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逾13個月,烏國軍方指俄軍在巴赫姆特取得一些進展。網上流傳烏軍裝甲車大量集結的影片,外界推測烏克蘭反攻可能在即。值此之際,核威脅升溫,俄國總統普京出動「無敵武器」,和平獎得主揭核武大內宣正席捲俄國上下。英王查爾斯訪問德國,強調聯手挺烏抗俄。俄國4月將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烏國外長嗆聲這是「爛笑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喊話邀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訪烏,莫斯科表示,我方無權對中共領導人提出建議。
國際刑事法院上週對俄國總統普京發出逮捕令後,傳普京4月底或出訪土耳其?俄烏戰爭大量消耗彈藥,美國將領警告須為未來做好準備。《華爾街日報》記者被俄國指控涉間諜活動遭逮捕,顯見壓制批評者聲音行動嚴重升級。
烏克蘭指俄軍巴赫姆特取得進展 烏軍裝甲車大量集結影片流出 反攻在即?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Donetsk)城市巴赫姆特(Bakhmut)和周邊城鎮,一直是13個月來俄烏戰爭俄軍攻擊焦點,雙方傷亡慘重,但還沒完全控制局面。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在29日例行夜間報告中說:「敵軍在攻擊巴赫姆特的行動中取得些許進展,我軍守住了這座城市,擊退了敵人無數次進攻。」
不過,英國國防部本週將俄軍進展描述為「微不足道」。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通報的俄羅斯前線每日平均攻擊次數,自3月初以來連4週下降,從1日到7日的每日124次,減少到過去7天每日僅69次。
另一方面,烏克蘭南部的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在一年前俄烏戰爭開打初期就遭俄軍佔領,試圖降低周邊地區戰火的企圖都告失敗。
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29日再次造訪札波羅熱時表示,他正在擱置安全區計劃,以便提出莫斯科和基輔都能接受的具體保護措施。
西方的軍援與戰車紛紛到位,推特流傳一段烏克蘭某處訓練場聚集著許多裝甲車輛的影片,引發網友不禁推測烏軍的反攻可能在即。
推特帳號「@clashreport」PO出一段影片,攝影者的前方有大量烏克蘭軍隊的戰車,後方與旁邊則有大量的軍用車輛,推文表示,烏克蘭軍事裝備大量集結,可能是在烏克蘭某處訓練場,有T-80BV戰車、BMP-2、BRDM-2、MT-LB裝甲車、2S3 Akatsiya 152公釐自走砲、多管火箭炮和補給車等。
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接受愛沙尼亞電視台訪問時提到,德國製豹2戰車已經開始陸續運抵烏克蘭,這批戰車將成為烏軍總參謀部反攻行動的一部分,「正朝不同地點與方向進行部署」。至於反攻時間點為何,列茲尼科夫表示,這取決天氣狀況,春天時土地太濕,只能使用履帶式車輛,「我認為我們將在這兩個月內看到戰車,我指的是4月和5月」。
核威脅升溫 普京出動「無敵武器」 和平獎得主揭核武大內宣正席捲俄國
俄羅斯宣布戰略飛彈部隊演習,出動「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可以攜帶多個核彈頭,射程1.2萬公里,應用細節密不透風,而普京過去說它是「無敵武器」,希望可以取代「白楊」洲際飛彈系統,成為最新陸軍主力。
核武危機升溫,俄國副外長先前也說,莫斯科試射飛彈前不會知會美國,在暫停參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後,已經停止與華盛頓所有訊息交流。
對此,美方也回應,不再分享核武器數據給俄羅斯,美俄關係降到冰點,擔心最後防線硬碰硬,演變成全球危機。
俄國近來頻頻展現軍事肌肉,先是普京25日宣布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核武;俄國安秘書長27日更警告,擁有「獨特武器」可摧毀美國;俄軍28日朝日本海發射超音速巡弋飛彈,挑釁意味濃厚。
普京不時放話升高核威脅,似乎把核戰當作最後籌碼,專家揭露,一場要啟動核武的大內宣正在席捲俄國上下。
多次批評普京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拉托夫說,普京會不會按下核按鈕,沒人說得準,但在俄國電視頻道上,宣傳核武就像寵物食品廣告,瞄準英國和法國,引發核海嘯橫掃美國,長期洗腦攻勢,讓俄國人做好準備。在普京獨裁政權下,俄羅斯大部分媒體強打宣傳戰,全面影響俄國內外。
英王查爾斯訪德 強調聯手挺烏抗俄
法新社報導,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29日在德國柏林進行他即位以來首次國是訪問。他表示,英國與德國團結一致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無端入侵。
查爾斯三世在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主辦的國宴上指出:「我們並肩保護和推動共同的民主價值觀。」
查爾斯三世提及:「今天,當我們與烏克蘭站在一起捍衛自由和主權,面對無端的侵略時,這一點得到充分的體現。」
此外,查爾斯三世也誓言,他將竭盡所能促進英德兩國關係。
俄國將任UN安理會輪值主席 烏國外長嗆「爛笑話」
烏國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30日在推特上發文說,俄羅斯4月1日出任聯合國安理會主席國是個「爛笑話」,俄國篡奪此席位,正在發動一場殖民戰爭,其領導人普京是因綁架兒童而遭國際刑事法院(ICC)通緝的戰爭罪犯,「有俄羅斯存在的聯合國安理會,世界永無寧日」。
聯合國安理會由美、中、英、法、俄5個常任理事國與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其輪值主席國由這15個理事國依其國名英文字母順序輪流擔任,任期1個月;本月安理會主席國是莫三比克,4月則是俄羅斯。
澤連斯基喊話邀習近平訪烏 克宮:我方無權對中共領導人提出建議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9日透過美聯社專訪時公開喊話,邀請中共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訪問烏克蘭,並指出「已經準備好與習對談」。
對此,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當天回應,俄羅斯瞭解中國在烏戰的平衡立場,我方對此表達高度重視,並相信習近平自行決定對某些接觸是否合適,「我方無權對此提供任何建議」。
與此同時,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當天在記者會上提到,對澤連斯基邀請習近平訪問烏克蘭消息,「外交部沒有任何可以提供的訊息」。
國際刑事法院發逮捕令後 普京4月訪問土耳其?
