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記者唐韻採訪報導)在人的價值觀被嚴重扭曲的當今社會,對於女性美麗的概念也在漸漸偏離傳統。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華人媒體,新唐人電視臺將舉辦全球華人選美大賽,以期弘揚真正的傳統文化和回歸美好的女性價值觀。為此,希望之聲節目主持人唐韻對心理學和教育學專家陳彥玲女士進行了專訪。
主持人談到,曾經和一位女性朋友聊天時,對方稱自己女兒非常漂亮,走在大街上都會有星探跟蹤,但卻不敢讓女兒參加諸如選美、演藝等活動。言外之意是說怕女兒被那種不好的環境污染。她們感嘆家中即使有這樣的寶貝,也沒有能讓其發光、綻放的機會。而其實社會也沒有能夠真正教導我們的孩子,在她們這個年齡裏,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美,我們中國人崇尚的美又到底是什麽樣的。剛好就在這個時候迎來了一個回歸傳統的選美大賽,其中意義一定非常深遠。
陳彥玲女士說,選美大賽起源於西方,有著百年歷史,但是隨著社會道德的下滑,已經到了美醜不分,男女不分,善惡不分的地步。她分享了一位老師的觀察,說一個孩子如果變壞,可以從她的什麽地方看出徵兆呢?就是從她的衣著、走路的體態開始。例如現在的年輕人做頭髮挑染、身上紋身、服飾怪異等等。他們認為這就是當下時代的美,但她們不瞭解,這些所謂的時代的美好,很多都是被塑造出來的。時尚雜誌的封面,曼哈頓的第5大道那些百貨公司的櫥窗,各式各樣的化妝術,都是有目的的宣揚自己的東西,背後牽扯的是商業利益,而並非以美醜為標準。作為父母家長,如果沒有警覺性,子女就會慢慢被帶動。她表示,對於心裏還有傳統理念的人來講,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送到這樣一個善惡不分的社會環境中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陳女士介紹說,前些年前有一項研究非常有意思。研究人員採訪了很多美國的常春籐大學大一的學生,調查她們的自信心。結果相當出人意料,因為籐校的學生畢竟是過關斬將才進入這些令人羨慕的名牌大學,而她們缺乏自信的原因,居然是和雜誌封面或街頭廣告的那些女郎相比,自己不夠好看。之後研究人員把這些封面人物的形象還原,告知其實很多照片是經過修圖的,素顔的模特兒不比自己好看到哪裏,參與調查的學生們這才自信大增。
這個研究提醒我們思考,到底什麼是美,美對人們的生活乃至健康,究竟有多大影響?臨床上有很多例子,例如一個10幾歲的孩子,因為覺得自己不夠美,不夠瘦,想方設法的去蒐集了很多讓自己變美的資料,並一一去實驗,結果都不太成功,最後竟搞得自己沒有辦法吃飯。可見,對青少年來説,如果沒有對美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正統的引導,孩子們是多麽的迷茫和無助。
陳老師還談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她説如果大家細心一點,會發現任何一個城市,在交通要道的廣告,都會體現那個城市的價值觀。她說,有一段時間,紐約曼哈頓的廣告牌,或者是大百貨公司的櫥窗,模特們的眼影和嘴唇,基本是化妝成像中毒了的非黑即灰的顏色。由於陳老師畢業於醫學院,職業的敏感使她感到這個城市如同生病了的病人,崇尚著病態的美。廣告也是人們內心的一種反應,生活在一個不健康的城市裡,人們就被那個環境所包圍,被病態所感染。所以審美對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來説都是很重要的,它也是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
當主持人詢問陳老師,擔心華人家長不願意孩子們拋頭露面的問題時,陳老師表示,新唐人選美大賽的別具一格,就在於它推出的是傳統女性審美價值觀。從大賽的一些章程來看,就是展現一種內斂和健康的美,在現在這個時代,這是非常難得的一種氣質和修爲。新唐人選美大賽與其他比賽的不同之處還在於,比賽中沒有泳裝這一環節。因此,參加這個比賽,不僅可以展現自己內在的美麗,更大的可能是一種社會責任。
大賽會有一萬美元的獎金,這是對年輕女性很好的鼓勵。陳彥玲女士稱許說,參賽選手們能夠跨出來爲社會儘一份美麗的力量,改善社會、改善世界,引領美好的價值觀,這也是對她們的肯定和認可。就像電影《美國隊長》一樣,其意在告訴人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展現生命最可貴的那部分,去引領其他人走過艱難時刻,將是一種很大的滿足跟驕傲。
主持人感嘆,在學校里和社會中,真正提供傳統價值觀的系統性教育和培訓的機會少之又少,包括女孩子的站、坐、行,到言談、舉止和社會責任等等方方面面。而參與大賽這樣一個活動,等於是獲得了一次價值高昂的培訓機會。此外,通過網絡面試進入決賽的選手們,將受邀去紐約參加現場比賽,與世界各地來的優秀女性齊聚一堂,接受專家、社會名流導師的培訓,甚至還有專業的中國古典舞老師提供身姿和舞蹈等方面的培訓。
對嚮往美的女孩來説,新唐人全球華人選美大賽將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大幅度提升修養、提升生命價值、社會價值的機會,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