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已持續13個多月,烏軍深入前線後方俄國佔領區,打擊梅利托波爾市,外界相信烏克蘭反攻號角即將響起。西方軍援戰車及其他軍備陸續抵達前線,同時傳出法國擬回購幻象2000戰機軍援烏克蘭,美國防長認為,烏軍春季反攻勝算大。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隔空喊話,邀請中共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訪問烏克蘭。白俄羅斯稱接受俄羅斯部署核武,美國指出尚未發現部署跡象,總統拜登抨擊俄國總統普京部署核武言論危險。全球可用核彈頭持續增加,俄國、中國佔主要。
俄羅斯對烏克蘭網攻大都被擊退,去年底將矛頭轉向挺烏歐洲國家。美國支持設立特別國際法庭來審判俄羅斯入侵罪行。普京小弟亞美尼亞表示有義務執行國際刑事法院逮捕普京的命令,俄羅斯氣炸警告。圍繞札波羅熱核電廠戰鬥加劇,國際原能署憂心增加核災難可能性。
打擊深入前線後方俄佔區 烏克蘭反攻聲勢漸漲
烏克蘭3月29日的攻勢深入前線後方,攻擊俄羅斯佔領區城市梅利托波爾(Melitopol)一個鐵路機廠,造成當地停電。俄軍因冬季攻勢失利而兵疲馬困,越來越多人認為基輔反攻號角即將響起。
路透社報導,未經查證的網路圖片顯示,爆炸點亮梅利托波爾夜空,當地是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俄國佔領區政府所在。該州是俄羅斯聲稱已經兼併的5個烏克蘭州之一。
戰前有15萬人口的梅利托波爾市是俄軍在烏南的鐵路後勤樞紐,並且位在連接俄羅斯和遭佔領的克里米亞半島(Crimea)的陸橋沿線上。
流亡的梅利托波爾市長證實當地發生爆炸。俄羅斯官媒塔斯社(TASS)報導,莫斯科扶植官員表示,一個鐵路機廠遭到摧毀,梅利托波爾市和鄰近村落停電。
推特帳號「@War2022ua」也在推特PO出一段影片,拍攝時間是深夜,遠方天空不斷閃爍強烈光芒,還有爆炸的火光同時出現,推文表示,海馬斯攻擊梅利托波爾。
不過,梅利托波爾市位在烏克蘭擁有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射程的遠端,但若以基輔聲稱即將部署美國承諾的新武器聯合定向攻擊炸彈(JDAM)、陸射小直徑炸彈(GLSDB)進行攻擊,則綽綽有餘。俄方28日首度表示擊落一枚陸射小直徑炸彈,該武器射程達150公里。
俄軍過去數月攻勢是自開戰以來最血腥的戰鬥,卻毫無重大斬獲。基輔日前暗示,可能很快會對俄軍發起反攻。
梅利托波爾市位在札波羅熱核電廠以南,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曾要求在核電廠周圍設置安全區,他近日走訪核電廠後表示附近的戰況已經惡化。
法新社報導,梅利托波爾市距前線約65公里,俄方過去幾天指控烏方對此地展開數度攻擊。俄羅斯扶植的官員羅戈夫(Vladimir Rogov)在Telegram發文表示,烏方使用的是美國的海馬斯火箭。
俄羅斯27日就已指控烏軍砲擊梅利托波爾市。佔領區當局23日則稱一枚簡易爆炸裝置造成一名警察受傷。在此之前,他們還通報一名莫斯科扶植官員15日死於汽車炸彈攻擊。
如果烏克蘭能在這個地區成功突破,就可以切斷連接俄羅斯本土和克里米亞的陸地走廊。烏克蘭曾經表示,若無法取得能夠長驅直入打擊俄方軍火庫和供給線的長程武器,將無法展開反攻。
此外,推特帳號「@albafella1」PO出一段影片顯示,消防人員正在拉水線嘗試撲滅火勢,拍攝者前方的建築物幾乎全毀,遠處還有火光正在燃燒。推文表示,「3月27日烏克蘭武裝部隊使用海馬斯向被俄羅斯佔領的(烏東)頓內茨克(Donetsk)市區的俄軍總部開火,12名俄軍死亡,約60人受傷送醫治療中。」
基輔目前能夠運用的火箭最高射程為80公里。俄方表示,美方承諾對烏提供的射程達150公里武器已經交付。基輔對此並未證實,僅強調需要更多西方先進武器。
烏克蘭去年秋季曾在東北部和南部成功進行反攻,其中在南部的反攻就是以海馬斯進行攻擊後,收復了赫爾松巿(Kherson)。
西方軍援陸續抵前線 傳法擬回購幻象2000戰機援烏 美防長:烏克蘭春季反攻勝算大
