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逾9個月,俄羅斯今天(12月6日)再有軍用機場遭無人機攻擊,這是兩天內第3起,俄方指控烏克蘭大膽穿透俄國數百公里空域發動攻擊,烏方未正面回應。《紐時》指出,若是烏軍所為,將是烏克蘭首度展現對俄羅斯本土造成威脅的實力,極具象徵意義。而俄羅斯也再度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飛彈襲擊,鄰國摩爾多瓦又遭波及。
聯合國人權專員訪基輔時遇空襲,被迫轉入地下避難處會晤維權人士,並呼籲結束這場戰爭。普京現身視察10月發生爆炸的克里米亞大橋,為入侵烏克蘭後最接近前線的行程。美歐對俄國石油祭出新制裁昨天生效,印度外長則表態「繼續購油」。
可直搗莫斯科?傳烏軍連2天深入逆襲俄國3軍用機場 紐時:極具象徵意義
《衛報》報導,與烏克蘭接壤的俄國庫斯克州(Kursk)州長斯塔羅沃伊特(Roman Starovoyt)今天(12月6日)在通訊軟體Telegram表示,當地一座軍用機場6日遭遇無人機襲擊,導致機場內一座儲油槽爆炸起火,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雖然斯塔羅沃伊特宣稱這起事件僅影響「局部」範圍,但從網上曝光的影像畫面可以看到爆炸產生的火勢相當大,漫漫濃煙竄天。
這是繼昨天(5日)薩拉托夫州(Saratov)恩格斯空軍基地(Engels airbase)及利珊州(Ryazan)佳吉列沃(Dyagilevo)空軍基地遇襲後,連續2天有3座俄羅斯軍方機場遇襲。佳吉列沃駐有俄國大型戰略轟炸機,恩格斯基地距首都莫斯科僅數小時車程,兩地距離俄烏邊界均遠達480公里。烏方官員表示恩格斯基地是俄軍用飛彈空襲烏克蘭的重要攻擊發起點。
俄羅斯國防部昨天指控烏克蘭策畫這些襲擊,當天烏軍使用的是蘇聯時期的噴射無人機,攻擊造成巨大爆炸,導致3名俄羅斯技術人員死亡,4人受傷,以及2架Tu-95轟炸機毀損。儘管這次烏克蘭只襲擊軍事基地,但已經是「恐怖主義」攻擊的範疇,目的是要癱瘓俄軍的遠程飛機系統。
英國國防部今天則在推特表示,昨天遇襲的恩格斯空軍基地為俄軍遠程轟炸機隊在該國西部的主要基地,若俄羅斯官方評估爆炸事件是烏國蓄意攻擊的話,並坦承有轟炸機被炸毀的話,就意味著這是俄國入侵烏克蘭以來在保護轟炸機的重大戰略失敗,俄軍指揮系統可能會想辦法查明原因並究責,嚴厲懲罰應該對此事件負責的俄羅斯官員。
基輔當局一如之前打擊俄國境內或克里米亞時的態度,不願公開承認發動無人機空襲,但官員私下措辭均暗示是烏克蘭所為,而這也是烏克蘭遭入侵以來,烏軍最深入俄國領土的攻擊行動。有俄國評論人士指出,如果烏軍能深入俄境到如此地步,或許也能直接攻擊莫斯科。
《紐約時報》引述不願具名的烏克蘭高層透露,執行攻擊的無人機都是從烏克蘭境內起飛,其中至少有一次的攻擊任務是由滲透深入的特戰部隊在俄軍基地附近協助導引無人機至目標。
報導指出,烏軍無人機深入俄羅斯核心地帶,攻擊位在恩格斯及佳吉列沃的軍用機場,分別距離俄國首都莫斯科僅700公里及不到200公里,恩格斯甚至配有可裝載核彈頭的轟炸機,那會是俄羅斯入侵以來,烏克蘭軍方首次證明其對俄羅斯本土的遠程攻擊能力不容小覷,「烏克蘭武裝勢力能夠深入俄羅斯境內軍事目標,這極具象徵意義。」
前美國外交官、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歐俄安全議題專家柏格曼(Max Bergmann)說:「烏克蘭展現能深入俄國境內攻擊,絕不僅只軍事意義,也是向俄國傳達訊息-戰爭再打下去絕非沒代價,俄國跟烏克蘭一樣難防長程無人機與飛彈打擊。」
