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逾9個月,儘管各國極力敦促停戰,但俄羅斯總統普京現階段相信冬天有決勝機會,還不願鬆手。美軍事專家指出,俄羅斯戰爭鷹派持續鼓吹恐怖主義的問題,比普京個人問題更加嚴重。然而俄軍在戰場上接連失利,專家點出關鍵原因。俄國為這場戰爭每天至少花費9億美元,俄國經濟能否繼續支撐也成為大問號。
此外,傳俄國5萬多動員徵召的新兵非死即傷,各地出現愈來愈多媽媽和妻子們上街示威抗議,普京也察覺民怨漸失控,首度安排接見一些徵召兵的媽媽,試圖平息怒火。烏克蘭證實有伊朗軍事顧問在克里米亞陣亡。國際組織保守預估,至少逾1.5萬烏克蘭人失蹤,持續調查將耗時多年。
普京拒停戰?軍事專家點出關鍵
由俄羅斯主導、前蘇聯國家組成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11月23日舉行峰會,成員國受俄烏戰爭影響,不只對俄羅斯失去信心,更力勸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停戰,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Nikol Pashinyan)甚至拒簽峰會聯合文件,讓普京氣得將手上的筆丟到桌上,震驚談判現場。
儘管各國極力想促成停戰,但普京顯然無意和談,現階段仍相信冬天有決勝機會,最後關頭,還不願鬆手。
尤其俄羅斯國內戰爭鷹派持續鼓吹恐怖主義,有俄羅斯軍事專家在節目上呼籲,不只要以極端手段攻擊烏克蘭,還要俄軍把矛頭對準北約成員國的船隻。
如此言論再度引爆國際批評,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專家Eliot Cohen怒轟這些人的殘暴和幻想從未停止,更點名俄羅斯國內問題比普京個人問題更加嚴重。
俄國鷹派持續鼓吹使緊張局勢加劇,俄軍炮火依舊猛烈,但在戰場上接連失利。Eliot Cohen點出關鍵,認為俄羅斯什麼都缺,由於內部腐敗,缺乏維護管理,軍火庫中很大一部分武器早已失靈或損壞。
軍事開銷已逾千億美元 每天燒9億美元 俄國還能撐多久?
俄烏戰爭拉長,雙方都有戰備補給和經濟壓力,烏克蘭有美國撐腰,長期有西方陣營經濟和軍事援助,但俄羅斯情況似乎並不樂觀。
根據經濟學專家團體「經濟復蘇中心」(Center for Economic Recovery)的資料,光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前23天,俄羅斯直接軍事支出至少高達199億美元,還估計戰爭中耗損和被摧毀的俄羅斯軍用設施和硬件設備造價高達90億美元。
軍事新聞網站「特戰部隊報導」(SOFREP)總編輯史普恩茲(Sean Spoonts)估計,俄國為這場戰爭每天至少花費約9億美元。
9億美元不包括西方經濟制裁引發的損失,但包括要付給在烏克蘭作戰的俄軍薪水,給他們武器、子彈和火箭,修復軍事裝備等。此外,俄國在這場戰爭中使用數以千計巡弋飛彈,每枚約150萬美元。
而隨著局勢繼續惡化,俄羅斯投入的兵力和武器數量上升,直接的戰爭經費也會隨之增加。
根據芬蘭銀行新興市場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西莫拉(Heli Simola)表示,自戰爭開始以來,該國的國防開支至少增加530億美元,而俄羅斯軍事成本將至少達到1,100億美元或更多。
雖然俄羅斯外匯存底(近6千億美元)是全球最高之一,但現在因為經濟制裁大多數都被扣在西方國家的銀行帳戶內。目前俄羅斯的戰爭資金,不外乎都是從能源、糧食、零件等產業上得來。
這場戰爭會持續多久,不得而知。俄羅斯宣布2023年的國防預算大約為840億美元,比2021年首次宣布的2023年國防預算高出40%以上。此外,在明年總預算中,俄羅斯還列入包括約1,120億美元的機密或未指定款項,剛好接近年底,這被解讀成用來增加明年持續進行戰爭的資金預算。