烏克蘭即將展開春季大反攻,西方援助烏克蘭的軍備陸續抵達前線。法新社報導,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y Reznikov)27日表示,他視察了部隊「新成員」-英國挑戰者2式主戰車(Challenger)與德國貂鼠式步兵戰車(Marder),以及美國美洲獅裝甲車(Cougar)與史崔克裝甲運兵車(Stryker)。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也表示,柏林已將18輛豹2式戰車(Leopards)移交給烏克蘭。這些重裝備預料都將參與烏克蘭的春季反攻行動。
列茲尼科夫強調,一年前,沒有人會想到我們合作夥伴的支援會如此強大,到了今年,烏克蘭改變世界,相信烏克蘭人民的韌性與烏軍的戰力,烏克蘭將會贏得戰爭。
此外,烏克蘭敦促西方國家提供F-16等戰機,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至今不肯鬆口,如今最新消息傳出,法國打算回購40架「幻象」(Mirage)2000戰機,並移交給烏克蘭空軍。
法國情資數位媒體「情報在線」(Intelligence Online)報導,巴黎計劃主要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回購40架幻象2000-9(法國本身的編號是幻象2000-5MK.2)戰機,不足的部分準備向希臘和印尼採購。
目前,巴黎和基輔都尚未對該訊息做出官方回應。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日前報導,約有30名烏克蘭飛行員正加速受訓,以駕駛法製幻象2000戰機,不過,法國政府很快否認該訊息,稱這些烏克蘭軍人僅僅是接受防空系統的訓練。
然而,北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在英國《衛報》22日刊出的訪談中透露,西方已提供不少軍事裝備,不排除北約盟國進一步援助烏克蘭F-16或其他西方噴射戰機。
針對烏克蘭反攻,美國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28日在參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表示,俄軍戰力已被烏軍大量消耗,烏克蘭在2023年春季迎來了成功反攻良機。
奧斯汀說,他相信,隨著戰鬥加劇,烏克蘭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在對抗俄軍隊時「佔上風」,而且烏克蘭有能力造成俄軍「重大」損失。
奧斯汀形容,烏克蘭「以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的方式」,耗盡俄軍的裝甲車庫存。他說,「現在我們看到俄羅斯將退役的T-54和T-55戰車重新使用,證明烏克蘭人對它們造成的破壞程度。」
奧斯汀強調,俄羅斯的資源正在耗盡,越來越面臨火炮彈藥和其他東西的短缺,被迫向伊朗和朝鮮求助。「因此,我認為,隨著機動條件的改善,以及基於我們已經做過和繼續做的事情,我們將在春季看到戰況加劇,我認為烏克蘭將有很大的成功機會。」
儘管外交政策專家認為烏克蘭可能在春季發動反攻,但烏克蘭淡化了這種可能性。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3月初曾說,烏克蘭只會在準備就緒情況下,發起新的反攻,而不會遵守任何時間表。
澤連斯基隔空邀習近平訪烏克蘭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20日出訪俄羅斯與總統普京會晤,討論了中方上個月提出「烏克蘭和平計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會後中俄聯合聲明就俄烏戰爭呼籲各國應避免危機惡化失控,但沒有顯示在如何結束戰爭議題上有進展。
美聯社報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29日接受專訪時向習近平隔空喊話,希望習近平可以造訪烏克蘭,「我們已準備好與他在這裡見面、我想和他談談。在這場戰爭開打前我曾與他接觸,然而開戰至今約1年多來都沒有任何聯繫。」