國際刑事法院(ICC)上週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布逮捕令,外界認為只有待普京出境才有機會繩之以法。如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透露,普京可能在4月27日到訪。
路透社報導,埃爾多安29日接受電視訪問時指出,普京可能在4月訪問土耳其,出席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為土國建造的首座核電廠啟用典禮,「普京先生或許有機會在4月27日到訪,也可能透過網路參與啟用儀式。」
不過克里姆林宮早先已否認普京出訪土耳其的傳言,稱並沒有這個計劃。
ICC對普京發布的逮捕令已獲德國等會員國認可,對普京日後在國際間的行動力產生不小限制。不過即便普京出訪土耳其,由於土國並非ICC會員,加上土俄交情匪淺,普京遭逮捕的可能性很低。
俄烏戰爭大量消耗彈藥 美將領警告須做好準備
美國軍事首長29日警告,美國與另一強國之間的戰爭可能使彈藥消耗「破表」,要確保美國做好準備還有努力空間。
法新社報導,莫斯科2022年2月入侵鄰國烏克蘭以來,俄烏使用大量砲彈,讓人擔心對基輔提供大量砲彈的美國庫存是否足夠。
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告訴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烏克蘭讓我們學到重要教訓,在有限的區域戰爭中,傳統彈藥的消耗率也是很不得了。」
他說:「如果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或者美國與俄羅斯、美國與中國之間爆發戰爭,彈藥消耗將會破表。」「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確保我們的…庫存足以應付真正的突發事件。」
陸軍副部長卡馬里奧(Gabe Camarillo)28日表示,美國的目標是大幅提高砲彈生產,14.5億美元用來提高155毫米砲彈產量,從目前每月1萬4000枚增加到今年稍晚2萬4000枚,這包括2028財政年度前產能增加6倍,來到每月超過8萬5000枚。」
卡馬里奧說,美國還試圖增加標槍飛彈(Javelin)和發射器,以及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彈藥的產量,這些裝備在俄烏戰爭發揮了關鍵作用。
壓制批評者行動嚴重升級 華日記者被俄控涉間諜活動遭逮捕 傳與瓦格納有關
俄羅斯國際傳真社(Interfax)30日報導,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表示,「聯邦安全局已制止美國報紙《華爾街日報》(WSJ)莫斯科分社記者、1991年出生美國公民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的非法活動」,俄羅斯外交部認為他涉嫌為美國政府的利益從事間諜活動,並收集關於俄國軍事工業複合體企業的資料。
《華爾街日報》「強烈否認」這些指控,並表示「深切關注格什科維奇的人身安全」。
格什科維奇被捕,顯示克里姆林宮壓制批評者聲音的行動嚴重升級。俄羅斯去年對烏克蘭發起軍事行動後,加強鎮壓異議人士的力度。
法新社報導,曾是法新社駐莫斯科記者的格什科維奇被捕後,法國外交部發言人勒讓德爾(Anne-Claire Legendre)說,我們特別擔心,要藉此機會譴責俄羅斯鉗制俄國媒體和外國媒體的態度。
格什科維奇會說俄語,他的父母住在美國,但兩人原籍為蘇聯。他也曾擔任英文新聞網站「莫斯科時報」(The Moscow Times)記者。
國際媒體監管機構「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表示,該組織對於「似乎是報復的行為感到震驚」。
無國界記者組織表示,格什科維奇「正在調查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瓦格納集團是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傭兵組織。
身在國外的俄羅斯安全機構專家與知名作家索達托夫(Andrei Soldatov)在推特發文表示:「格什科維奇是一名非常優秀且勇敢的記者,並非間諜。這是對所有還在俄羅斯工作的外國記者的迎頭痛擊,這意味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可以為所欲為。」
總部位於紐約的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呼籲將格什科維奇釋放。
相關新聞:
最新戰況:西方軍援湧入 烏反攻聲勢漲 美指勝算大 澤連斯基隔空邀習近平訪烏 普京小弟反了要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