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已持續8個多月,烏克蘭首都基輔等多地今天(11月15日)再遭俄軍砲襲,全國空襲警報大作。影片曝光俄軍在烏南棄守奧列什基,敗退腳步恐不止於赫爾松市。俄羅斯總統普京再簽署法令,允許外籍人士加入俄軍。有西方官員認為,俄軍已轉為防守,北約秘書長則指出,烏克蘭未來幾個月將十分艱困,警告不應低估俄國軍事能力。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今天在G20峰會視訊致詞,喊話「G19」領袖終結俄羅斯「毀滅性」戰爭;俄國外長則在峰會指責烏克蘭的談判條件「不切實際」。法新社報導,G20公報草稿顯示,絕大多數成員國譴責俄烏戰爭。聯合國大會週一通過決議,要求俄國向烏克蘭支付戰爭賠款。
基輔等多地再遭俄軍攻擊 全國空襲警報大作
綜合BBC、路透社報導,在烏軍光復南部重要戰略城市赫爾松市(Kherson)後沒多久,烏克蘭首都基輔今天(11月15日)再度遭遇俄軍砲襲,市長克里契科(Vitali Klitschko)表示,已攔截數枚飛彈,但位於市中心的佩切爾西基區(Pecherskyi District)還是有3棟民宅建築被破壞,目前正在救援中。
除了基輔,烏南尼古拉耶夫、札波羅熱、烏北切爾尼戈夫等地區也遭遇襲擊,全國空襲警報大作。
影片曝光撤守奧列什基 俄軍敗退腳步未止
俄軍上週從赫爾松巿撤退到第聶伯河東岸後,今天又有影片顯示,就連一座與河畔相距遙遠的城鎮也遭俄軍棄守,凸顯莫斯科敗退腳步恐怕沒有止於第聶伯河畔。
推特帳號「@TpyxaNews」PO出一段影片,影片中拍攝者行駛在奧列什基(Oleshky)的某處道路上,一路上非常順暢,幾乎沒有遇到任何來車或是軍隊,該帳號在推文中表示「俄羅斯軍隊在下午時離開了奧列什基,目前正在等待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的正式消息」。
奧列什基隔著第聶伯河上被毀的橋梁與赫爾松巿相望。上述拍到的影片顯示,汽車沿著主要道路疾行數英里,路上竟連一個俄軍檢查哨、一面俄羅斯國旗都沒有,而且沿路設置的數個掩體似乎已被棄置。路透社根據相關地標證實影片拍攝地點。
路透社報導說,俄羅斯方面曾說,棄守赫爾松巿是為了將部隊撤離到廣闊的第聶伯河(Dnipro River)東岸更容易守備的陣地。然而,影片顯示,俄方撤軍行動或許不止退到河岸邊。
烏克蘭方面表示,烏軍對奧列什基敵方陣地徹夜發動攻擊,不過烏克蘭官員未就俄軍似已棄守當地的影片作出評論。
赫爾松州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是通往克里米亞(Crimea)的陸地門戶。克里米亞是俄羅斯在2014年從烏克蘭併吞的半島,也是俄國黑海艦隊的基地所在。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6週前宣告赫爾松將永遠屬於俄羅斯的話言猶在耳,過去數日烏軍在興高采烈居民的簇擁下,昂首闊步開進州首府赫爾松巿,取得開戰以來最輝煌戰果,使得烏軍收復了赫爾松州約40%土地。
普京簽署法令 允許外籍人士加入俄軍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至今8個多月,戰損嚴重,為補充兵源,9月發布局部動員令,又開放徵召罪犯服役後,普京14日再簽署一項行政法令,允許其他國家的公民根據所簽訂的合約在俄服兵役,同時法令還允許徵召同時擁有其他國家公民身份的俄羅斯人入伍服役。
早在9月,普京就簽署了一項法律,簡化外籍傭兵獲得俄羅斯國籍的程序,外籍傭兵無需提供居留許可,且無需在俄羅斯連續居住5年,即可申請俄羅斯國籍。
俄自9月起宣布局部動員令,至10月底動員結束,當局聲稱已徵召的30萬預備役,其中4.9萬人部署烏克蘭,同時還有5萬名志願兵報名參戰。
烏克蘭遭彈襲上週較趨緩 西方官員:俄軍轉為防守 北約秘書長︰勿低估俄軍事能力