對於這次無人機攻擊,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skiy Reznikov)再次說出一個由來已久的笑話,「俄羅斯的基地會爆炸是因為有人在那抽菸。」
烏克蘭總統顧問阿列斯托維奇(Oleksiy Arestovych)指出,恩格斯基地是俄軍擁有充分設備、能為進攻烏克蘭的大型轟炸機提供維修保養的唯一基地。
此外,烏克蘭國營軍工企業「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Ukroboronprom)10月時曾表示,他們已研發出一款航程超過960公里、能攜帶重約75公斤彈頭的無人機,4日時還說無人機已完成測試工作。
在俄軍基地遭攻擊不久後,俄國發射新一波飛彈打擊烏克蘭各地城市。
俄軍再度大規模轟炸烏國電力系統 鄰國摩爾多瓦遭波及
綜合外媒報導,烏克蘭寒冬來襲、氣溫驟降,俄羅斯5日再度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飛彈襲擊。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說,這波襲擊造成4人死亡,俄羅斯發射70枚飛彈,「絕大多數」都遭擊落,但仍擊中烏克蘭已嚴重受損的基礎設施。
烏克蘭總理什米加爾(Denys Shmyhal)指出,基輔、文尼察(Vinnytsia)與敖德薩(Odessa)等地區的能源設施遭到俄軍飛彈攻擊。而烏克蘭政府為了穩定供電系統,在飛彈來襲時暫時停電,待攻勢結束後再將電網開啟,並進行檢修。什米加爾強調,烏克蘭的能源系統正在運轉,且完好無損。
烏克蘭國家能源公司執行長庫奇斯基(Volodymyr Kudrytskyi)表示,從飛彈落下的地點研判,他「堅信俄羅斯軍方發動這場攻擊時,曾諮詢過俄國電力工程師」。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在推特指出,俄羅斯試圖在寒冷的冬天剝奪人們的電力、暖氣與供水,隨著俄羅斯犯下的戰爭罪行越多,各國就越應該提供烏克蘭武器,藉此加快結束俄羅斯的恐怖行動。
烏克蘭電力基礎設施遭受數個月的攻擊後,有近一半的能源系統已經受損,在室外氣溫降到攝氏0度以下時,讓民眾陷入寒冷與黑暗之中。
此外,摩爾多瓦警察5日在靠近烏克蘭邊境巡邏時,在北部城市布里切尼(Briceni)一處果園附近發現飛彈碎片,雖然目前當局尚未表示飛彈是歸屬於誰,但外媒報導指出,發現飛彈的時間,是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襲擊後。
這並非摩爾多瓦首次遭到波及,早在10月31日也有飛彈碎片落在摩爾多瓦境內,事後俄摩雙方各驅逐對方一名外交官。10月10日俄羅斯空襲烏克蘭期間,也有3枚飛彈飛越摩爾多瓦領土。
地下避難處會晤維權人士 聯合國人權專員訪基輔遇空襲
今年10月接管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OHCHR)的圖克(Volker Turk)4日抵達烏克蘭展開4天訪問。圖克原定5日在基輔與一些人權捍衛者會面,但當時防空警報響起,他們被迫把會議移到地下避難處。
根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提供的影片與圖克在推特(Twitter)上傳的照片,他與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其他官員坐在寒冷陰暗的地窖內,身上裹著冬季禦寒大衣。
他發文說:「真是無法相信,烏克蘭幾乎每天都發生這種事。一定不能讓這種情況成為新常態。」
烏克蘭當天遭受新一波俄羅斯致命飛彈攻擊,俄羅斯10月開始針對烏克蘭電網發動攻擊,破壞烏克蘭近一半的能源系統,在冬季來臨時讓數以百萬計民眾陷入寒冷與黑暗之中。
