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屆滿9個月,俄軍持續狂轟濫炸烏克蘭基礎能源設施,已摧毀烏國半數電網,鄰國摩爾多瓦也遭波及停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出,俄國將寒冬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歐洲議會壓倒性通過決議,認定俄國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同時敦促歐盟盡快對俄國進行第9輪制裁,歐洲議會官網火速遭到親俄駭客攻擊。
俄國宣稱克里米亞遭無人機攻擊,俄軍進入戒備狀態。烏克蘭防長公布俄軍飛彈存量。美中情局(CIA)官員公開放話,召募不滿侵烏戰爭的俄國官商當間諜,對外打心理戰?前英相約翰遜爆歐盟三大國猛料,包括「德國曾認為烏克蘭應投降」。
俄毀烏一半電網 摩爾多瓦遭波及 澤連斯基︰俄將寒冬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烏克蘭11月23日再遭俄軍狂轟濫炸,全國響起空襲警報,導致嚴重斷電斷水,首都基輔市(Kyiv)傳出3人死亡,其他地區也有死亡通報,鄰國摩爾多瓦(Moldova)也遭波及而大規模停電。
美聯社報導,烏克蘭官員表示,俄軍一系列的系統性攻擊,毀損能源基礎設施,早已導致烏克蘭全國在氣溫下降之際斷電。
基輔市市長克里契科(Vitali Klitschko)說,有基礎設施被擊中,基輔全市已停水。
克里契科對基輔300萬居民的前景感到悲觀,他對德國《圖片報》表示:「這是二戰以來最糟糕的冬天。」
他警告稱,基輔及其市民必須為低溫下大範圍停電的「最壞情況」做好準備,在此情況下,首都的部分地區將不得不撤離居民。「但我們不想要走到那樣的地步。」
法新社記者回報,基輔市北部和中部停電。基輔州州長庫列巴(Oleksiy Kuleba)則說,全州環繞基輔市的地區也都停電。
西部沃夫市(Lviv)市市長薩多維(Andriy Sadovyi)在社群媒體上寫道:「整座城市都停電,我們正在等待能源專家提供進一步的消息。」他並警告,市內供水也可能中斷。
扎波羅熱州沃利尼揚斯克(Vilniansk)22日深夜至23日凌晨也遭俄軍飛彈襲擊,一家2層樓的婦幼醫院被摧毀,當時院內有一名醫生、一名媽媽和她剛生下2天的嬰兒,媽媽和醫生獲救,新生兒因此喪生,引發各界強烈譴責。
除了札波羅熱州,東北部哈爾科夫州(Kharkiv)州長西涅古波夫(Oleg Synegubov)表示,23日有2人死於一棟住宅大樓和一家診所遭遇的砲擊。
鄰國摩爾多瓦副總理斯皮努(Andrei Spinu)在臉書(Facebook)寫道,「由於俄羅斯轟炸烏克蘭能源系統,過去這一小時內,我們全國大規模停電」,電力公司正努力恢復供電。
俄羅斯自10月起反覆攻擊烏克蘭供電和供暖等能源基礎設施與民宅建築。莫斯科稱目標是削弱烏克蘭的戰鬥能力;基輔則說,蓄意攻擊民用基礎設施構成戰爭罪。
外媒報導,俄軍近期猛烈轟炸,導致烏克蘭電網一半受損,至少1千萬名烏克蘭人無電可用。隨著氣溫逐漸下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22日與法國市長協會視訊時表示,「克里姆林宮試圖將今年的寒冬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能渡過這個冬天,防止俄羅斯將寒冬轉化為恐懼和屈服的工具,我們需要很多東西。」
澤連斯基在當晚視訊演說中宣布,將在全國各地成立「無敵中心」,全天候免費提供電力、熱能、飲水、網路、行動電話訊號和藥房。他對外呼籲,盡量提供烏克蘭發電機與醫療用品,並支持掃雷行動,來抵抗恐怖主義。
世衛組織(WHO)歐洲區主任克魯格(Hans Kluge)21日則警告,烏克蘭約達數百家醫院或醫療設施缺乏可滿足基本需求的燃料和水電,「烏國衛生系統正面臨開戰迄今最為黑暗的日子」,在經歷約700多次的襲擊之後,已成為能源危機的受害者。
歐洲議會認定俄國為支持恐怖主義國 促歐盟盡快第9輪制裁 官網火速遭攻擊
