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我嫁到法國已經15年了,我的丈夫皮埃爾是非常傳統的法國人。回想當初,我向親朋好友宣布我們的婚訊的時候,很多人都說:嫁給法國人,真浪漫!當時覺得這不過是句客氣話罷了,我印象中的所謂浪漫無非是些美麗的電影情節,我從來都沒有期待過它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但在法國生活了多年後,我對於法國人的“浪漫”另有一番感觸。
一束鮮花的背後
就從最簡單的例子說起吧。法國男人經常送給女人鮮花,這在東方國家的人眼裡似乎是最經典的“浪漫”之舉,而且他們還“有樣學樣”。
記得以前在中國時,我也曾經收到過追求我的男生送的鮮花,一束包裝精美的鮮花價格不菲,可見男生的一番心意。當時母親毫不客氣的丟出一句:“糟蹋錢!”於是浪漫瞬間變成了罪惡的奢侈。
在東方傳統文化中沒有“浪漫”這一概念,東方人的價值觀也跟西方人很不一樣。雖然那次母親的態度讓我很不舒服,但是從小在中國長大的我,心裡卻也隱隱認同“浪漫”是來自西方的某種華而不實的東西。
無論婚前還是婚後,皮埃爾經常送花給我,正如他的父親多年來一直送花給她母親一樣。法國的花相當昂貴,一束花的價格等同於餐廳的一頓飯錢,但是法國人好像並不覺得送花是一種奢侈的行為,而是一種習俗和傳統。每逢情人節和母親節,法國大街小巷的花店外面排隊的幾乎都是男性顧客,年輕的、年老的都有。過母親節不是只有兒女送禮物給媽媽,丈夫也送禮物給當了母親的妻子。這是不是很浪漫呢?
我以愛你為榮
有一次我和皮埃爾去一對我們相熟的法國夫婦家吃飯。女主人把伴有珍貴松露的主菜端上來後,皮埃爾很不識相地說:“哎?為什麼安東尼(女主人的丈夫)的盤子里有四片松露?我們每個人只有兩片?”
要是換了我在這種情況下,一定會很窘,但是那位女主人絲毫沒有不好意思,反而甜蜜蜜地看着她的丈夫說:“那有什麼奇怪?他是我丈夫啊。”這樣的回答真讓我既驚訝又好笑。
在我接觸的法國人中,我發現情侶或夫妻似乎很樂於在外人面前表現自己對另一半的愛意,似乎愛對方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我剛來到法國的時候,經常跟皮埃爾到處去見一些他的親戚朋友。每次皮埃爾向別人介紹我時,總是說一連串讚美我的話。一開始我很不習慣,心想:在別人面前一個勁兒誇自己老婆怎麼怎麼好,太沒風度了。
於是我對皮埃爾說:“下次再去見你的親戚朋友時,你不要說那麼多讚美我的話了,讓我很不自在,別人會覺得你很誇張。”
但是皮埃爾卻完全不同意,他說:“我說的都是心裡話,對法國人來說這很自然,你是我最珍愛的妻子,我不說別人也看得出來。”
我這才意識到,原來那些讚美我的話不是為了讚美我,而是在表現他,因為對妻子的愛是一件值得引以為榮的事情。他和那位給自己丈夫盤子里放雙倍松露的女主人一樣,他們的愛是理直氣壯的。除了“浪漫”二字,還有什麼形容詞能形容這一點呢?
浪漫不分年齡
在法國我經常看到手牽手一起散步的老年夫婦,雖然已經滿頭白髮了,卻依然像年輕情侶一樣親密。我的公公婆婆也經常手牽手和互相親吻,即使是在我和皮埃爾面前,這對他們來說似乎很自然。他們已經結婚五十多年了,每當看到他們恩愛的樣子,我都覺得好溫馨。
有句俗話說:時間能證明一切。我覺得經得住時間考驗的浪漫,才是真正的浪漫,希望我和皮埃爾也會像他們一樣浪漫到老。
所以,我眼中的“法式浪漫”,不是虛構的電影情節,而是一份坦然又實在的心意和一種輩輩相傳的美德。如果您問我,法國人真的很浪漫嗎?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的!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