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近9個月,俄軍近日狂轟烏克蘭基礎設施,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出,烏國逾1千萬人「無電可用」。俄軍上週撤離烏南戰略城市赫爾松後,調查已發現當地63具疑遭酷刑的遺體,烏克蘭公布了俄軍恐怖地牢影片。莫斯科表示目前無「普拜會」計劃,美俄心結難解。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俄國總統普京通電話,呼籲普京重拾外交手段,與美情報單位交流降低緊張情勢,以結束戰爭。傳俄國飛彈不足,改用「假核彈頭」飛彈攻擊烏克蘭。一位俄國逃兵抵達西班牙尋求庇護,表示願上國際法庭作證,以終止這場戰爭。
俄軍狂轟烏克蘭基礎設施 澤連斯基:逾1千萬人「無電可用」
綜合外媒報導,俄軍11月17日對烏克蘭發動新一波攻擊,摧毀更多能源基礎設施和民用建築,包括天然氣生產設施,造成烏國大規模停電,至少7人死亡,預估死亡人數將繼續上升。
當天,烏克蘭飄起今年冬季初雪,面對此危急情況,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於當天例行談話中表示,目前有超過1千萬烏克蘭居民面臨「無電可用」的情況,「我們正在盡一切努力使電量供應正常化」,接著補充「烏軍防空系統成功擊落了6枚巡航飛彈、5架無人機。」
烏克蘭政府提及,主要停電區域集中於首都基輔(kyiv)、中西部城市文尼察(Vinnytsia)、南部城市敖德薩(Odesa)以及東北部蘇梅州(Sumy),官員推測「東部1家天然氣生產廠與第聶伯羅(Dnipro)的一家飛彈工廠將會是俄軍最新的攻擊目標之一。」
澤連斯基譴責莫斯科破壞烏國人民的電力與暖器供應等設施,並再次呼籲合作夥伴提供「對烏克蘭天空的全面保護」措施,更稱此舉方能促使俄羅斯結束戰爭。莫斯科當局則試圖通過指責基輔當局「不願進行談判」,來為發動此波攻擊做辯護。
此外,東部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激烈戰鬥也未止歇,俄軍似乎更積極行動。上週烏軍收復南部赫爾松市(Kherson),從赫爾松撤出的俄軍轉增援在頓內茨克作戰的兵力。
赫爾松63具遺體疑遭酷刑 烏克蘭公布俄軍恐怖地牢影片
路透社和法新社報導,烏克蘭最高層級人權調查員17日公布一段影片,表示那是俄軍在赫爾松(Kherson)地區使用的酷刑室,包括一間一次關押25人的小房間。
烏克蘭內政部長表示,俄軍上週離開當地後,調查員發現63具有遭用刑跡象的遺體,國會人權事務專員魯賓內茲(Dmytro Lubinets)隨後在社群媒體上公布影片。
影片中,魯賓內茲在一間間水泥剝落、牆壁斑駁骯髒的地下室房間裡說話。他說這些房間是用來拘留、訊問和施刑的地方,還說俄軍在此進行電擊逼供,「我從未見過這樣規模,實在太可怕了」。
克宮表示無「普拜會」計畫 俄副外長:美俄情報首長討論「敏感」問題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副外長雷雅布可夫(Sergei Ryabkov)今天(11月18日)稍早時曾指出,俄國不排除針對「戰略穩定」與美國舉行進一步的高層會議。
之後,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排除了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舉行「普拜會」的可能性。他告訴記者:「目前不會舉行峰會。」
雷雅布可夫昨天(17日)回應記者關於美俄關係逐漸惡化問題時表示,俄國不排除與美國斷絕外交關係的可能性。他指出,現階段美國內各權力部門和主流媒體中瀰漫的「恐俄情緒」史無前例的高漲,雖然與美斷交並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但若華府決定不與莫斯科維持外交關係的話,那麼斷交就會發生。「完全取決於美國,我不提前排除任何可能性。」
此外,雷雅布可夫昨天還表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和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局長納雷什金(Sergei Naryshkin),本週一(14日)在土耳其會面時討論了「敏感」問題。這是自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已知的美俄首次高層、面對面接觸。
路透社當時報導,伯恩斯警告納雷什金,注意任何使用核武器的後果,以及對維持戰略穩定帶來的風險,但並未就「解決烏克蘭」問題討論,或進行任何「談判」。
伯恩斯是前美國駐莫斯科大使,曾在拜登要求下,於2021年底前往莫斯科,向普京傳達華府對俄軍在烏克蘭周邊集結的關切。
雷雅布可夫告訴俄語電視國際台(RTVI),「伯恩斯與納雷什金的接觸是由美方發起的。」「(雙方)對話仍在進行,但是沒有系統性。」
