什麼,我們不用請他們。如果請他們,給他們錢,那是腐敗,是我們痛恨的行為!”
威廉說的,就是西方的新聞自由、言論自由。
下午,我們去購物,順便去了威廉的小兒子約翰的家。正巧他的岳父岳母也來了。岳父母新買了一輛房車,裡面有床、電視、冰箱、灶台,還有桌子、椅子,以及可以放衣服的柜子。有了這輛車,走到哪兒,就把家帶到哪,很是方便。威廉說,他們是一次性付款的。
我問威廉,這裡人買房買車,都是一次付清的嗎?他說不是,很多是分期付款的。年輕人買一輛很便宜的車,大概要4年才還清。他說,這裡的很多人並沒有存錢,他們隨時掙了,隨時就花了。雖然掙得多,但各種花銷也多,並不像我想象得那麼富裕。
晚上,威廉坐着,話很少,也不愛動。我問他是不是感覺不舒服?他說是,他的胃難受。他給我畫了個圖,說二十多年前,他的胃出了問題,在裡面放了個東西,所以,如果吃的食物不對頭了,他就不舒服。我說:“所以,你一直喜歡喝湯……” “對”。這裡的其他比利時人也很愛喝湯,超市裡有賣各種各樣的湯,裡面含有多種蔬菜,買到家,只需一杯熱水,把湯料沖開就是一碗美味的湯了。
今天,我犯了一個錯誤。我看見兩個顧客起身走了,便按照正常的程序,把桌子上的酒水撤了,餐巾布也撤了。誰知過了一會顧客又回來了,原來他們只是出去透透氣兒,回來繼續吃。服務員鮑塞迪於是又重新鋪了桌布,擺好刀叉,放好杯子。我向他道歉,他說沒有關係,並告訴我,如果顧客把刀叉並在一起,放在盤子中,就證明他們吃完了,服務員可以收拾了。否則,就是還沒吃完。
我問威廉:“為什麼你的餐館用餐巾布,而不用紙巾,那樣不是更省事嗎?”他說:“我們一直是這樣用的。如果用餐巾紙,那會被認為是不好的餐館。”我想起來以前看過的老電影也是這樣的,西方人用完了餐,用餐巾布擦擦嘴角。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