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俄並叮囑普京共同推進百年變局,讓中共陷入困境。當地時間3月2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兩項與中共有關的法案。
其中一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發展中國家法》(PRC Is Not A Developing Country Act)。這項法案有民主共和兩黨聯合推出,獲得眾議院全票支持通過。
法案要求美國國務院施加影響力,在所有有美國參加的國際組織及國際條約中,反對把中國列為發展中國家,要求把中國重新歸類為高收入、中高收入或者發達國家,不要讓中國獲得任何屬於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待遇。
參與提出這項法案的民主黨眾議員金映玉(Young Kim)金映玉批評北京政府利用發展中國家地位操弄國際間制度,並剝奪真正需要幫助國家的資源。金映玉說,這項法案將確保中國不能再在世界舞台以發展中國家為代價而享受優惠待遇。
美國參議院去年就全票通過一個提案,要求取消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就此把這件事推動到立法程序。安邦智庫曾表示,中國可能受到的影響包括:世界銀行將減少或取消給中國的低息、無息貸款,世界銀行原本不顧美國反對計畫在2025年6月之前,每年向北京提供10億美元到15億美元到的低息貸款;同時,中國會失去部分給發展中國家的關稅優惠及貿易保護,也不能再享受給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援助,等等。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外貿活動也可能受到影響。
一旦聯合國和世貿認為中國不是發展中國家,這對經濟岌岌可危的中共來說,是一記重錘。另外,美國的盟友國也可能效仿,同樣取消對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定位。
有觀點指,習近平近幾年出台的政策都以傷害中國經濟為代價,在三年清零讓中國經濟快要崩潰,威脅到中共政權後,習近平本打算把政策重心轉移到救經濟上,但這時他又訪問俄羅斯與普京結盟,讓西方再意識到共產政權對民主自由秩序的威脅,中俄軸心與西方世界對分化更加明確,中國經濟更沒有希望。
就在27日,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在臉書分析說,中國經濟遇到三大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全球化紅利消失,美國提供出口市場,提供最惠國待遇等等好處正式結束,中國的「出口導向經濟模式」接下來會遭遇困難,想用歐洲市場來取代美國市場有難度,想要開發東南亞,中東,甚至非洲市場更有難度。
吳嘉隆提到中國經濟的另外兩大問題包括,人口紅利消失,國際企業可以在其他國家找到廉價勞動力,所以中國的「世界工廠時代」正式結束;還有習近平路線的崛起,意味著中共內部政治鬥爭中本土派壓到國際牌,所謂的改革開放政策紅利消失。
吳嘉隆預告,西方國家正在全面撤離中國,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會跟中共做做公關,把行情撐住,等撤離完成之後,西方國家就會讓中國經濟自生自滅。
除取消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之外,眾議院還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另一項法案《制止強制摘取器官法》(Stop Forced Organ Harvesting Act),要求制止強摘人體器官並對包括中國共產黨成員在內的參與強摘和販運器官的人追責。
提出這項法案的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眾議員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說,被大規模摘取器官的群體包括維吾爾人和法輪功修煉者,「每年,在習總書記和他的中國共產黨治下,有6萬到10萬年輕的受害者——平均年齡28歲——遭到冷血謀殺,為的是盜取他們的體內器官」,「這些危害人類罪令人難以想像」。
一部法案要成為正式法律,必須由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同樣的版本,然後由美國總統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