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滿9個月,俄羅斯為首的集安組織(CSTO)舉行峰會,大部分成員國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堅持戰爭的態度感到不滿,有成員國拒簽峰會聯合文件,讓普京氣到丟筆,引發關注。影片曝光俄國邊境一處「戰車墳場」,顯示俄軍損失慘重。
烏克蘭已降至零度以下溫度,俄軍持續重砲狂轟導致烏國供電癱瘓,澤連斯基痛斥俄軍觸犯「危害人類罪」。西方再加碼援助,希望幫助烏克蘭度過「最艱難冬天」。傳俄烏在阿聯談判換囚,以交換恢復俄國氨氣出口。
要散了?CSTO成員國喊停戰 有人拒簽文件 普京怒丟筆
日本獨賣新聞今天(11月24日)報導,以俄羅斯為首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昨天(23日)在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Yerevan)舉行峰會,大部分成員國領導人均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堅持俄烏戰爭的態度感到不滿,與他保持距離,成員國逐漸對俄羅斯失去信心。
哈薩克總統托卡葉夫(Kassym-Jomart Tokayev)在會議上呼籲普京停止戰爭,認為現在是團結追求和平的時候,「不能錯過停火的最佳機會。」
最支持普京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雖大力批判北約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但他也呼籲:「結束流血衝突,開始和平談判。」
而9月與亞塞拜然爆發衝突的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Nikol Pashinyan)拒絕簽署聯合文件,稱CSTO「沒有阻止亞塞拜然(對邊境地區)的侵略」。
烏克蘭內政部長顧問格拉申科(Anton Gerashchenko)則在推特PO出一段影片指稱,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拒絕簽署聯合文件後,普京氣得將手上的筆丟到桌上,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顯得一臉震驚。
損失慘重 邊境驚見俄軍「戰車墳場」
俄烏戰爭持續,根據烏克蘭國防部最新數據統計,俄軍至今已損失1萬輛以上的戰車與裝甲載具。
烏克蘭軍聞媒體《MIL.IN.UA》昨天報導,YouTube頻道「地面部隊」發布了一段9月11日的影片,並稱一架烏軍無人機飛入俄羅斯邊境的別爾哥羅德地區(Belgorod),發現一處存放大量俄軍損壞裝甲載具的基地,「戰車墳場」的曝光也顯示俄軍的損失慘重。
該基地位於比留奇市(Biriuch),距離烏克蘭哈爾科夫地區(Kharkiv)僅有7公里。俄軍於戰場上損壞的戰車、自走砲、裝甲運兵車、防空設備等武器都被聚集在這,等待修復或拆除仍可使用的零件供其他載具使用。
俄重砲狂轟致烏國供電癱瘓 澤連斯基:俄犯「危害人類罪」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首都基輔等城市今天(11月24日)逐漸恢復供電。俄軍昨天(23日)飛彈攻擊使基輔出現俄烏戰爭開打9個月來的規模最大停電現象。
地方當局表示,基輔州昨天全境斷電斷水,今天已大有改善。基輔現仍有25%家戶無電可用,但某些地區已恢復供水,稍後其他地區也將開始供水,大眾運輸系統恢復運轉,不過為節約電力,目前以通行巴士取代有軌電車。
基輔軍區發表聲明說:「儘管發生了這一切,讓我們堅持下去。」
烏克蘭能源部長加盧申科(German Galushchenko)表示,在昨天遭到攻擊時關機的3座核能發電廠,都可望在今天稍後恢復上線,進而有助於紓緩供電問題。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烏克蘭表示,俄軍昨天發射約70枚巡弋飛彈,並動用攻擊無人機猛攻烏克蘭能源設施。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昨天透過視訊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表示:「光是今天一天,我們就遭受70枚飛彈攻擊,這就是俄式恐攻,這次全都針對我們的能源基礎設施……醫院、學校、交通運輸、住宅區都遭殃。」
他強調,當地氣溫低於攝氏0度,數百萬人沒電、沒暖氣也沒水,「這已明顯觸犯危害人類罪」。
戰前擁有280萬人口的首都基輔,是這次俄國主要攻擊目標之一,但烏克蘭全境都傳出傷亡,且昨晚氣溫降到攝氏零度以下,並已下雪,街道覆蓋在冰雪下。
烏克蘭內政部長莫納斯提爾斯基(Denys Monastyrsky)說:「我們的高樓公寓建築遭受3起襲擊,有10人不幸喪命。」
俄國駐聯合國大使涅班濟亞(Vasily Nebenzya)則表示,澤連斯基透過視訊出席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議違反安理會規定,俄方也不會接受所謂烏克蘭及其西方支持者的「魯莽威脅和最後通牒」。
《紐約時報》指出,俄軍23日的空襲是繼15日以來又一次大規模打擊,飛彈數量達70枚,烏方攔截了51枚,針對基輔的31枚則擋下了21枚,另摧毀了5架攻擊無人機,對烏國基礎設施造成重創。俄軍15日當天則發射100多枚飛彈與無人機攻擊烏克蘭全境,造成烏國自2月底開戰以來最慘重破壞。
