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的“白紙革命”正在全球遍地開花。周六(3日),在德國柏林(Berlin)上百人不畏風雪遊行至中共駐德大使館前舉行 “自由中國 白紙革命” 集會活動。中國著名詩人楊煉與臺灣駐德代表謝志偉也現身聲援。人群中高舉 “習近平下台”、“我們要自由” 等標語牌,也有人舉著 “鐵練女”、“烏衣”、“釋放維吾爾同胞” 等標語;高呼 “釋放威權、保障人民權利、和中國同胞站在一起” 等口號,還有人戲謔地向使館喊道 “下來做核酸”;現場也有人點燃蠟燭悼念。
據德國之聲報道,烏魯木齊大火10天後,柏林已經飄起雪花。當地時間12月3日下午,一群中國年輕人在德國首都發起 “自由中國 白紙革命”集會活動,數百人從亞歷山大廣場(Berlin Alexanderplatz)前標誌性的世界鍾地標出發,一路穿越柏林心臟地帶,徒步經過亞諾維茨橋(Jannowitzbrücke Bridge),最後行至施普雷河(Spree River)畔的中共駐德國大使館門外。
記者了解到,遊行隊伍中有人特地從德國其他城市搭了幾個小時的火車來柏林。在被問到為什麼參加示威時,遊行者說:“我們不能永遠等別人站出來,等的話永遠等不到,一定要站出來,自己站出來發出聲音。”
集會活動等主要組織者之一的Joanna(化名)向德國之聲表示,她是在了解到 “新疆集中營” 的黑幕後開始覺醒的。2019年香港 “反送中運動” 期間,人在德國的她開始參與街頭示威,接下來便遭到 “小粉紅” 的攻擊。她沉寂了一段時間,後又因為 “四通橋事件” 受到鼓舞,於是嘗試組織類似活動。
她表示,過往中國人都是政治冷淡的,“如果是有不同的政治觀點,都像做賊一樣”,但如今有很大變化,“尤其德國的情況,跟以前有極大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大家就不藏著掖著了”。德國之聲記者注意到:Joanna是現場少數完全露臉的示威者。
臺灣駐德國代表謝志偉現身亞歷山大廣場表達支持。他在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表示,儘管不曉得運動未來發展,但中共打壓國內示威 “幾乎是可以預見的”,“如果外面聲援的聲音能夠持續下去,至少在中國受到迫害的那些人,他們會感受到寒冬之中外面來的溫暖。”
定居柏林的中國著名詩人楊煉參加了當天的集會活動,他手拿寫有 “內心的白紙,你撕的碎嗎?” 字樣的標語,他在中共大使館前演講痛批中共高壓統治,每個中國人都像俘虜、工具,已經沒有自我意識,以疫情管控管制人民,反而激起大家反抗。
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當我們摘掉口罩,張開嘴巴說出我們的思想的時候,實際上已經突破了第一道防線,我覺得年輕人們在這邊呈現得非常清晰。”
儘管如此,露臉者仍是少數。一位全身以黑帽、黑色墨鏡、黑色大衣包裹的示威者告訴德國之聲,但凡是反對意見在中共政府都被冠上 “境外勢力”,這個詞彙早已被污名化,自己既是 “境外勢力”,也是中國公民。其之所以趕來現場是因為 “責任”(It is my duty),但仍擔心海外的中國警察,“不想給家人添麻煩”。
有的示威者還表示,不敢在中使館旁邊打開手機。現場亦可見到使館窗戶幾度打開,似有人在觀察抗議現場。氣氛和平的示威,仍有幾分顧忌。
報道說,烏魯木齊一把大火點燃 “白紙革命”,短短10天內似乎鬆動了中共當局堅持長達3年的 “動態清零”。儘管大陸境內多地已出現陸續放寬防疫措施,但柏林現場的示威者仍告訴記者,他們認為這場運動不會就此消退。
到場聲援示威的中國維權律師丁家喜的妻子羅勝春也向德國之聲表示,“‘動態清零’鬆綁只是一個很基本的表象”,實際上如彭立發(彭載舟)、他的先生丁家喜等中國維權律師,以及無數中國人都還關在監獄裡頭,“如果能釋放其他所有的政治犯、允許人民說自己的話,那才是真正的勝利。”
Joanna也認為,解封后悲劇 “絕對不會停止”。她告訴記者:“如果僅止於要求解封,那是非常荒唐的事情。即使解封了你們很快可能也會看到中國國內防疫管理可能會亂成一團…… 那更多的慘劇就會發生。你們可以知道這個體制,它是沒有出路的,你解還是不解封,這都一樣的。”
新加坡 “端傳媒”發表文章《從負到零的中國抗議:如果轉折點沒有來,是因為現在才是開始》,作者鄭昶人認為,在習近平強化黨權的方針下,公民自發的反對運動偃旗息鼓已久,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黨政機構落入基層,權力的毛細血管無限延伸,可以說中國的公民社會不只是歸零而是倒退到了負數。在悼念烏魯木齊遇難者的哀傷和針對清零政策的不滿之中,中國的公民運動至少完成了從負到零的重現。之所以是零,是因為現在才是新的開始。
一位化名 “柔伊” 的抗議者表示,雖然國內相關防疫政策有所鬆綁,但當局沒有回應 “人民想要的”,只要中國共產黨、國家主席習近平不倒,這場革命就會繼續下去。
氣氛和平的示威活動從下午1時開始至5時結束。柏林警方估計當天約200人參加了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