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近9個月,二十國工業集團(G20)峰會在印尼召開之際,突發波蘭遭俄製飛彈襲擊致死兩人事件,引發國際緊張關注北約是否參戰。烏克蘭直指事件為俄軍所為,俄國急忙撇清否認,多國領袖、北約成員緊急開會商討,美國總統拜登矢言查出確切原委。美方官員透露,初步調查可能是烏軍防空飛彈打偏造成,北約也傾向認定為意外事件,但烏克蘭要求進入事故現場參與調查,並稱握有俄國涉案證據。
「彈襲波蘭」事件後,德國宣布將協助波蘭巡邏領空,立陶宛提出北約應加強東翼防空。時值G20峰會召開,俄羅斯祭出開戰以來最猛烈攻擊,導致烏克蘭逾千萬人無電可用。G20峰會最終仍完成聯合聲明,要求俄國完全且無條件撤軍,而本屆峰會首度沒有拍攝大合照。
震驚國際!俄製飛彈墜落波蘭釀2死 恐引北約參戰 俄羅斯急撇清
綜合外媒報導,俄羅斯15日針對烏克蘭各大城市基礎設施發射大量飛彈,不料有一枚俄製飛彈於當地時間下午3點40分墜落波蘭邊境的普熱沃多夫鎮(Przewodów),造成2位公民死亡。波蘭召見俄羅斯大使,要求俄方解釋俄製飛彈為何墜入波蘭領土導致波蘭公民死亡。
事件引發國際緊張關注,擔憂俄烏戰爭是否再次升級,真相持續調查中。波蘭軍方立即提高警戒狀態,美國則派遣專家前往事發地點進行調查。
有網路傳言稱此為烏克蘭的計謀,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在推特發文痛斥說「這只是俄羅斯宣傳的陰謀論之一」。他更在文末強調「自從馬航M17被擊落後,我們就應該記取教訓」,因為當初俄羅斯也拒絕對這件事負責,同樣帶風向質疑是烏軍誤擊。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直指是俄羅斯發射飛彈襲擊波蘭,他聲稱:「這種恐怖攻擊不僅止於烏克蘭境內。」
俄羅斯國防部則極力撇清,在聲明中強烈否認其飛彈越境進入波蘭,稱相關報導是「蓄意挑釁」,目的是使局勢升級,俄羅斯飛彈沒有對烏波邊界附近的目標進行打擊,波蘭媒體公佈現場殘骸與俄羅斯武器無關。
烏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則在推特發文稱,對波蘭領土的襲擊,是俄羅斯蓄意策劃,並偽裝成「錯誤消息」。他說,「當邪惡逍遙法外,政客們姑息侵略者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若飛彈由俄羅斯發射蓄意攻擊波蘭,北約組織(NATO)可能會啟動公約第5條《集體防禦條款》,條文載明,任一北約會員國受到攻擊,都將被視為針對北約全體的攻擊,其餘會員國並將因此考慮採取行動,如此將使戰事擴大至西方多個國家。
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與立陶宛出面聲援波蘭,表示會堅決守衛北約成員國領土。
而最先發布相關消息的波蘭ZET電台記者Mariusz Gierszewski,後來在推特發文提出另一種可能稱,一枚遭烏軍地對空飛彈擊落的俄國飛彈殘骸,可能擊中了波蘭東部。有網友從公布的照片,認為殘骸可能是S-300飛彈的碎片,俄軍有動用這種防空飛彈攻擊烏克蘭地面目標。
美初步調查指向烏軍攔截俄軍的防空飛彈 北約傾向認定意外事件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5日當天與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會談,三方共識是保持冷靜並密切合作、關注事態發展,且三人也都同意俄羅斯須負全責。
正在印尼峇里島參與20大工業國集團組織峰會(G20峰會)的拜登承諾,美國將全力支持與協助波蘭調查此事件,並重申美國對北約的堅定承諾。
拜登隨後與多國元首及歐盟高層召開緊急圓桌會議,針對波蘭此事件進行討論。與會者包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
拜登在會議時指出,「從飛彈的軌跡圖來看,不太可能是從俄羅斯發射的,但讓我們拭目以待。」
