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近日在戰場上接連失利,撤離赫爾松後,俄羅斯在盟友中的影響力也日趨孤立。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阿列斯托維奇日前表示:「在俄羅斯,戰敗的『沙皇』不會得到原諒,因此普京感到十分恐懼。」也有分析指出,目前普京只剩三招了。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阿列斯托維奇表示:「現在普京拼上性命在戰斗。如果他戰敗,至少在俄羅斯人心中他就完了」,「不僅是普京政治生涯結束,也可能會遭遇其他不幸」,「就連對普京非常忠誠的人也會對俄羅斯能否打贏這場仗產生了懷疑。」
赫爾松是烏東地區和克裡米亞半島陸路相連的戰略要塞,也是戰爭爆發後俄羅斯最先成功佔領的城市。有分析認為,俄軍宣布從赫爾松撤退後,克裡姆林宮遭受了嚴重的軍事層面和象徵意義上的打擊。阿列斯托維奇認為,俄羅斯與白俄羅斯正計劃展開新的攻擊。他預測,這次很有可能向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部署兵力。
近期,普京在國際外交上頻頻受挫,不僅沒有出席G20峰會,就連一直暗中支持俄羅斯的中共,也罕見在G20峰會上偏向西方。不僅如此,在24日由俄羅斯主導的集體安全組織峰會上,6個盟國領導明顯孤立普京,希望普京停止戰爭,氣的普京當場摔筆。面對如此軍事和外交困境,有分析揭露了普京所剩的三招。
第一招是,近期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基礎設施進行猛攻,造成整個基輔地區大規模停水停電,而目前正是冬季。《紐約時報》分析說;「冬季將使戰爭進入新一階段,俄羅斯加劇對基礎建設的襲擊的戰術如果奏效,會從後方瓦解烏克蘭士氣,目的是逼烏克蘭坐上談判桌。」
第二招,普京正在想辦法穩固他在中亞和盟友間的影響力。他的眼睛已經盯上古巴,想進一步強化與古巴的關係。22日沒有出席G20峰會和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的普京,卻與古巴國家主席狄亞士-卡奈(Díaz-Canel)會面,提到要互相支持。
普京的第三個招,就是利用經濟方面嘗試透過增加出口,來突破西方的經濟封鎖。《路透社》報導說,黑海糧食出口協議延長了120天,該協議允許糧食能經過受保護的運輸走廊,從三個烏克蘭的港口出口。而俄羅斯想藉此增加出口量,來規避減輕西方對俄國封鎖的影響。
有網友評論說:這三個招恐怕都不靈了。烏克蘭的士氣並未受太大影響,而俄羅斯用攻擊平民逼迫和談的行徑,更加強了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歐盟即將出台新一輪制裁俄羅斯的措施,北約也誓言與烏克蘭站在一起。接下來,普京恐怕真的是沒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