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全球經歷了美國歷史上商業銀行資金撤出速度最快的歷史。根據美聯儲公布的數據,僅在過去1個月,全美銀行存款提取額超過3600億美元,遠超2008 年次貸危機時的峰值。截止到4月初,從2022年4月以來的峰值,全美銀行存款總額已經減少了近1萬億美元。有分析指,更嚴重、更隱蔽的金融危機藏也許還在醞釀中。
美國銀行的數據顯示,過去幾個月貨幣市場基金資產出現了相應的激增。貨幣市場基金投資於短期債務,其中包括政府債券,投資者在保證高流動性的同時大力賺取收益。
Grit Capital的創始人Genevieve Roch-Decter4月3日在其個人Twitter賬戶上表示,“當你可以在貨幣市場基金中賺取5%的利潤時,誰還願意把錢存在銀行的短期賬戶中?”
過去一周,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超過10個基點。在過去7天里,整個存續期的美國政府債券需求都有所上升。這表明投資者正在尋找安全的資產託管方式。自3月10日硅谷銀行倒閉以來,黃金需求強勁增長。此後,貴金屬價格上漲超過7%,超過每盎司2,000美元。
摩根大通分析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表示,在17萬億美元的存款總額中,約有7萬億美元仍未獲得保險,這可能是資本外逃到政府債券和貨幣市場基金的根本原因。儘管美國國債給人以安全感,但Panigirtzoglou認為,債券在整個2022年的糟糕表現,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現在的銀行業危機。“美聯儲加息一直在間接引發存款轉移:銀行的債券投資組合正在迅速的流失財富,這反過來又使儲戶不太願意將未投保的存款存放在銀行,因為他們持有的債券存正在大規模的損失。”
一些人認為,如今的存款流失如果往前追溯,可以被認為是美聯儲在最近十年來寬鬆貨幣政策的結果。
時事通訊“Kobeissi Letter”的作者Adam Kobeissi在他4月3日的一期節目中寫道,前所未有的銀行提款是“‘免費’貨幣和零利率的產物”。雖然實施這些政策是為了刺激經濟並減輕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但它們的長期後果現在正變得越來越明顯。
投資者正在為他們的資金尋找更安全的避風港,因為他們試圖保護他們的財富免受通貨膨脹和不穩定的潛在影響。
里根政府前經濟顧問史蒂夫漢克告訴媒體,政府不應該救助瀕臨倒閉的銀行。從維護金融穩定、避免系統性風險的角度看,政府會選擇救助大型銀行免於倒閉。這就讓大型銀行的債權人和股東相信,銀行將會受到政府的援助而不會倒閉,他們的資金放在大型銀行是安全的。於是他們就會放鬆對銀行的監督,因為反正有中央政府的保護。就這樣,“大而不能倒”銀行將會發放風險很高的貸款,並在其他高風險業務上下賭注,從而讓銀行面臨更大的風險。
他認為,這種不良行為就是“大而不能倒”的道德風險,從長遠角度看,大型銀行背後蘊藏着更大的風險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