雷雅布可夫表示,本月稍晚,「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雙邊磋商委員會將於11月29日到12月6日在開羅舉行會議,屆時俄國將與美國進行更多接觸。
土耳其總統籲普京重拾外交手段結束戰爭
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今天證實,普京總統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電話,但並未透露普埃熱線的細節,僅稱稍後會作宣布。
土國總統府則透露,埃爾多安在電話中感謝普京同意續延烏克蘭穀物出口的「黑海穀物倡議」(Black Sea Grain Initiative)。
這項在今年7月於各方斡旋下簽訂的倡議,讓遭俄羅斯入侵與港口遭封鎖的烏克蘭,得以透過黑海港口輸出穀物以穩定全球穀物價格。該倡議原定11月19日到期,俄方稍早曾放話不會同意續延。
此外,埃爾多安還向普京重申重拾外交手段以終結烏克蘭戰爭,以及稱美國與俄羅斯情報單位間的會談,對於避免無法控制的緊張情勢升高,至關重要。
土耳其是北約組織(NATO)成員國,土國總統埃爾多安是少數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仍與普京保持友好關係的北約成員國領導人。
飛彈不足?俄軍改用「假核彈頭」飛彈襲烏
俄軍不斷以大量巡弋飛彈攻擊烏克蘭的民用設施與電網,卻導致自己的飛彈庫存告急。烏克蘭軍事媒體Defense Express於17日報導,首都基輔當天上午擊落了4架「Shahed-136」自殺無人機和至少2枚巡弋飛彈。但其中一枚Kh-55巡弋飛彈並沒有安裝彈頭,反而裝入一塊「模擬核彈頭」的填充物。
報導指出,Kh-55巡弋飛彈原先設計為使用核彈頭,其改良版的「Kh-555」與「Kh-101」則只能搭載常規高爆彈頭。但隨著戰事持續,Kh-101與Kh-555都將耗盡,俄軍才不得已從核武庫中取出Kh-55巡弋飛彈,拆下安裝的核彈頭,以填充物取代。
而裝有「假核彈頭」的Kh-55出現,代表俄羅斯的巡弋飛彈庫存消耗已經讓克里姆林宮不得不注意,必須將裝有核彈頭的飛彈改裝;或是俄羅斯故意使用裝有「假核彈頭」的Kh-55,讓烏克蘭的防空系統超載。
俄逃兵抵西班牙尋求庇護 願上國際法庭作證
《衛報》報導,俄羅斯一名職業軍人齊布林(Nikita Chibrin)在烏克蘭參戰4個月後逃兵,11月15日飛抵西班牙馬德里尋求政治庇護。他表示願意上國際法庭作證,「這是一場由俄羅斯開啟的罪惡戰爭,我願意盡我所能讓戰爭停止。」
27歲的齊布林表示,他生於西伯利亞東部的雅庫次克(Yakutsk),2021年因家境困難而從軍,他「沒想到自己會參與任何戰爭」。
齊布林說,2月24日當天,他隨著部隊自白俄羅斯進入烏克蘭,「我們根本不知道是要去烏克蘭打仗,我們都被騙了。」
齊布林說,他當天就向上級表示反對這場戰爭,上級隨即解除他的陸軍機械化步兵職務,但「他們揚言要把我關起來,最後指揮官決定叫我當清潔工和挑伕,我被發配到遠離戰場的地方。」
他表示,戰爭的第一個月,他一直隨第64獨立近衛機動步槍旅停留在基輔以西約50公里處的村莊利皮夫卡(Lypivka)。
他參戰期間隸屬俄軍第64獨立近衛機動步槍旅(64th Separate Guards Motor Rifle Brigade),該單位被控在3月時於基輔州犯下戰爭罪行,但他11月16日接受電話採訪時否認犯下戰爭罪,他自稱在烏克蘭期間未開過槍,在6月時逃兵,之後就決定逃離俄國。
《衛報》尚難證實他的所有說法。他是目前已知第二名在入侵烏克蘭後逃離俄國的現役軍人。
烏克蘭官員指認出第64獨立近衛機動步槍旅在那段期間,於利皮夫卡附近的布查(Bucha)與安德里伊夫卡(Andriivka)兩座村莊處決大批平民,之後該單位還獲得普京頒授榮譽頭銜。
齊布林則稱,他沒見過同袍在利皮夫卡開槍,但坦言他們經常在烏克蘭民宅搶掠,「他們什麼都搶,洗衣機、電器,什麼都搶。」
他也坦言,同袍間都在流傳有單位裡的士兵性侵及殺害平民。聯合國先前指控俄國,將強暴與性犯罪當作對烏克蘭「軍事戰略」的一部份。
3月間,俄軍被迫自基輔週遭撤軍,齊布林和他的單位轉往烏克蘭東北部哈爾科夫州的城鎮布加伊夫卡(Buhaivka)。
齊布林直指,他在烏克蘭期間,俄軍部隊的士氣都「極為低落」,「人人都在想辦法離開軍隊,但指揮官揚言,若我們逃兵,就會射殺我們」。
6月16日,齊布林藏身在一輛開往俄國載運補給物資的卡車內,終於成功離開烏克蘭。之後他獲得人權網站Gulagu.net協助,於本月稍早離開俄國。
齊布林說,他已在西班牙申請政治庇護,因為他公開反對戰爭,若返回俄國將置身險境。他願意上國際法庭作證,讓「俄羅斯開啟的罪惡戰爭」停止。
齊布林17日晚間已自馬德里的非法移民中心獲釋,當局處理他的庇護申請期間,會安排他入住為難民提供的臨時庇護所。
相關新聞:
初雪日俄猛轟天然氣設施 烏將調查「彈襲波蘭」 俄稱不排除與美斷交 糧食出口協議延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