此外,CNN報導指出,無止盡的制裁,導致俄羅斯民眾逐漸買不到西方國家製造的產品,價格更進一步飆升,嚴重打擊許多俄國家庭。俄羅斯智庫高級研究員謝蓋爾指出,俄羅斯民眾對於當局沒有解決物價和軍事行動的不滿升溫,這種情緒比以前更危急,如果軍事行動繼續下去,俄國經濟將持續大幅衰退。
上萬新兵砲灰送死 多地爆發抗議 軍人母親要求普京回應
不只俄國境內經濟大受打擊,烏克蘭情報顯示,俄羅斯先前動員令徵召的30萬新兵,有5萬多人非死即傷,導致新兵士氣低落,徵召兵家屬的不滿聲浪也愈來愈高。
有影片揭露,俄國新兵在冰雪中戰鬥,卻只能用防水布紮營,讓家屬氣得痛罵根本是惡意放生,俄國各地也出現愈來愈多媽媽和妻子們上街示威抗議,急切要求軍方兌現普京所作的承諾,相關影片充斥俄羅斯社交媒體,普京似乎也察覺了民怨越來越失控。
路透社報導,普京11月25日接見了一群俄羅斯婦女,她們的孩子先前已被徵召到烏克蘭戰場上搏命。這是普京9個月前下令俄軍入侵烏克蘭以來的首次。
普京在談話中表示,對於那些失去家人的民眾,他能「感同身受」他們心中的苦痛。他對一名婦女表示,「我想讓妳們知道,我個人還有整個國家的領導階層這份痛苦。我們明白,沒有任何事物能抵銷失去一位兒子,尤其是對一名母親來說。我們能體會這份悲苦。」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9月21日曾表示,當時陣亡的俄軍士兵累積有5,937人,不過外界大多認為這個數字遠遠低於俄軍的實際傷亡人數。
11月初,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表示,估計被派到烏克蘭作戰的俄軍有逾10萬人陣亡或受傷,而烏軍的損傷數字也差不多。
烏克蘭證實伊朗軍事顧問在克里米亞陣亡
伊朗在俄烏戰爭中提供俄羅斯無人機和軍事協助,引發各界撻伐。《衛報》報導,先前有消息傳出,烏克蘭對克里米亞發動空襲時擊斃了10名伊朗軍事顧問。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秘書長丹尼洛夫(Oleksiy Danilov)證實確有伊朗顧問在克里米亞陣亡,指這些人在當地指導俄軍操控「Shahed-136」自殺無人機。
不僅如此,丹尼洛夫強調,任何一名在當地出現的伊朗軍事人員都會被視為打擊目標,「他們不應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那裡是我們的領土,我們並沒有邀請他們,且只要他們與恐怖份子合作來摧毀我國,我們就得消滅他們。」
丹尼洛夫還提到,目前尚不清楚伊朗是否運送彈道飛彈給俄羅斯,「但要是果真如此,這證明了兩個現象:一是俄羅斯沒有能夠製造大量飛彈來延續大規模戰爭的能力;二是若有一個國家從1979年就被制裁,卻仍能製造武器,那這些制裁的效力何在?這是一個執法面的大問題。」
保守估計逾1.5萬烏克蘭人失蹤 調查需時多年
路透社報導,總部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失蹤人口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Missing Persons)24日表示,烏克蘭戰爭期間的失蹤人數已超過1萬5,000人。
國際失蹤人口委員會於1990年代的巴爾幹戰爭之後成立,委員會今年7月在基輔開設辦公室,協助烏克蘭記錄和追蹤失蹤人員。
委員會的歐洲計畫主任哈勒戴(Matthew Holliday)表示,目前還不清楚有多少人被強制遷移、被拘留在俄羅斯境內、與家人分散但仍活著,或者是已經死亡並被埋進臨時墳地,調查烏克蘭失蹤人員的程序將延續多年,甚至戰爭結束後也會繼續下去。
考量到光是在烏東南港口城市馬立波(Mariupol),當局就估計有多達2萬5,000人死亡或失蹤,1萬5,000人這個數字很保守。
哈勒戴錶示:「數字龐大,且烏克蘭面臨的挑戰巨大。除此之外,他們還在打一場持續中的戰爭,對抗俄羅斯聯邦。」
相關新聞:
集安組織要散了?普京不爽小弟喊停戰 影片曝「戰車墳場」 澤連斯基批俄犯「危害人類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