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生子是人生大事,北歐國家為了挽救低迷的生育率,在產假和福利待遇方面向來慷慨,而丹麥對準媽媽也有一套完整的助產運作模式,幫助她們度過整個孕期和生產過程。下面整理了在丹麥懷孕生子需要知道的7件事,提供讀者作為參考。
-
以助產師為主
相較某些國家比較偏重婦產科醫師,在丹麥,通常是由助產師協助生產,只有在危險妊娠,或無法確認是否能安全自然分娩(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的情況下,才會交由醫師負責。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甚麼太大問題,大多都由助產師負責從懷孕到分娩的事宜,無需擔心沒有婦產科醫師全程介入。
助產師也需要考取執照,從孕期規劃、產檢、諮詢,到陪產、產後護理等,都由助產師一手包辦,也因為分工明確,婦產科醫師能專注照護高危孕婦,而助產師則給予一般孕婦專業照料,讓準媽媽們能享有更細心的對待。
-
建議自然分娩
雖然有些國家現在很流行打無痛針或催產針,但丹麥並不會這麼做,他們大多認為醫療不過度介入才是對母親和孩子最好的選擇,因為生產時母體本身就會分泌催產素等荷爾蒙促進生產,另外也擔心用藥對孩子不好。相較剖腹產,自然分娩對母體癒合更加有利,而且嬰兒經過產道擠壓,對肺部發育、呼吸系統順利運作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所以除非強烈要求或真有需要,不然不會以醫療手段介入產程。
-
友善環境
在安全的範圍內,助產師會跟孕婦討論生產計畫,可以選擇在家生產或水中生產等方式,醫療手段介入前也都會事先說明和溝通,另外也不會有輕慢對待孕婦的情況,對待外國人也同樣友善。
-
孕期檢查
在發現自己懷孕後,准媽媽需要先打電話告訴自己的醫生,大約在6到10週時,醫生會做初步診療,並討論家族健康史,通常會在第7或第8 週抽血和驗尿,在5到12週可以接受免費流感和百日咳疫苗,第12週時,會做第一次超音波掃描。
在第13到18週時,將由助產師接手例行檢查,之後一般一個月看一次。如果需要,可能會再做一次血液檢查。例行檢查時,助產師會量血壓、測量胎壓、聽寶寶的心跳,並回答相關疑問,第20週時,會做第二次超音波掃描,並確認性別,如果一切安好,分娩前大概就只會照這2次超音波掃描。
在第25周和第32週,會預約婦產科醫師檢查,這時可能會抽血確認有沒有妊娠糖尿病或其他問題。
在第29、35、37和39週,都由助產師進行例行檢查,另外會和孕婦談論健康情況、分娩計劃和母乳餵養等相關問題。如果過了預產期還沒有生產,在第41週時助產師會打電話詢問情況,必要時將到醫院進行引產(俗稱催生)。
-
孕後檢查
生產後,產婦通常會住院1天。助產師一般會在回家後隔天來探視,確認產婦康復情況以及母乳餵養情況。另外在寶寶出生後會抽血確認新生兒是否患有先天性疾病,並做聽力檢查。
產後第5周和第8週會需要預約醫生,分別對母親和嬰兒進行檢查。
-
產假與育兒假
丹麥的產假與育兒假給得很慷慨,所有孕婦在分娩前有4週、分娩後有10週的產假,父親則是有2週陪產假。如果孩子出生於2022年8月2日以後,則父母各享24週的產假與陪產假。
產假休完後,父母各享有32週育兒假,可以延長至40週,在職父母則可延長至46週。
-
免費的嬰兒禮包
丹麥一些嬰兒用品公司和其他公司會提供免費的嬰兒禮包,通常只要註冊就能領取,禮包內有濕紙巾、奶嘴、奶瓶、尿布、衣物、玩具等應有盡有,各家禮包內容不太一樣,不過一般是限定準父母申請領取,其他家人如祖父母等代為申請會被拒絕。
以上是關於在丹麥懷孕生子的7件事,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