繼北約議會大會11月21日一致通過決議,將俄羅斯聯邦及其政權認定為恐怖組織之後,美聯社報導,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23日在史特拉斯堡舉行的全體大會中,也以494票贊成、58票反對、48票棄權的票數,壓倒性多數支持一項決議,將俄羅斯列入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
歐洲議會認為,俄軍對烏克蘭平民的殘暴行為和蓄意擊毀民生設施,已違反國際法和人權相關法案,相當於恐怖行為,因此決議認定俄國是支持恐怖主義國家且「使用恐怖主義工具」。該決議案要求向莫斯科施加更大的壓力,同時將犯下戰爭罪行的人送上國際法庭。
由27個成員國組成的歐盟以最嚴厲的措辭譴責了這次入侵,並一再表示,俄羅斯在過去10個月中的多次行動,已構成戰爭罪。
迄今已有五個歐盟國家:波蘭、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宣布俄羅斯為支持怖主義國家。
由於目前歐盟對抗恐怖主義的法律並未以國家為對象,歐洲議會要求對此立法補足,同時也要求歐盟將俄國傭兵組織「瓦格那集團」(Wagner Group)、俄國近衛軍第141卡德羅夫特種機動軍團(Kadyrovites)等以手法兇殘著稱的部隊納入「恐怖組織」名單,以便依法予以制裁。
澤連斯基表示歡迎歐洲議會這項決議,他在社群媒體發文說,「為了結束俄羅斯長期以來在烏克蘭和全球各地的恐怖主義政策,俄國必須在所有層級上受到孤立並且追究責任。」
不過,在歐洲議會通過這項象徵性決議案後,官方英文網站@Europarl_EN隨即遭到駭客攻擊。歐洲議會議長梅特索拉(Roberta Metsola)發文說,已有「一個親克里姆林宮團體」宣稱為這次攻擊負責。
歐洲議會當天同時要求歐盟理事會各國趕緊提出第9輪對俄國的制裁,希望在國際上更孤立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以阻止俄軍在烏克蘭的持續暴行。
歐盟至今對俄國已祭出8輪經濟制裁,以東歐為主的部份國家正在推動第9輪制裁方案,包括彌補當前制裁措施的漏洞,但因匈牙利反對而進展緩慢。匈牙利因違反民主法治原則而被歐盟凍結補助款,威脅以否決權卡住歐盟需共識決的重要政策,被視為匈牙利的反制手段。
俄稱克里米亞遭無人機攻擊 俄軍進入戒備狀態
法新社報導,俄羅斯扶植的地方當局聲稱,克里米亞半島11月22日遭無人機攻擊目標,莫斯科部隊「處於戒備狀態」。
塞凡堡市(Sevastopol)行政首長拉茲沃茲哈耶夫(Mikhail Razvozhayev)在社群媒體Telegram發文說,兩架無人機「已被擊落」,沒有民用基礎設施遭到破壞,並呼籲居民「保持冷靜」。
俄羅斯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並在今年2月以該半島為跳板發動侵烏戰爭。
2月以來,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軍事設施或附近發生多起爆炸事件,其中包括10月針對塞凡堡(Sevastopol)俄羅斯重要海軍港口的無人機攻擊。
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指派的行政首長阿克瑟諾夫(Sergei Aksyonov)上週表示,當局正在加強克里米亞的陣地。「正在開展防禦工事…目的是保證所有克里米亞人民的安全。」
烏防長公布俄軍飛彈存量 S-300飛彈還有近7千發
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在個人推特PO出1張對俄羅斯各種飛彈存量的估計,其中9K720伊斯坎德爾飛彈存量最低,只剩下總量的13%,約119枚,其次則是俄國海軍使用的3M-54巡弋飛彈,只剩下總量的37%,約229枚,消耗最少的則是S-300地對空飛彈系統,還有總量的87%,約6980枚。
列茲尼科夫在推文中表示「俄羅斯飛彈武器庫的4個敵人:出色的烏克蘭防空部隊、無能的俄羅斯飛彈部隊、制裁、時間,讓我們使恐怖主義國家去軍事化,使我們能和平生活。」
召募俄國官商當間諜 CIA公開放話打心理戰?