美國3名匿名官員則向美聯社透露,初步調查結果飛彈來自烏克蘭防空系統。官員表示,這枚落在波蘭的飛彈是烏軍15日向來襲的俄軍飛彈發射的,當時烏克蘭的基礎設施遭到俄羅斯的無差別轟炸,烏克蘭目前仍保留一些蘇聯時期與俄國製造的武器庫存,包含S-300防空飛彈系統。
北約組織(NATO)16日也對此召開緊急理事會,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在會後表示:「沒有跡象顯示這是一場蓄意攻擊,也沒有跡象顯示俄羅斯正在準備對北約採取軍事行動。」
史托騰柏格說,落在波蘭境內的俄製飛彈很有可能是烏克蘭為了攔擊俄軍的空襲所致,「他們想要射下瞄準他們城市的飛彈」,但他強調:「這不是烏克蘭的錯,發動這場非法戰爭的俄羅斯必須負全部責任。」由史托騰柏格的發言看來,目前北約傾向認定為意外事件。
莫斯科正式回應「與我們無關」 烏克蘭稱握有俄國涉案證據
由於事件風向一度將矛頭指向俄羅斯對烏克蘭空襲時誤射飛彈到波蘭,對此,路透社報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16日做出正式回應,宣稱俄羅斯與此次事件無關。他還說,他不清楚華府或北約是否已啟動「特殊溝通管道」,但他認為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這次的反應是相對「克制」的。
與此同時,俄新社16日報導,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幹員拘留了一名擁有外交豁免權的波蘭女性外交官,並指控她收受巨額賄賂2萬歐元,為進口酒類出具虛假文件,以協助業者逃稅。俄羅斯當局將這名波蘭外交官列為「不受歡迎的人」,並已勒令她在一週內離開俄羅斯。
由於美國和北約初步調查認為,爆炸很可能是烏克蘭防空飛彈打偏所致,烏克蘭一名高階國防官員16日表示,基輔掌握此事有「俄羅斯痕跡」的證據。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and Defence Council)秘書長丹尼洛夫(Oleksiy Danilov)在臉書官方帳號發文表示,烏克蘭對於就事發情況進行通盤研究,抱持「完全開放」的態度。他要求烏克蘭邊防單位和國防部的代表能夠進入事故現場,參與「對事件的聯合調查」。他表示,基輔準備遞交證據證明這起事件是俄羅斯所為,但他並未透露相關證據的任何細節。
路透社向波蘭外交部發言人亞西納(Lukasz Jasina)詢問,華沙是否會允許烏克蘭進入事故現場及參與聯合調查,他透過電子郵件回覆說:「我方對於此事不予置評。」
德國宣布派戰機協助波蘭巡邏領空 立陶宛提出北約應加強東翼防空
CNN報導,德國國防部發言人泰爾斯(Christian Thiels)16日表示,有鑑於15日在波蘭領土發生的憾事,德方提議波蘭加強空中警務工作,與德國「颱風戰鬥機」一起在波蘭領空進行戰鬥空中巡邏,「我們的戰機不需要轉移至波蘭,巡邏隊只需從德國基地起飛,每次完成任務後就返回。如果波蘭願意,任務最早可以在明天(17日)就開始。」
泰爾斯指出,德國防長蘭布雷希特(Christine Lambrecht)已在16日與波蘭防長布拉什恰克(Mariusz Błaszczak)溝通此事。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表示,北約應該迅速在波蘭和烏克蘭邊境地區,以及在北約東側其他盟國部署更多防空系統。
諸如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 Co.)的愛國者防空飛彈(Patriot)等陸基防空系統在許多西方國家都出現供給短缺。冷戰結束後,這些國家不願意投入太多經費在這類系統,進行軍事能力建構。
G20峰會召開之際 俄祭出開戰以來最猛烈攻擊 烏逾千萬人無電可用 基輔:逐漸復電
法新社報導,俄羅斯15日對烏克蘭進行開戰以來最猛烈空襲,發射了數十枚飛彈攻擊各地發電廠,造成約1,200萬烏克蘭人無電可用。
烏克蘭全國各地16日再傳空襲警報,令人擔心俄羅斯展開新一波襲擊,不過數分鐘後基輔解除警報。
