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逾9個月,目前烏東戰況依舊激烈,俄方有意將巴赫姆特市當「絞肉機」消耗烏軍兵力;而烏軍本月初收復的烏南赫爾松市則因俄軍持續猛烈砲擊,開始撤離居民。北約組織(NATO)11月29日及30日舉行外長會議,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呼籲盟邦加強援助烏克蘭過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宣布援助烏國復電的計畫。與此同時,傳出俄國向印度提出關鍵零部件購買清單,印度企業擔憂被西方制裁。俄烏開戰以來,美俄設立的「軍事熱線」只通話1次。莫斯科取消與美國核武裁減談判。美國趁勢力促歐洲盟邦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立場。
烏東戰況激烈 俄拿巴赫姆特市當「絞肉機」 烏撤離南部赫爾松市居民
目前烏東戰況仍舊激烈,《華爾街日報》指出在頓內茨克(Donetsk),俄軍正費勁要奪取戰術要地巴赫姆特市(Bakhmut),為連月來的失利止血。
烏克蘭參謀總部11月28日表示,俄國正準備把部署於鄰近烏北白俄羅斯邊界的部隊調動至烏克蘭佔領區,強化防守並阻止烏軍推進。
雖然烏克蘭聲稱俄軍有意奪取巴赫姆特,但社群媒體上有俄國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老闆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受訪談話,顯示俄軍對巴赫姆特「另有打算」。
普里格津說:「巴赫姆特是一座大型、工事良好的據點,有道路、郊區和攔水壩,烏軍早做足充分準備並能頑抗。」
「我們的任務並非巴赫姆特這座城本身,更非進城,而是摧毀烏軍有生力量、減少烏軍作戰潛能,這會對戰場其他地區帶來積極影響,這也是為何這裡的作戰稱為『巴赫姆特絞肉機』。」
烏南戰略要城赫爾松市在淪陷8個多月後日前被烏軍收復,但現在經常遭第聶伯河(Dnipro River)對岸的俄軍砲擊;烏方雖在俄軍撤離後努力恢復市內局部電力,但市內重要民生基礎設施仍未恢復正常。
本月初烏軍收復赫爾松市進城的歡愉場景,如今已被日趨猛烈的砲擊緊張氛圍取代。先前是俄方撤離市內親俄居民,如今換成烏方安排市內親烏居民撤離,當地每晚6時都有一列開往烏西的免費火車。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28日表示,過去一週俄軍對赫爾松地區的30個地點進行多達258次砲擊。他警告,烏國正因俄國更多飛彈空襲面臨艱難的一週;俄軍目標是癱瘓關鍵基礎設施,打擊烏克蘭民心士氣。
雖寒冬腳步逼近,烏克蘭與西方官員已對可能發生的人道災難示警,尤其烏克蘭各大城因俄軍空襲而拉長停水斷電時間,無法在氣溫下降之際供暖。
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y Reznikov)28日推文指稱,俄國過去9個月來已對烏克蘭發動1萬6,000次飛彈攻擊。
北約外長會議聚焦援烏過冬 美將宣布復電援助計畫
路透社報導,北約(NATO)11月29日及30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舉行外長會議。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企圖利用寒冬作為戰爭武器。」他指出,會議將是為烏克蘭動員更多支持的平台,呼籲盟邦承諾加強援助烏克蘭過冬。
即使外交官承認有能量和補給問題,北約各國外長仍專注於討論對烏克蘭增加軍事援助,諸如防空系統和彈藥,但也會商討提供非致命性武器援助,例如燃料、醫療補給、冬季裝備、無人機干擾器等。
部分非致命性武器援助已透過一項北約援助方案送出。北約盟邦可透過這項方案捐贈,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希望將它擴大。
澤連斯基已警告國人,本週俄羅斯發動的新攻勢可能會跟上週一樣強烈。俄軍上週發動開戰後最嚴重的攻擊,導致數以百萬計的烏克蘭人沒有暖氣、飲水或電力可用。
俄羅斯承認鎖定攻擊烏克蘭基礎設施,但否認意圖傷害平民。
一名資深歐洲外交官說:「對烏克蘭來說,這會是個恐怖的冬天,所以我們致力加強我方援助,使其具有韌性。」
捷克外長卡瑟爾(Rastislav Kacer)說:「未來數月將是對我們全體的一大考驗,對烏克蘭是個生存考驗,對我們是道德考驗。只要有必要,我們就必須持續協助烏克蘭。」
輪值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主席的德國也安排在北約會議場邊跟一些夥伴會談,力求找到方法來加速重建烏國能源基礎設施。
路透社報導,美國國務院高層官員表示,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9日將在北約會議上宣布一項對烏克蘭的最新援助,要協助烏國恢復電力傳輸能力,以因應俄羅斯對電網的攻擊。
烏克蘭外長稍早告訴一些訪問基輔(Kyiv)的北約外交官員說,變壓器是烏國待修電力基礎設施中最大一部分。
不願具名的美國官員向媒體簡報說,華府一直在與美國公用事業、硬體供應商及歐洲國家合作,試著取得設備來協助烏克蘭恢復遭俄國飛彈破壞的高壓輸電站。
該官員說,布林肯將透過一場新的能源協調小組會議,一來展現美國目前調度了哪些東西,二來說明相關計畫,以在未來幾週盡快將這些設備運送到烏克蘭。此一能源協調小組成員包括G7和其他國家。
這位官員說,為了打擊烏克蘭民心士氣,俄羅斯鎖定攻擊這些耗資數百萬美元的變電站,而這些變電站設備是露天式的,不設在建築物裡面,要保護這些設備很困難,容易遭到俄羅斯使用伊朗製無人機攻擊。
俄提關鍵零件購買清單 印度企業憂被西方制裁
就在北約召開外長會議同時,路透社報導,印度首都新德里29日傳出莫斯科已給印度一份運送清單,內容超過500項與汽車、飛機和火車相關的關鍵零件。由於俄羅斯被多國經濟制裁,這份清單能幫助俄羅斯維持國內重要工業運行,若消息屬實,提供相關零件材料的印度公司恐也將遭西方制裁。
