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號,馬斯克的SpaceX正式發射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運載火箭Starship星艦,但在升空四分鐘之後就爆炸了。星艦爆炸事件,中美都在歡呼,中共看到美國的失敗幸災樂禍;而馬斯克為什麼高興呢?馬斯克的科技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自媒體時政分析評論人士章天亮教授,在《天亮時分》【政論天下】節目裡做出了他的分析。
4月20號早上9點半,馬斯克SpaceX公司的星艦正式發射,火箭起飛離開發射塔,現場歡呼聲此起彼伏。火箭升空兩分半左右,第一級火箭沒有發生脫落,隨後火箭的飛行姿態就發生了異常,開始在空中轉圈,到第四分鐘的時候就爆炸了,據說是SpaceX公司遙控引爆的。
這個事情之所以舉世矚目,因為這是馬斯克火星移民計畫的一部分。實際上自從馬斯克開發火箭技術之後,可能產生了一些他最開始從來都沒有想過的應用,這些應用已經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馬斯克是個什麼樣的人
馬斯克,1971年出生,今年52歲,但他在高科技領域已經獨領風騷20年了。他最開始靠着他的父親給他的28000美元創立了一個公司,這個公司是搞旅遊的,後來賣給了特別大的計算機公司康柏公司。他在大概25、26歲的時候就賺了2200萬美元。
之後馬斯克就拿出了一半的錢創立了x.com網上支付軟件,後來x.com和他的競爭對手Confinity合併為PayPal。2022年,EBay在收購PayPal的時候,馬斯克出售了他全部的股份,拿走了1億8000萬美元,這時候馬斯克只有31歲。
就在他出售PayPal之前的一年,他已經提出了一個構想,要把人類送上火星。怎麼送去?因為當時俄羅斯的火箭比較便宜,他就跑到莫斯科去買火箭。當時俄羅斯給他的報價是800萬美元。馬斯克覺得這個價格太貴了,因為那時候馬斯克只有31歲,對方就嘲笑他說,小夥子你是沒錢吧?馬斯克說,我覺得我可以自己造。
後來馬斯克在回美國的飛機上計算了一下,發現如果他去造火箭,即使報價只有俄羅斯火箭的十分之一,他也仍然能夠賺取70%的利潤。也就是說,莫斯科給他的報價是馬斯克認為的成本的30倍。於是馬斯克就拿出他出售paypal股份的全部資金,成立了SpaceX公司,迄今已經20多年了。
但是私人造火箭還是一個沒有先例的事情,從來所有的國家航天部門都是政府資助的,但是馬斯克還是開始了他的探索之旅,他經過了三次的發射失敗,最後剩的錢只夠再發射一次的了。到了2007年,馬斯克又做了第四次的發射,這一次發射成功了,把載荷有效地送入到近地軌道。
就這麼一件事,讓馬斯克在2008年獲得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16億美元的合同。
馬斯克知道,如果讓人去移民火星,一次性的火箭人類根本就花不起,就好像你造了一輛車,從甲地開到乙地,這車就不要了,你想這費用得多昂貴啊。如果那車要能夠開回來,像公共汽車一樣,再拉下一撥人,這個成本一下子就降下來了。所以馬斯克發射獵鷹成功之後,他開始研究可回收的火箭的開發。這也是從來沒有先例的事情。
在2015年,馬斯克完成了可回收火箭的開發。就是當火箭發射之後再回來,變成像公共汽車一樣,出去轉一圈,把人放下之後再回來。這時候馬斯克只有44歲,也還是很年輕。
事情到這兒已經變成了一個傳奇。隨後馬斯克就提出了星鏈(Starlink)的構想,他想通過低軌道衛星實現互聯網的全球覆蓋,而可回收火箭是實現星鏈唯一的方式,否則你不可能把幾萬顆的低軌道衛星送到天上去,那得浪費多少火箭啊。
而這一次我們看到在俄烏戰爭中,星鏈已經發揮了極大的威力,給烏克蘭提供了非常可靠的,無法干擾的,而且是可以加密的通信,極大改變了戰爭的形態。