烏克蘭先前遭到俄羅斯以飛彈、無人機彈襲多座城市,造成基礎設施嚴重毀壞,不過近期俄軍彈襲行動已較趨緩。CNN報導,烏克蘭空軍司令部發言人伊納特(Yurii Ihnat)表示,目前各地前線城市仍有俄軍在發射火箭彈與S-300防空飛彈,但在過去一週內已經沒看到俄軍使用巡弋飛彈和伊朗製的自殺無人機,由於俄軍缺乏軍備,特別是彈道飛彈與空射型巡弋飛彈,因此俄軍沒辦法持續大規模飛彈襲擊。
伊納特表示,俄軍從各方向朝烏克蘭發射400多架自殺無人機,烏軍摧毀超過330架,且隨著西方的先進防空系統抵達烏克蘭,烏克蘭的防空系統正逐漸得到強化。
路透社報導,一位不願具名的西方官員今天指出,俄軍在撤出赫爾松市後,如今在烏克蘭的作戰行動已轉為防守。
該官員說,俄軍撤出赫爾松的行動比較井然有序;俄方宣稱撤出3萬名部隊可能有失誇張,估計實際人數比較接近2萬名。
他表示,戰場狀態可望維持現況到明年;「如果有人預期任一方軍隊將潰敗,我們從現在到明年底都看不出來有任何這樣的跡象,雙方軍隊都不致於潰敗」。
雖然烏軍近日取得重大戰果,但北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隨著冬季來臨,烏克蘭未來幾個月會將十分艱困,因普京的目標是讓烏克蘭在今年的冬天變得寒冷又黑暗。
史托騰伯格接著警告,「我們不應犯下低估俄羅斯軍事能力的錯誤」,並強調俄羅斯已表現出願意承擔重大損失的意願,且俄軍保留了「重要的能力和數量龐大的軍隊」。
澤連斯基G20峰會致詞 喊話「G19」領袖終結俄烏戰爭
20國集團(G20)峰會今天(11月15)起兩天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身穿招牌軍綠色T恤,透過視訊方式向「G19領導人」喊話,其中包含美國總統拜登、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等,俄羅斯被排除在外,呼籲現在正是終結俄羅斯「毀滅性」戰爭、拯救上萬條性命的時刻。
澤連斯基致詞時對俄羅斯猛烈抨擊,指普京瘋狂以核武手段威脅,而這一手段甚至讓北京當局也感到不安;他強調,「核勒索(nuclear blackmail)」不應該基於任何藉口發生,還刻意感謝「G19」清楚地表達這一觀點。
此外,在俄羅斯戰火摧殘與港口封鎖之下,糧食危機儼然成形,聯合國和土耳其斡旋出的烏克蘭運糧協議將在本月19日到期,澤連斯基今天致詞呼籲擴大並無限期延長協議。
寒冬即將到來,澤連斯基對俄羅斯將低溫作為武器,刻意攻擊烏克蘭民生設施表達譴責,他支持美國帶頭推動對俄羅斯出口油價設定上限,如此一來,能源才不會持續被俄羅斯當作武器使用。
俄指責烏談判條件「不切實際」 G20峰會公報草稿:絕大多數成員國譴責俄烏戰爭
普京未親自出席G20峰會,僅派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代表前往。法新社報導,拉夫羅夫今天在G20峰會上指責烏克蘭不願談判,認為澤連斯基開出的談判條件「不切實際」,並敦促西方世界對烏克蘭施壓。
澤連斯基日前重申,他對談判持開放態度,但俄國需答應「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尊重《聯合國憲章》、賠償所有戰爭損失、懲罰每一個戰爭罪犯」等條件。
拉夫羅夫對媒體表示,「所有問題都在烏克蘭那邊,他們明確的拒絕談判,又提出了明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條件。」他說他已對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以及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表明了這個觀點。
拉夫羅夫說,「第三世界國家……很清楚認知到這一進程受到烏克蘭的阻礙,其中包含法律手段,藉由澤連斯基的命令,禁止與俄羅斯聯邦談判。」