《華爾街日報》22日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負責招募外國間諜的行動處副主任馬洛(David Marlowe),日前利用首次公開露面機會公開放話稱,正在全球範圍內尋找相關合作對象,招募包括俄國軍官、商人和高官成為間諜。
資歷深厚的馬洛在CIA工作逾30年,曾在海外幾個最大、最複雜的環境包括戰區,擔任CIA高級官員站長,去年6月出任行動處副主任,負責間諜行動。
馬洛認為,普京在入侵烏克蘭的前一天仍擁有最佳優勢,因為普京當時仍然有能力脅迫烏克蘭、影響北約,並證明俄羅斯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但他浪費了每一點優勢。
他直言,侵烏戰爭對普京來說是重大失敗,並為西方情報機構召募厭惡這種做法的俄羅斯人,開闢了機會。
報導提到,無法判斷其中有多少是CIA的虛張聲勢,但隨著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一場愈演愈烈的間諜戰顯然已在歐洲及其周邊地區進行了數月之久。
英國對外情報機構「秘密情報局」(亦稱軍情六處/MI6)局長摩爾(Richard Moore)7月表示,西歐各國政府驅逐逾400名以外交身份作掩護的俄國間諜,佔此類人員總量約一半,這可能使俄羅斯在歐洲的間諜活動能力減半。相對應地,克里姆林宮已下令削減境內的美國外交官,以限制間諜活動機會。
前英相約翰遜爆猛料:德國曾認為烏克蘭應投降
前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接受CNN訪問時表示,俄羅斯於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前,歐洲幾個大國如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態度,和現在截然不同,德國甚至希望烏克蘭迅速潰敗投降,長痛不如短痛。
約翰遜說:「德國一度認為,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將是一場災難,最好迅速結束一切,烏克蘭應該投降。」他認為,柏林的動機是出於一些正當的經濟原因。
約翰遜補充說:「我不支持這種觀點,我認為這是一種災難性的做法,但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會這樣推理。」
至於法國,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處理這場危機的方式備受批評,在烏克蘭遭入侵之前幾週,他還走訪了克里姆林宮。約翰遜說,「不用懷疑,法國人到最後一刻都還不相信」,直到俄羅斯部隊跨過邊界。
報導提到,法國軍事情報局局長維多(Éric Vidaud)3月請辭,據傳部分原因正是他並未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可能性列入考慮。
約翰遜還指出,由於高度依賴俄羅斯的能源,當時意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政府,有一段時間一直表示,他們不能支持倫敦的立場,即有必要對俄羅斯作出嚴厲反應。
不過約翰遜強調,2月24日之後,西方很快便意識到有必要採取一個統一的陣線。「德國人、法國人、意大利人、(美國總統)拜登─每個人都明白根本沒有選擇,因為無法與這個人(普京)談判,這是一個關鍵時刻。」
約翰遜說,「現在我非常欣賞歐盟的反應方式。他們團結一致,制裁嚴厲。」
相關新聞:
北約議會通過認定俄為「恐怖組織」 普京代罪羔羊是他 專家曝俄撤軍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