圖克在5日傳到推特的另一段影片中說:「我現在人在烏克蘭,聲援這場可怕戰爭的受害者。」他將電網遭破壞的情況直接歸咎於俄羅斯。
圖克在第2支影片中說:「戰爭是毫無意義的。這類的殺戮令人完全無法接受且沒有意義。」「我只能呼籲發動攻擊的人停止這麼做,請他們尊重國際人道法與國際人權法。」
入侵後最近前線行程 普京現身視察克里米亞大橋
綜合外媒報導,在克里米亞大橋(克赤大橋)發生爆炸近兩個月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12月5日前往視察,並親自駕車通過大橋確認狀況。
普京由俄羅斯副總理庫斯努林(Marat Khusnullin)陪同前往現場視察,在現場聽取橋樑維修作業進度,跟建築工人有所交談。他表示,橋樑左側仍在修復,需要一點時間完成,「我們需要克赤大橋回到理想狀態」。
普京隨後則是沿著橋面行走,並檢查先前因爆炸事件而燒焦的橋樑部份結構。法新社報導指出,此次親訪克赤大橋,是普京自從俄羅斯2月24日出兵入侵烏克蘭之後最接近戰爭前線的一次行程。
連接克里米亞半島與俄羅斯本土的克里米亞大橋10月8日清晨突然發生爆炸,導致部分橋面坍塌,莫斯科當局宣稱是烏克蘭發動攻擊。此後,俄羅斯開始鎖定攻擊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並造成全國大停電。
美歐對俄油祭出制裁 印度外長表態「繼續購油」
歐美等國家12月5日起開始實施2項嚴厲的措施,包括針對俄羅斯原油施加每桶價格上限與禁運措施,達到限制俄羅斯依靠石油賺取戰爭資金,然而印度卻表示繼續向俄羅斯購買石油。
美聯社報導,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與德國外交部長貝爾柏克(Annalena Baerbock)5日舉行會談後向記者透露,2人討論了雙邊關係和俄烏戰爭等議題,並宣布印度將優先滿足與考量自身需求,繼續向俄羅斯採購石油。
他補充,「歐洲國家將自行決定(要怎麼做),這是他們的權利」,但「歐洲國家優先考量其能源需求,卻要求『印度做其他選擇或事情』,這是不對的。」
報導稱,蘇傑生雖然並未提及每桶原油價格上限,但稱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的化石燃料多於印度,而印度官員曾為了該國採購俄羅斯石油的交易行為辯稱,較低的石油價格讓印度受益。
截至目前為止,印度尚未承諾遵守七大工業國集團(G7)、歐盟對俄羅斯原油限額為每桶60美元上限,該項制裁措施於5日生效,此舉是西方國家試圖限制莫斯科入侵烏克蘭的主要戰爭資金來源,同時避免俄羅斯突然退出市場後導致全球油價暴漲情況發生。
據悉,自俄軍入侵烏克蘭以來,印度持續穩定增加採購折扣價格的俄羅斯石油量。能源分析公司Vortexa的數據顯示,該國10月開始從俄國進口的石油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如按每日桶數計算,目前俄羅斯已成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應國。
印度和俄羅斯一向關係密切,也是俄製武器主要市場。儘管新德里屢次敦促俄國「立即停止(在烏克蘭的)暴力行動」,但並不支持西方對莫斯科的制裁。德國則是印度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共有超過1,700家德國企業在印度營業。
相關新聞:
最新戰況:俄空軍基地被炸 談判方程式無解?她說普京政權在就無望 俄民心改或催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