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來,婚姻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在我和丈夫皮埃爾結婚之後,我一下子多出來一大家子法國親戚。這群素未謀面的“老外”,如今都成了我的親人。在這個大家庭裡面,形形色色的人物還真不少,雖是一家人,性格喜好卻相差十萬八千里。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我的那些法國親戚們。
在所有親戚中,跟我最親近的就是婆婆。在我們第一次見面時,雖然那時我一句法語都聽不懂,可婆婆總是能用各種手勢和生動的表情來跟我溝通。從一開始我就感覺跟她很投緣,一點也沒有陌生人的感覺。
婆婆是我所見過的最漂亮的老太太。她個子高挑,走起路來身板挺直,絲毫沒有老態。婆婆喜歡穿顏色鮮艷的衣服,而且很會搭配,一些很簡單的首飾和配飾穿戴在她身上就顯得特別好看。我經常想,等我老了的時候,我也要象婆婆那樣讓自己美麗。
聽我丈夫皮埃爾說,婆婆年輕時只在車衣工廠工作過幾年,當皮埃爾的姐姐伊莎貝爾出生後,婆婆就辭去了工作,當了大半輩子的家庭主婦,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來照顧家庭了。
婆婆家的廚房很小,要是兩個人同時站在裡面幾乎都轉不開身來,可是廚房裡面的裝備器皿一應俱全, 每一個角落都被充分利用。就在這麼小的空間中,婆婆卻總是能輕鬆又迅速的做出一家人的飯。在我心目中,婆婆是個聰明又能幹的超級家庭主婦。
也許就是因為婆婆太能幹了,公公在家幾乎什麼家務都不用做,他的衣食起居都是由婆婆打理。我猜想這也是因為他們年輕時一直是公公在外面工作,婆婆照顧家裡,多年來已經形成了習慣。
公公總是樂呵呵的,他每天的生活很簡單:上午去教堂,下午去散步,晚飯後看電視。皮埃爾總是對我說,他覺得公公的生活太枯燥了,可是公公似乎對他的生活很滿足。看到公公,總會讓我想到“知足常樂”這句話,用來形容公公,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公公還有個雙胞胎兄弟,也就是皮埃爾的叔叔。這個叔叔我只見過一次面,他連我和皮埃爾的婚禮都沒有參加,只是在我們婚後有一次順路來我們家吃了一頓飯。這其中的原因很特別,因為叔叔是出家了的修道士。
雖然叔叔和公公長相幾乎一摸一樣,但是當我看到叔叔時,他的氣質和表情讓我覺得他和公公一點也不像。我對西方宗教方面的知識非常有限,只是模糊地知道修道士和古代廟裡的和尚有些相似,都是出家修行的人。聽說叔叔是從很年輕時就選擇了當修道士的,光憑這一點就讓我對叔叔非常敬佩。
叔叔給人的感覺是溫和、平靜,我跟他交談時他總是用深邃的目光看着我,非常認真的傾聽。雖然我們只相處了很短暫的時刻,但叔叔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公公還有一個姐姐,我和皮埃爾叫她姑姑。姑姑的性格跟公公或叔叔簡直不像一家人,她是這個家族的明星,性格外向開朗,說話風趣。姑姑喜歡新鮮的事物,在家呆不住,一有機會就到處旅遊,一生中遊歷過很多國家,見識廣博,無論跟她談到什麼話題,她總是有一番獨到的見解。
姑姑退休後,在她住的地區建立了一個文化協會,給當地的居民提供各種文化活動,例如書展、品酒會和各種講座等,姑父一直協助她。他們退休後的生活反而更忙碌了,但是只要一有機會,他們就邀請親戚們到他們家聚會。跟公公相比,姑姑的生活多姿多彩,而公公則是悠然自得。
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人物就是我丈夫的姐姐伊莎貝爾。我認識伊莎貝爾時,她眼中總是帶着淡淡的憂傷。伊莎貝爾有一個兒子,但是沒有丈夫。皮埃爾告訴我說,孩子的爸爸在孩子還未出生時就因車禍去世了。我想,這對伊莎貝爾來說曾是多麼沉痛的打擊。
伊莎貝爾一個人把兒子撫養大,一直沒有再結婚。直到去年,婆婆才悄悄告訴我們,伊莎貝爾交了一個男朋友,目前兩人相處得很好。我們都為她高興。
不久前,在一次家庭聚會上,我們見到了伊莎貝爾的男朋友,他是一位面目和善的中年男子,名字叫做克里斯蒂安。聽婆婆說,克里斯蒂安以前也結過婚,他的前妻在多年前病逝了。而他直到現在還跟前妻的父母一起住,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但是伊莎貝爾對此一點也不介意。
我覺得伊莎貝爾很有眼光,克里斯蒂安一定是個善良的人,他對前妻的父母都能盡心盡責,肯定也會對伊莎貝爾很好的。
家庭聚會上,我們照了一張“全家福”,老老小小一共好幾十人,好不熱鬧。我珍藏着這張照片,它是我的溫馨法國生活的最佳寫照。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