總統辦公室副主任提摩申科(Kyrylo Tymoshenko)表示,西部和中部為主的8個州已經完全恢復供電。
儘管如此,基輔州長庫列巴(Oleksiy Kuleba)指出,俄羅斯於氣溫驟降之際進行這一波攻擊,「嚴重破壞」電網,基輔州正為下週「艱難」處境作準備。「因為天氣就要變冷,夜間氣溫會掉到攝氏負10度。」
俄羅斯15日的攻勢也引發兩座核電廠的數座反應爐自動關閉,烏、俄則對數座核電廠附近成為攻擊目標交相指責。
路透社報導,俄軍近數週來日益鎖定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澤連斯基表示,其中高達4成已遭嚴重毀損。基輔的能源工業研究中心(Energy Industry Research Center)主席哈成科(Oleksandr Kharchenko)估需5到6週時間才能將電網修復到足以讓大部分用電戶不必斷電或極少斷電的程度。
烏克蘭已經進入冬季,隨著氣溫下滑,能否穩定供暖令人引以為憂。提摩申科表示,俄軍這一波飛彈襲擊後,目前不考慮對城巿進行人員撤離。
澤連斯基:NASAMS初上陣攔截率100% 瑞典再軍援烏克蘭90億元
美國上週第一批2套「國家先進防空系統」(NASAMS)首度被烏克蘭派上戰場禦敵,澤連斯基15日晚例行談話時宣布,NASAMS以100%的攔截率,完成在烏克蘭戰場上的第一份使命。
烏克蘭軍方宣布,俄羅斯15日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飛彈襲擊中,烏克蘭防空部隊總共擊落了90枚飛彈中的73枚,在基輔地區,來襲的21枚飛彈其中18枚遭擊落。
路透社報導,瑞典首相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16日表示,將提供烏克蘭新一波軍援30億克朗,包含防空系統和其配套彈藥。克里斯特森也表示:「這波軍援是瑞典至今提供的最多一次,我們也完全遵循烏克蘭的優先需求,提供他們現在最需要的東西。」
但烏克蘭最希望獲得的「弓箭手輪式自走砲(Archer Artillery System)」卻不在本次軍援清單,瑞典國防部長瓊森(Pal Jonson)則表示,並未排除未來提供的可能性,且瑞典將提供更多支持。
G20聯合聲明要求俄羅斯無條件完全撤軍 首度缺大合照
澤連斯基15日在G20峰會視訊致詞時,喊話「G19」領袖終結俄羅斯「毀滅性」戰爭。俄國則在當天發動開戰以來最猛烈空襲,鎖定烏國電力網絡,部分飛彈擊中基輔住宅建物,澤連斯基說:「用這種滅絕烏克蘭人的行徑來回應我的和平計畫,是諷刺地打了G20和世界一巴掌。」
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15日表示,這將使得G20更加擔憂俄烏戰爭對全球帶來的影響。
在印尼峇里島舉辦的G20峰會16日落幕,俄烏戰爭為本屆峰會最大焦點之一,由於成員國內部對俄羅斯的行動存在嚴重分歧,因此在峰會登場前,各界認為這次很可能成為史上第一個未能發表聯合聲明的峰會。不過,各國領導人最後還是完成長達17頁聯合聲明,引發熱議。
聲明涵蓋氣候變遷、糧食安全、疫情後全球經濟復甦等議題。針對已持續近9個月的俄烏戰爭,聲明中表示,雖然中國、印度、阿拉伯、南非等部分國家「持有不同觀點」,但大多數成員國都「以最強烈的字眼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同時譴責俄羅斯總統普京揚言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威脅,並要求俄軍「完全且無條件撤出烏克蘭」。
此外,過去G20峰會登場時,成員國領袖都會拍張大合照,不過本屆峰會卻首次取消這一流程,原因是許多領導人拒絕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合影。
相關新聞:
最新戰況:俄軍繼續撤退敗逃 G20峰會烏俄攻防戰 聯大通過決議要俄支付戰爭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