到這裡,我覺得故事還沒有完,因為馬斯克這些公司都是整合到一塊的,他的SpaceX、星鏈,還有特斯拉。馬斯克所造的電動汽車特斯拉,遲早是要和星鏈聯網的。那個時候特斯拉就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汽車了,就變成了一個一個的汽車機器人,就像我們以前看到的《變形金剛》一樣,汽車人變形。他的星鏈其實是把這些他造的特斯拉完全連起來,變成一個像機器人社會一樣。而這些機器人看起來就是一個汽車的形狀,互相之間可以通信,又可以和總部通信。
馬斯克剛剛表示,特斯拉很可能今年年底之前會推出全面的自動駕駛技術,就不再需要人工駕駛了。
馬斯克為了跟其它廠商競爭,他在大幅度削減特斯拉的售價,給其它造電動車的廠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像馬斯克這樣壓縮成本,他們的價格肯定沒有優勢,在市場上他們就可能會被淘汰掉。
4月20號,特斯拉公布了他們這一季度的財報,發現他們的利潤率降低了很多,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馬斯克在大幅度地降價,所以特斯拉的股票也跌了很多。
但是我覺得,長期看來,馬斯克也是一個商業奇才,當他把自己的成本降低了以後,其實可以倒逼其他那些競爭者退出這個圈子。但是馬斯克也不是為了壟斷這個圈子、賺取高額的利潤,他就是想方設法地節省成本,這在資本主義社會裡,是一個企業家首先要考慮的一個策略。
馬斯克說,特斯拉在年底之前會完全自動駕駛。他說現在這個測試版本是進兩步退一步,但是趨勢是非常明顯的,等到特斯拉可以自動駕駛之後,也可以節省很多其它方面的成本。
現在馬斯克可能想要做的,就是把星鏈、特斯拉和他的火箭技術、SpaceX整合起來。很多人可能覺得,馬斯克掌握了這麼多的高科技,或者說黑科技,可能會對人類是一個不可控的事情。
但是我覺得,至少到目前看來,馬斯克的政治理念還是偏向保守派的,包括他收購推特之後,對推特進行的改造,你會覺得這人真是超人,推特、SpaceX、星鏈、特斯拉之類的,同時管了幾家公司,而且每個公司都搞得這麼好。
馬斯克現在非常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人工智能可能會毀滅人類,所以他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人工智能公司,叫TruthGPT,他就是為了和微軟的ChaTGPT競爭。
其實馬斯克和比爾蓋茨互相之間的關係非常糟糕,現在推特要告微軟,說微軟在未經推特允許之下,利用推特的數據去磨礪他們自己的算法,這是侵犯了推特,等於是盜用了推特的數據。所以馬斯克要告微軟。
之前還有一次是馬斯克跟比爾蓋茨兩個人互相之間發短信吵架,因為比爾蓋茨是做空特斯拉,他覺得特斯拉的股票是應該低的,於是他就做空特斯拉。馬斯克就跟他吵了一架。
所以我覺得,馬斯克可能會覺得比爾蓋茨太左,所以他就要建立自己的AI公司,叫X.AI,目的也是希望能夠去對抗ChatGPT可能會產生的在網上生成和散布假消息。
總而言之,一直到目前為止,我對馬斯克還是抱有一定的信心。我覺得他發展科技還是為了人類服務的。
他有很多的想法,比如說他不想讓人長生不老,他覺得人如果長生,可能會阻礙社會的進步,同時他覺得如果人要是長生,可能一些老年人就會一直把持權力,會把持很久,沒有辦法對社會做出一些改進或是更替。同時他覺得如果人長生,會帶來很多的社會問題。反正他就覺得人到時候該死就死。
但是他對於人類未來的發展,對人種本身的延續,還是很在意的。他覺得現在很多國家的人出生率太低,這可能對於人類文明的更續是有問題的,他有很多對於人類文明本身的擔心。所以我覺得他發展科技,還是為了人類服務的。
星艦爆炸 中共為馬斯克的失敗幸災樂禍
這一次星艦在升空四分鐘之後爆炸,很快就上了大陸的熱搜。中共這次的表現真是特別沒出息。
我們知道,星艦本來是在4月17號美東時間上午9點20分發射,當時全球無數的航太迷都在翹首期盼這一歷史時刻。
但是中共那邊把所有直播火箭發射的視頻全都屏蔽掉了,只要是實況星艦發射的轉播都被封禁。所以你可以看到中共特別的不自信。
4月20號早上9點34分預期發射,中共仍然是照樣封禁,就是不讓人看到馬斯克發成。但是星艦在起飛四分鐘之後爆炸了,中共馬上把這事解禁了,隨後微博的熱搜榜就把“星艦爆炸”這個事登上了熱搜的頭條,感覺就是中共看了一場馬斯克的笑話,讓星艦爆炸的影片在中國各大社交平台上廣泛的流傳。