烏克蘭國家電網負責人表示,俄軍近幾個月多波針對基礎設施的空襲後,烏克蘭幾已無水力與地熱發電廠仍保持完好。俄軍想讓烏克蘭陷入黑暗與嚴寒的作法,逼使烏克蘭人人每天都得經歷4到12小時斷電。
儘管烏克蘭與西方稱俄軍的精準巡弋飛彈數量已不足,但烏國情報單位稱俄方仍有餘力,再發動3到4次類似15日那種規模的空襲不是難事。
美增援烏4億美元 波蘭要求德轉送愛國者飛彈系統 英擴大軍援並首度援烏直升機
綜合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美國昨天(23日)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新的4億美元援助計畫,其中包括發電機,以協助烏克蘭應付能源基礎設施遭俄羅斯攻擊導致的停電,這使美國軍援烏克蘭總額達到197億美元。
美國五角大廈發言人空軍准將賴德(Patrick Ryder)在一架美國軍機上告訴記者,200多台發電機「將用來支援民間和軍事電力需求…以緩解電網壓力」。
五角大樓在聲明中說,這項計畫還包括為「國家先進防空系統」(NASAMS)和「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提供彈藥,以及具備熱成像瞄準鏡的重機槍以對抗俄羅斯無人機,另外還有2,000多萬發輕型武器彈藥。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聲明中說:「只要有需要,我們將繼續支持烏克蘭,讓他們能夠繼續保衛自己的國家,並待時機成熟時在談判桌上處於最有利地位。」
路透社報導,波蘭是歐洲反俄挺烏立場最強烈國家。在烏克蘭遭受新一波俄羅斯飛彈攻擊,導致多人死亡,數百萬人斷水斷電後,波蘭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布拉查克(Mariusz Blaszczak)在推特表示,「在這波攻擊後,我已向德國提出要求,把要提供給我們的愛國者系統轉送給烏克蘭,並部署在他們西部邊境。」
布拉查克強調,「這將保護烏克蘭以免遭受更多的死傷和斷電,也能夠保護我國的東部邊境。」
波蘭邊境15日遭飛彈擊中,導致2人死亡,事件引發國際恐慌,擔心戰事擴大至北約國家。目前說法為該飛彈非俄羅斯發射,而是烏克蘭防空系統流彈。德國事後表達提供愛國者飛彈系統給波蘭協助防衛的意願,該系統是美國雷神公司製造的中程地對空飛彈系統,在波斯灣戰爭中成功攔截了伊拉克軍隊發射的飛毛腿飛彈,是歷史上首次在實戰中成功攔截彈道飛彈,這使其聲名大噪,之後經多次升級。
法新社報導,英國國防部昨天表示,10名烏克蘭軍職和工程人員已完成在英國為期6週的訓練,英國將首度捐贈烏克蘭直升機裝備。
此次除了3架英國軍方退役的海王(Sea King)直升機外,英國將再供應1萬發火砲。其中的第一架直升機已抵達烏克蘭。這是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英國首次提供有人駕駛的飛行載具。
國防大臣華萊士(Ben Wallace)說:「我們力挺烏克蘭絕不動搖。更多的火砲供應將協助烏克蘭確保近幾週從俄羅斯手中收復的領土。」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上週末(19日)訪問基輔,宣布將額外援助價值5,000萬英鎊的防空系統,其中包括125個高射砲和裝備,以對抗伊朗製無人機。英國也將供應烏克蘭部隊防寒裝備。
此外,台灣外交部明年度編列144.3億元預算案投入「國際合作及關懷」援外項目,其中有約18億元將用於援助烏克蘭。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在立法院表示,援助烏克蘭不求回報,純粹是台灣人民善盡國際社會的責任。
交換恢復俄氨氣出口 傳俄烏阿布達比談判換囚
路透社報導,3位知情人士指出,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上週17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就允許俄羅斯恢復出口氨氣進行商討,並以兩國釋放為數眾多對方戰俘作為交換條件。
消息人士指出,儘管聯合國在談判現行烏克蘭穀物經黑海港口出口的倡議中發揮關鍵作用,聯合國沒有參與由阿聯斡旋的這場會談。氨是生產化肥的原料。
據指出,相關會談目的在化解上週獲得延長的黑海穀物出口協議剩餘障礙,並且解除烏、俄出口封鎖以緩解全球糧食短缺。
消息人士要求不具名,以便能夠繼續探討有關的敏感議題。路透社無法確定會談取得何種進展。
普京昨天表示,俄羅斯肥料被困在歐洲港埠,官員將致力解除封鎖,恢復氨氣出口。
阿聯外交部,以及俄、烏國防和外交部沒有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聯合國發言人拒絕針對聯合國是否參與此事相關提問作出回應。
俄羅斯的氨氣將經由通到黑海的一條現有管線出口,這條管線是為了每年從俄羅斯伏爾加地區(Volga)輸送250萬噸氨氣到烏克蘭敖德薩(Odesa)附近的黑海港口皮夫登尼(Pivdennyi),以便運送給國際買家。
俄羅斯的氨氣乃由伏爾加地區(Volga)通到烏克蘭敖德薩(Odesa)附近的黑海港口皮夫登尼(Pivdennyi)的一條現有管線出口,每年可輸送250萬噸氨氣到此,以便運送給國際買家。
相關新聞:
俄毀烏半數電網 歐洲議會認俄支持恐怖主義 傳克里米亞被襲 前英相爆德勸降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