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周一(28日)表示,英國與中國雙邊關係的 “黃金年代”(Golden Era)已逝,“貿易可促進(中國)社會與政治改革”的天真想法也不復存在。並發出警告:北京對英國的 “價值觀和利益” 構成 “體制性挑戰”。
上任後首場外交政策演說劍指中共
曾經擔任英國財政大臣的蘇納剋星期一(2022年11月28日)在倫敦金融城市長晚宴(Lord Mayor’s Banquet)活動中發表了他10月25日上任首相以來的首場外交政策演說,聽眾涵蓋英國企業界領袖、各國外交官和政要、對外事務專家等。
演說聚焦俄羅斯、中共對英國及全球構成的安全威脅和挑戰,也觸及印太區域蘊藏的龐大經貿機會,並提到在印太區域,經濟和安全實際上不可分割。
蘇納克重申英國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包括明年對烏軍援將提升或至少保持今年的水準,且英國將提供更多防空系統,“因為保護烏克蘭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蘇納克當天更批判北京的人權劣跡,包括譴責北京近日鎮壓民眾抗議高壓防疫政策、爭取自由的行動,以及中共警方對一名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施暴。
蘇納克強調,英國一向捍衛自己的價值觀,且以實際行動保衛民主,而不僅憑口惠。然而,面對日新月異的挑戰、變化越來越快速的地緣政治情勢,英國運用所信奉價值觀的方式也必須相應改變。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對中關係。
他指出,中共顯然正競逐全球影響力,並持續為此動用所有可用的國家權力與控制手段。“我們認識到中國(中共)對我們的價值觀和利益構成系統性挑戰 (systemic challenge)。隨着中國(中共)朝更加專制的方向發展,這項挑戰將會更加嚴重。”
蘇納克明確表示,英國與中國雙邊關係的 “黃金年代” 已逝,“貿易可促進(中國)社會與政治改革”的天真想法也不復存在,英國需要改變與中國(中共)打交道的方式。
在指出 “炒短線或一廂情願都不足以成事”,以及英國不能一味依憑冷戰思維論述與方法、或是將行動建立在對過往年代的感懷後,蘇納克主張英國應更強力捍衛價值觀以及經濟繁榮所需的自由開放,並透過建立更強健的國內經濟,鞏固英國在海外的力量。英國將以強勁的務實做法而不是華麗的言辭來奮起反擊中共等全球性競爭者,並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等理念相同的國家一道努力應對北京的挑戰。
蘇納克透露,外交國防安全綜合檢討報告(Integrated Review)修訂版的發布時間將由今年底前延後至明年。此報告去年3月首次發表,外界預計新版報告中對中國的着墨備將倍受矚目。
新首相中國立場受關注
英國媒體稱,自蘇納克上台以來,他的中國立場,一直受到關注。
蘇納克本人去年擔任財政大臣時曾說過,英國需要細緻入微地處理對華關係,一方面要關注中國的人權問題,另一方面要擴展對華經貿關係。
不過,面對他所在的保守黨許多成員對中共的強硬立場,蘇納克在今年7月競選黨魁時也明顯強化了對中共的批評,稱中共是對英國和整個世界安全和繁榮的最大威脅,並保證會關閉在英國的所有孔子學院,並帶領世界抗擊中國的網絡威脅。
蘇納克10底成為英國新一任首相後,原計畫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16日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 G20 峰會上首次會面,但因故而取消。
英國廣播公司(BBC)爆料,當蘇納克團隊計畫與習近平在今年 G20 峰會會面時,我們被提醒,英國首相甚至已經 18 個月沒有與中共國家主席通電話了。
唐寧街15日在聲明中表示,蘇納克原計畫推動倫敦與北京建立 “坦誠而且具建設性關係”,不過,“中共構成系統性的挑戰,且是長期的”,“北京專制領導階層意圖重塑國際秩序”。之後,蘇納克的發言人16日表示,會談已因行程安排問題而取消。
中央社消息稱,蘇納克15日在前往20國集團峰會的專機上被問到是否認為英國應該對臺灣提供武器時說:“我們正在檢視所有相關政策,作為更新綜合評估的一部分。”
路透社報道說,蘇納克在G20峰會上說,“英國對臺灣的政策很明確,就是不應片面改變現狀,應以和平方式解決。我們隨時準備支援臺灣,如同我們將挺身面對中共的侵略”。
這無疑是蘇納克自上任以來在英中關係問題上最清晰、最明確的表態。不得不令外界質疑是他的這番言論成為了兩國領袖會面被取消的導火索。
英中關係“黃金年代” 已逝
英中關係 “黃金年代” 指的是與蘇納克同為保守黨籍的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政府(2010-2016)大力推動與北京在經貿、政治等領域擴大、深化合作,並在2015年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達高峰。但此後每況愈下。
當時英國政界普遍認為,中國雖然是中共一黨專政的國家,但這種憂慮不應該影響到兩國之間的經貿發展。而此前,香港在2014年爆發爭取普選民主的 “雨傘運動”。
去年,七名英國議員在提出有關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的人權侵害問題之後,受到中共制裁。被制裁者包括蘇納克的安全事務大臣湯姆·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科學大臣努斯拉特·加尼(Nus Ghani)、前保守黨領袖伊恩·鄧肯·史密斯爵士(Sir Iain Duncan Smith)和外交事務委員會原召集人艾麗西婭·凱恩斯(Alicia Kearns)。
前任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在上任後,曾下令修訂由約翰遜(Boris Johnson)政府制定的《安全、防務、發展與外交綜合審查》報告,對北京的定位將從原本的 “制度性競爭者” 改為 “威脅”。
中共駐英國大使鄭澤光上周出席倫敦一個金融論壇時說,“英國有人熱衷於鼓噪‘中國(中共)威脅’、要求限制中英經貿聯繫,這些人完全是捕風捉影、指鹿為馬、開歷史倒車。”
截止發稿前,北京當局方面還沒有對英國首相的最新言論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