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會 “台英國會小組”(UK-Taiwan Parliamentary Group)主席鮑勃·斯圖爾特(Bob Stewart)應臺灣邀請,於周日(19日)率團抵台,展開為期6天的訪問行程,今天(20日)將與臺灣總統蔡英文見面。這是自上周英國政府發布2023版《安全、防務、發展與外交政策綜合評估》報告,將中共定位為 “劃時代挑戰” 之後,第一個官方代表團訪台。北京駐英國大使館對此表示強烈譴責,批評英國議員 “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執意竄訪” 臺灣。
綜合媒體報道,“台英國會小組” 主席鮑勃·斯圖爾特19日起至24日,應邀率團訪台,此為自去年11月英國下議院外交委員會組團訪台後,英國會再度來訪。該訪問團除了主席斯圖爾特,還有羅伯·巴特勒 (Rob Butler )、莎拉·阿瑟頓 (Sarah Atherton)、丹曼吉·德西 (Tanmanjeet Dhesi)、阿夫扎爾·汗 (Afzal Khan )、瑪麗·里默(Marie Rimmer)等跨黨派下議員及台英國會小組秘書處職員。
訪團成員將就英台雙邊關係、區域局勢、經濟韌性等議題與臺灣行政部門如經濟部、陸委會,立法院民意代表及專家交換意見。
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科拉斯·約塔卡(Kolas Yotaka)於19日晚間表示,這次 “台英國會小組” 在台至24日的訪問,是繼去年11月英國下議院外交委員會訪團來台後,英國國會再度組團至台訪問。臺灣期盼透過此交流,為提升全球 “民主韌性” 努力。
科拉斯指出,英國近年來持續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諸如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國際組織;雙方在經濟、文化、能源轉型、離岸風電等領域的合作,也日益緊密堅實;期盼透過此行交流,進一步促進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交流,並持續為提升全球民主韌性與經貿繁榮發展共同努力。
中華民國外交部同日表示,“台英國會小組” 將於20日下午與蔡英文見面。此外還會與行政院長陳建仁、國安會總幹事顧立雄會面,並接受立法院院長游錫堃,以及外交部長吳釗燮款宴。
外交部指出,臺灣與英國是共享自由民主、法治人權價值的堅實夥伴,雙方關係密切友好,在全球威權主義持續擴張之際,英國政府及國會持續強化對台海安全的關注、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並深化雙邊關係。臺灣作為印太地區負責任的成員,將持續與英國等理念相近夥伴,攜手強化全球民主陣營的韌性、支持民主發展並推進多元領域的合作交流,共同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繁榮及永續發展。
中共駐英國大使館19日對此表示強烈譴責,批評英國議員 “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執意竄訪” 臺灣,稱此舉 “公然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粗暴乾涉中國內政,向 ‘台獨’ 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更表示會對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作強烈反擊。
臺灣報道稱,斯圖爾特在 “2021年接任台英國會小組主席後助臺灣甚力”。
去年2月,斯圖爾特曾與同為保守黨的英國外交委員會成員、中國研究小組(China Research Group)主席艾麗西亞·凱恩斯(Alicia Kearns),於下議院發起 “台英友誼及合作”(UK-Taiwan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辯論,最後以無異議方式通過動議,要求下議院關注英台關係,促進英政府強化雙邊貿易與安全合作;還曾就台海情勢及台英關係致函英國國防部、外交部及英國國會,表達 “中共對台軍事威脅”,呼籲支持臺灣。
凱恩斯曾率英國下議院外委會於去年11月底訪台,討論英台經貿關係、印太區域安全,與臺灣官員及專家交流該區地緣政治變化。凱恩斯表示英方 “尋求與臺灣合作,加強民主韌性,並促進雙方在零碳排、半導體領域合作,同時強化民主供應鏈的韌性”。
據路透社獨家報道,在台軍大力推動海軍艦艇升級之際,英國政府2022年向台軍出售潛艇零部件與關鍵技術大幅增加。
僅去年前9個月,英國共批准25份國防企業向台軍出售潛艇相關技術與零件的許可,軍售金額達到創紀錄的1.67億英鎊(14億人民幣),超過過去6年對台軍售總和。
英國政府上周一(13日)發布了2023版《安全、防務、發展與外交政策綜合評估》報告,將中國(中共)定位為 “劃時代挑戰”。內容首次提到中共對臺灣所構成的威脅。
英國外交事務專責委員會(Foreign Affairs Select Committee)早前已指出,中國(中共)全面攻台 “並非無法想像”,加上全球大部分的半導體都在臺灣生產,若該地區處於長期動蕩,將比俄烏戰爭產生更具破壞性影響。
許多議員指出,自由民主制度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如今飽受俄羅斯、中共等威權政權的惡意侵蝕,捍衛臺灣彰顯的自由民主價值事關重大。惡意行為者在烏克蘭、臺灣等個別地區構成形式多樣的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自由民主世界能否有效應對,攸關全球的穩定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