他接著表示,「我們想看到具體的證據,即西方世界真的有意願管教澤連斯基,並對他說明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這不符合烏克蘭人民的利益。」
不過,法新社報導,據G20峰會公報草稿,各國領導人將譴責「以任何方式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行為,譴責俄烏衝突帶來經濟衝擊,且「絕大多數成員國強烈譴責」俄烏戰爭,稱其為人類帶來巨大苦難,並使全球經濟脆弱性惡化。
草稿提到,G20內部雖有「其他看法」且「G20並非解決安全問題的論壇」,但成員國承認,安全問題可能「對全球經濟帶來重大後果」。
俄羅斯對烏克蘭8個多月來的入侵,導致全球糧食及能源價格災難性飆升,讓數以百萬計人陷入貧窮,對一些人來說更升高了爆發饑荒的恐懼。
烏克蘭是全球最大榖物生產國之一,俄國入侵使烏克蘭2,000萬噸榖物卡在港口,直到7月透過聯合國和土耳其斡旋敲定協議,才使榖物運送船得以安全通行。公報草稿中呼籲延長這份將於本月19日到期的烏克蘭榖物出口協議。
報導說,G20峰會正式登場前,由於俄羅斯與其他成員國在聯合公報的措辭上存在分歧,其中包括應如何描述烏克蘭戰爭,因此遲遲未能發布聯合公報,主辦國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改為推動由各國領袖發表聲明。
與此同時,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透露,14日晚間官員們對聯合公報達成了共識,且是一份「正向」(positive)的聲明。
公報草稿警告,「如今不該是戰爭的時代」。這份公報草稿仍須經過G20領袖批准,才能於明天峰會閉幕時正式對外公布。G20成員國包括俄羅斯。
G20成員國佔全球國內生產毛額超過80%、國際貿易達75%與全球人口數約達60%,此次峰會對於俄烏戰爭、通貨膨脹、食品與能源安全多個問題進行討論,其中各國對俄烏戰爭議題存有分歧。據悉,開議前曾有部分西方國家呼籲抵制出席G20峰會,要求撤回普京的邀請,此舉被舉辦方印尼拒絕。
而在G20峰會的前一天,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在峇里島舉行會晤。白宮在拜習會後發布的新聞稿說,拜登和習近平重申了核戰爭打不得也打不贏的立場,強調兩位領袖反對在烏克蘭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但中共官媒新華社在拜習會後發表的新聞稿中,則沒有提到反對使用核武器。
「核戰爭打不得也打不贏」的說法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聯合聲明的用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個月前,五個核大國今年1月簽署了關於核武器的聯合聲明,包括中國和俄羅斯。
聯大通過決議 要求俄國向烏克蘭支付戰爭賠款
聯合國大會週一(11月14日)通過一項決議,要求俄羅斯對在烏克蘭戰爭期間犯下的國際法,與對烏克蘭造成的生命與財產的損失負責,包括支付烏克蘭戰爭賠款,並建議大會成員國與烏克蘭合作,建立「國際登記冊」,紀錄俄羅斯對烏克蘭人民所造成的傷害、損失與損害的索賠證據與訊息。
此決議在大會193名成員國中有94名投下同意票、14個國家投下反對票,反對國家包含俄羅斯、中國與伊朗,棄權國家73個,包括巴西、印度與南非。而這項決議是自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聯合國大會通過的5項與烏克蘭的決議中,支持率最低的一次。
相關新聞:
澤連斯基現身赫爾松慶祝 何時啟動俄烏和談陷分歧 普京因「絕路感」拒出席G20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