報導分析,北京過去數十年來在經濟和政治上皆偏向莫斯科,中共對俄烏戰爭保持中立態度為普京提供「外交掩護」(diplomatic cover)。習近平上週出訪俄羅斯與普京會面,提出北京可能向莫斯科提供其所需武器及彈藥的可能性,但習事後沒有對此發表任何相關聲明,反而是普京數天後突然宣布,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使俄軍核武儲存庫更為逼近北約(NATO)盟國領土。
澤連斯基推測「這次中國訪問可能對俄羅斯不利」,他認為普京此舉是為了轉移大眾注意力,因為他無法從中國得到軍援承諾。
白俄稱接受俄羅斯部署核武 美指尚未發現俄部署跡象 拜登抨擊普京言論危險
普京25日宣布,將在白俄羅斯境內部署戰術核武器,消息曝光引烏克蘭當局痛批將白俄作為「核武人質」。
對此,路透社報導,白俄羅斯外交部28日發布聲明,在過去2年半期間,白俄羅斯收到來自美國及北約組織(NATO)等盟國前所未見的政治和經濟壓力,為了加強國家安全和防禦能力,決定接受俄羅斯在國內部署戰術核武器,並強調俄羅斯的核計劃不會違反「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PT),兩國之間的軍事合作是遵守國際法下進行,白俄本身不會控制核武器。
據悉,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長期保持密切軍事關係,白俄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去年允許莫斯科使用白俄羅斯領土向烏克蘭派遣軍隊,兩國今年1月還舉行聯合軍演。
白宮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28日則表示,尚未發現普京有任何他宣布採取在白俄部署戰術核武的行動,「我們尚未發現有任何跡象顯示,普京傾向、已著手或指示準備在烏克蘭動用戰術核武。」
法新社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則抨擊普京,這是一種「危險」言論。
全球可用核彈頭持續增加 俄中佔主要
在俄烏戰爭使核武緊張升高的情況下,法新社報導,根據非政府組織「挪威人民援助」(Norwegian People’s Aid)29日發表的「禁止核武監測」報告(Nuclear Weapons Ban Monitor),全球或明或暗擁有核武的9個國家,2023年共有9576枚可隨時發射的彈頭,較2022年9440枚增加。
去年全球增加136枚可隨時發射的核彈頭屬於俄羅斯、中國、印度、朝鮮和巴基斯坦所有;俄國擁有全世界數量最龐大的5889枚操作中彈頭。
該報告編輯歐斯登(Grethe Lauglo Ostern)說:「這方面的增加令人憂心,而始於2017年的這種趨勢現仍持續中。」
根據若干國家的民調結果,由於地緣政治情勢高度緊張,目前認為這些致命性武器終將使用的恐懼心理已達到冷戰結束以來最高點。
網攻烏克蘭遭擊退 俄矛頭轉向挺烏歐洲國家
法新社報導,法國國防承包商泰雷斯集團(Thales)29日提出報告說,俄羅斯現正以網路武器攻擊波蘭以及北歐和波羅的海沿岸各國,以製造分歧並散播反戰訊息。
微軟公司(Microsoft)本月稍早提出威脅評估報告指出,俄國今年頭6週對歐洲至少17國發動了網攻。
泰雷斯和微軟都指出,俄羅斯在去年入侵烏克蘭的同時,也對烏克蘭發動普遍網攻,但遭擊退,俄國去年底已將網攻重點轉移到其他歐洲國家。
泰雷斯網路諮詢副總裁卓里維特(Pierre-Yves Jolivet)說:「歐洲在俄烏衝突轉折點2022年第3季時,被捲入了一場高強度的網攻混合戰。」
他指出,當時歐洲國家遭到「一大波」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DDoS),伺服器被超流量要求灌爆,因而耗盡系統資源,使服務中斷。受害最大的國家包括波蘭、拉脫維亞和瑞典。
審判俄侵烏 美支持設立特別國際法庭 普京小弟反了稱有義務抓他 莫斯科氣炸警告