報導說,相關消息未獲有關方面證實,這份清單也不清楚會有多少項目及數量真的被出口到俄羅斯,但一間不願透露企業名稱的莫斯科公司表示,俄國工業與貿易部確實要求過大公司,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原料和設備的清單。目前俄羅斯工業與貿易部,和印度外國經貿部門及印度總理,皆未對此表達任何回覆。
據稱,俄羅斯這份清單請求早在印度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11月7日拜訪俄羅斯之前就已決定。在訪俄期間,蘇傑生表示印度需要擴大出口俄羅斯來平衡雙方貿易。這次拜訪,負責農業、石油、天然氣、港口運輸、財政、化肥和貿易的高級官員皆連同拜訪,顯示對印度而言,與俄的雙邊關係相當重要。
報導指出,印度在俄烏戰爭期間大量購買俄羅斯能源,緩解俄國面對制裁的影響,加上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遲遲不加入西方譴責俄羅斯入侵的行列,一些印度當地公司擔憂印度可能也會落入西方制裁。
美俄設「軍事熱線」只通話1次 莫斯科取消與美核武裁減談判
路透社報導,美國與俄羅斯之間設有「軍事熱線」,防止事態升級,並保留與俄羅斯政府的溝通管道。該熱線連接美軍歐洲司令部與俄羅斯國防管理中心,不過有美國官員透露,這條軍事熱線到目前為止只通話過1次。
該官員表示,當時美國透過軍事熱線連繫俄羅斯政府,針對俄羅斯在烏克蘭關鍵基礎設施附近展開軍事行動表達擔憂,但是具體軍事行動事件為何,則不得而知。
美國國防部3月時表示,設置熱線是為了避免在北約領空及領土發生任何衝突,官員推測,若俄軍戰機追逐烏克蘭軍機而進入波蘭領空,或是俄軍飛彈飛越北約領空,這條熱線就十分重要了。
除了軍事熱線以外,美俄雙方也透過高層對談進行溝通,包括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與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等軍方高層對談。
此外,俄羅斯28日宣布,將推延與美國舉行「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談判。儘管俄烏戰爭情勢緊張下,美俄這項會議早前仍訂在埃及舉行。
塔斯社(TASS)報導說,俄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原定於11月29日至12月6日在開羅舉行的俄美START條約雙邊協調委員會會議將延至稍後舉行,但未提供其他細節。
莫斯科8月時宣布,俄方將暫停美國根據條約規定,對俄國軍事基地進行的檢查,並稱這是對美國阻撓俄方檢查所作的回應。
美國本月則表示,美方預計很快會與俄羅斯見面,討論在該條約之下,恢復核查的可能性。
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是美俄之間主要的裁減核武條約,也是這世界兩大核武國之間最後一項此類的雙邊協議。
這項協議於2010年簽署,對兩國核武庫設定上限,限制各方最多部署1,550枚戰略核彈頭,比2002年所設定數量減少近30%。
白宮國家安全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莫斯科並未說明推遲會議理由,這是雙方自COVID-19疫情(2019冠狀病毒疾病)中斷談判以來,首次安排恢復面對面會談。
柯比說:「我們希望盡快回到原訂時間日程上。」「這不僅對美俄雙方很重要,對世界其他國家也很重要。」
俄國副外長雷雅布可夫(Sergei Ryabkov)29日則表示,華盛頓只想討論如何恢復對俄軍基地的檢查,而莫斯科有其他優先事項需要處理,情況讓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取消與美國的「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談判,今年內也不太可能再舉行任何相關會議。
根據雷雅布可夫的說法,莫斯科希望討論更廣泛的「戰略穩定」問題,問題領域涵蓋俄美兩國之間一系列核相關問題。
外媒:華府乘勢促歐洲盟邦強硬抗共
《金融時報》報導,根據曾聽取美國與北約盟邦對話簡報的消息人士,近幾週以來,華府開始遊說北約成員國對中共採取更強硬的用語,並著手擬訂具體行動來約束北京,支持美國的印太政策。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之初就把抗衡中共列為主要外交政策目標,但俄羅斯今年2月入侵烏克蘭成為關注焦點,令拜登的抗共行動變得複雜。
但消息人士說,隨著普京的侵烏戰爭來到第10個月,華府正齊力把中共送回北約議程。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稱:「美國的轉變顯而易見。他們決定現在就是推動此事的時機,這真的相當明顯。」
一名美國高官被問到美方動作時指出,北約6月通過一項因應中共系統性挑戰的新「戰略概念」(Strategic Concept),「我們持續針對這些議題作溝通」。
北約6月首度把北京視為對北約「利益、安全與價值」的「挑戰」。
北約外長29日起召開為期兩天的會議,協調北約成員國對中共的態度也是重點討論議題。
與此同時,中國近日正掀起「白紙革命」,至少遍佈中國19省,多個大型城市均出現人潮,從南京、上海開始,隨後北京、廣州、瀋陽、哈爾濱、長春、重慶、成都、蘭州、西安、武漢、鄭州、大理、長沙、烏魯木齊、佛山等地,至少91所高等院校先後組織響應、發起抗議活動,民眾甚至吶喊「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口號,被認為是1989年「六四」事件以來最大規模的中國集會抗議運動,引發全球關注。
相關新聞:
俄擬撤札波羅熱核電廠?普京「P圖」造假被抓包 曾考慮入侵日本?G7司法部長首議俄戰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