中共這一次的所作所為反映出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個是零和思維,一個是弱者心態。
我覺得,馬斯克如果發射火箭成功,是人類共同的成功,或者說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就像我們看到西方發明的電燈、電報、電話、互聯網、移動通信等等,各種各樣的為人類服務的這些科技,其實是極大改善了人類的生存條件,也極大的改善了中國人的生存條件,所以這些科技是屬於人類的。
當年阿姆斯特朗登月的時候,他說一句非常著名的話:這是我自己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就是說,儘管他是代表美國登月了,但是他認為這是人類的成功。
所以如果習近平真的認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那我覺得他應該把馬斯克的成功當做是人類的成功,應該為這種科技的發展而高興,而不是把它封禁起來,不讓別人看。
實際上中共認為,你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你厲害了,我就打不過你了。這就是一種零和思維。
同時它也是一種弱者心態,心裡盼着你強者摔個跟頭,否則你一風光,我就丟臉了,也是一種妒忌心。
所以等到馬斯克的火箭爆炸了以後,中共就覺得可以讓小粉紅們興奮一下了,然後才把封禁給打開了。
其實我覺得,馬斯克的星鏈計畫,或者是這次發射SpaceX星艦,都是對中共舉國體制的一種嘲弄。一個私人公司,在最高尖端的航空領域能夠走到前面來,一個私人能夠攢出一個團隊來,然後在最頂尖的科技領域能夠走到最領先的位置,說明什麼問題?說明中共的舉國體制都乾不過馬斯克一個個人。這對於中共來說,也是一個很丟臉的事情。
我覺得,中國大陸的很多人,在中共長期的宣傳之下,覺得舉國體制是有優勢的,但是你舉國體制也造不出這麼一個星艦來。所以這也是我們思考中共這種謊言、這種舉國體制是否還有效的一個機會。
星艦爆炸 馬斯克為收集到重要數據而高興
儘管中共認為馬斯克失敗了,但是馬斯克認為實驗是成功了。這個星艦好貴的,造價是30億美元。
馬斯克最開始說,只要能夠離開發射架,別把發射架炸了就行。
他那個星艦簡直是巨無霸,高度達到120米,一級火箭就70米,上面是50米。你看到它整個星艦升空的時候,它底下噴出的霧非常的大,白色部分是它的一級火箭,它應該脫落但沒有脫落,黑的部分是二級火箭,它一共有33個推進器。
這一次點火的時候,好像有五個推進器沒有點着火,所以實際上它的姿態控制已經開始有問題了,因為它點火器是一圈一圈的,這樣它的力比較均勻,有些是控制飛行方向的,有些是控制飛行平衡的,由於有些推進器沒有點着火,所以它在空中的姿態就不穩,就開始繞圈了。
中共覺得這是馬斯克丟臉的一件事情,但是馬斯克覺得是成功的。其實這次他也知道,能不能離開發射架的幾率是一半一半,他主要的目的是要搜集一些至關重要的數據,這樣它才能夠在下一次發射的時候,避免之前的錯誤。
所以其實人搞科技就像我們寫文章一樣,它是一個迭代的過程,你先做出一個原型,然後試驗看看它有什麼問題,完了之後不斷地去改進它,其實人的科技發展就是這樣,不斷的迭代。
這一輪迭代,馬斯克認為,他已經得到了遠遠比他預想還要多的數據,所以他下一次發射的成功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所以馬斯克對他的團隊表示祝賀,他說:我們這次學到了很多的東西。
在同一集節目中,章天亮教授還講到了以下內容:
- 《華爾街日報》報導,數名「白紙運動」的參與者已經獲釋。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歡迎觀看完整節目。
章天亮教授每周更多的獨家時事節目,以及更多原創精品系列節目,都在乾淨世界平台的《天亮時分》頻道,歡迎訂閱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