法新社報導,美國國務院28日表示,支持設立專門用於審判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行為的「侵略罪特別法庭」,推動自二戰結束以來首次起訴這一罪行的舉措。
歐盟已經支持設立特別法庭。這一特別法庭可能會對普京提出新指控,這將是繼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指控普京犯下戰爭罪嫌發出逮捕令後的最新法律舉措。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告訴記者:「我們預期這樣一個法庭將深得國際支持,尤其是來自我們在歐洲的合作夥伴支持。」
美國國務院全球刑事司法辦公室無任所大使范夏克(Beth Van Schaack)表示,美國希望法庭擁有國際人員和資源,「致力於」與其他國家合作,為這樣一個法庭提供資源,用以「對在烏克蘭犯下的國際罪行實現全面問責」。
國際刑事法院(ICC)17日以涉嫌綁架烏克蘭兒童等罪嫌,對普京發出逮捕令,僅僅一週後,俄羅斯的高加索「小弟」亞美尼亞就作出重大決定,承認有義務執行國際刑事法院逮捕普京的命令,讓莫斯科氣炸。
亞美尼亞憲法法院24日發布了一項關於解決遵守《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所載義務的憲法問題裁決,該決定為最終決定,自發布之日起生效,認定普京犯有從烏克蘭非法驅逐數千名兒童等罪行,如果普京身處亞美尼亞的土地上,有權根據ICC的逮捕令逮捕普京。在憲法法院作出決定之後,尚待國會批准。
俄國衛星通訊社28日報導,俄羅斯外交部消息人士強調,亞美尼亞欲加入《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對俄羅斯來說是不可接受的;莫斯科已警告亞美尼亞當局,相關舉動對兩國的雙邊關係會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
亞美尼亞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獨立後一直與俄羅斯保持友好密切的合作關係。俄羅斯長久以來作為南高加索地區居中斡旋的強權,卻似乎在俄烏戰爭後漸失影響力。
去年11月, 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Nikol Pashinyan)拒絕簽署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的聯合文件,理由是該組織對亞塞拜然可能的「侵略行動」缺乏明確立場。
帕希尼揚1月10日又宣布,亞美尼亞本年度不會舉辦往年由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軍事演習。他表示,雖然亞塞拜然近年來與亞美尼亞頻頻交火,但集安組織卻沒有對亞塞拜然表達譴責。
去年10月30日,亞美尼亞國會議長西蒙尼安(Alen Simonyan)更公開向華府喊話,要求美國為亞美尼亞提供保護。9月間,西蒙尼安還親自到機場,迎接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來訪。
圍繞札波羅熱核電廠戰鬥加劇 國際原能署:恐增核災難可能性
烏克蘭的札波羅熱核電廠、同時也是全歐洲最大的核電廠附近的戰鬥近期愈發激烈,進一步增加爆發與戰爭有關核事故的可能性。
美聯社報導,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28日表示,「戰鬥的程度有所提高,而且是積極的戰鬥」,雖然狀況不妙,但也可以保有一絲樂觀,因為他相信將與俄烏雙方就保護核電廠一事達成協議,防止核災難的「接近」。
葛羅西長期以來一直呼籲,在距離戰爭前線很近的核電廠周圍設立保護區,他已經與雙方最高層討論這一情況,但到目前為止,協議仍尚未達成。
在葛羅西第二次越過前線,參觀該核電廠的前一天接受美聯社採訪時,他認為有責任強化旨在保護該設施的談判。葛羅西27日會見了澤連斯基,並表示他「很可能」在未來幾天前往俄羅斯。
相關新聞:
最新戰況:新攻勢失敗 俄轉攻為守 普京再丟核武「球」 習近平助陣打「烏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