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逾14個月,烏克蘭多地遭到今年最猛烈無人機夜襲,基輔凌晨傳爆炸巨響,另一方面,俄羅斯稱邊境幾處煉油廠遭無人機襲擊。俄國克宮遇襲事件後,莫斯科加碼指控美國是幕後黑手,俄前總統揚言要「消滅」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法國外長酸事件太離奇,中俄外長進行了閉門會議。美國智庫分析,克宮遇襲可能是自導自演,目的為了俄國進行更廣泛動員創造條件。
烏克蘭反攻逐步展開,傳出俄軍陣地被炸毀的影片,美國情報首長指出,俄國缺乏彈藥兵力,今年很可能無法發動重大攻勢,俄國總統普京現在已縮小其野心。克宮發新準則指示俄媒報導方向,內容似乎為了戰事失敗打預防針。澤連斯基閃電訪問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院,演說中呼籲成立特別法庭審判普京戰爭罪,為反攻勝利做準備。
烏多地遭今年最猛烈無人機夜襲 基輔凌晨傳爆炸巨響 俄稱邊境幾處煉油廠遭襲擊
綜合外媒報導,俄羅斯近期再度針對烏克蘭發動遠程打擊,烏克蘭多地5月4日再度響起防空警報,空襲砲火主要集中在基輔和敖德薩,烏克蘭形容這是「今年以來最猛烈的無人機襲擊」。
基輔市區4日凌晨傳出多起巨響,基輔當局表示,防空系統正運作當中,所有鎖定攻擊基輔市的飛彈和無人機都已遭到摧毀,這是俄國在4天內第3次對基輔市發動攻擊。
基輔市政府指出:「俄方以俗稱『滯空彈藥』(loitering munition)的『見證者』(Shahed)自殺式無人機以及飛彈對基輔市進行攻擊,飛彈有可能是彈道飛彈。」
烏克蘭防空部隊則表示,俄羅斯出動24架自殺式無人機襲擊,防空部隊擊落其中18架。
除了基輔以外,切爾尼戈夫(Chernihiv)、蘇梅(Sumy)、基洛沃格勒(Kirovohrad)、哈爾科夫(Kharkiv)、敖德薩(Odessa)、札波羅熱(Zaporizhzhia)、尼古拉耶夫(Mykolaiv)、聶伯城(Dnipropetrovsk)等地均響起防空警報。
烏克蘭南部作戰司令部4日表示,向黑海沿岸城市敖德薩(Odesa)發動攻擊的15架「見證者」自殺式無人機中,有12架被防空部隊擊落,另外3架命中大學校園,沒有人員傷亡。
俄國自去年10月以來,經常轟炸烏克蘭各種平民設施。在基輔當局表示有21人在俄軍對赫松爾市(Kherson)的攻擊中喪生後不到24小時,又傳來俄軍這一波的無人機和飛彈攻擊事件。
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3日曾警告,烏克蘭遭飛彈襲擊的威脅日益增長,特別是基輔以及基輔州。
另一方面,俄羅斯4日表示,克拉斯諾達邊疆地區(Krasnodar Krai)南部伊利斯基村(Ilsky)發生無人機攻擊事件,一座煉油廠發生火災。
克拉斯諾達邊疆地區區長康卓葉夫(Veniamin Kondratyev)表示,火災被限制在400平方公尺的區域內,此後迅速被緊急服務單位撲滅。
不久後,與烏克蘭接壤的俄羅斯羅斯托夫(Rostov)地區首長表示,一架無人機攻擊了基謝廖夫卡村(Kiselevka)附近的一座煉油廠,並引發爆炸和火災。
前一天,俄羅斯捷姆留克區(Temryuksky)的渥爾納村(Volna),一座裝有石油產品的儲油槽起火。俄方官員也將這起火災歸咎於烏克蘭無人機。
克宮遇襲:俄加碼指控美是幕後黑手 揚言「消滅」澤連斯基 法外長酸太離奇 中俄外長進行閉門會
烏克蘭南方作戰司令部4日在臉書公布攻擊敖德薩的無人機殘骸照片,可以看見機尾用俄文塗鴉寫著「為了莫斯科」、「為了克里姆林宮」等標語,明顯是針對前一天俄國指控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克里姆林宮(簡稱「克宮」)的事件。
俄羅斯新聞社3日報導,莫斯科當局指控烏克蘭3日凌晨派遣2架無人機攻擊克宮,試圖行刺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未遂,克宮認為這場攻擊是「有計畫的恐怖行動」,並將對此保留「報復的權利」。
克宮被無人機襲擊事件,如今成為俄烏雙方各說各話的「羅生門」,烏克蘭斷然否認參與此事,並反控這是俄羅斯自導自演的「假旗行動」,只是為了讓戰事升級的藉口。
當天,俄羅斯前總統、現任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維傑夫(Dmitry Medvedev)放狠話稱,俄羅斯別無選擇,「只能從肉體上消滅烏克蘭總統及其集團」,還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甚至已不需要簽署無條件投降的文書。俄國下議院國家院議長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則發聲明說,俄羅斯不應該再與澤連斯基進行任何談判,並要求使用「能夠阻止和摧毀基輔恐怖主義政權的武器」。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3日則指出,對俄方提出的指控深感懷疑。白宮發言人也說,美國無法確定俄羅斯所稱的無人機襲擊的真實性。
隔天,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4日加碼指控稱,華府是暗殺普京的「幕後黑手」,烏國只是執行美國的計畫,「我們非常清楚,做出此類行動、此類恐怖攻擊的決定不是基輔,而是華府。美國經常替烏克蘭策劃攻擊目標和攻擊手段,我們非常了解這一點」。佩斯科夫並未提供任何證據支持他對美國的指控。
對此,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駁斥,表示美國與克宮遇襲一事毫無關聯。
柯比澄清,美國並未鼓勵、也沒有協助烏國在領土外發動攻擊。他告訴微軟國家廣播公司(MSNBC):「我們當然不會指導他們如何自衛,或是要進行什麼行動。」
法國外長柯隆納(Catherine Colonna)4日則在法國國內電台(France Inter)表示,俄國聲稱其擊落以普京為攻擊目標的烏克蘭無人機,這件事太離奇了。
柯隆納指出,「無人機能夠飛到克里姆林宮,在正常情況下是無法理解的」,但拒絕就此做任何假設,並說烏克蘭政府3日已經正式宣布,他們與此一事件沒有任何關係。
澤連斯基3日在訪問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沒有攻擊普京,我們等待普京在法院接受審判。」
此外,柯隆納對梅德韋傑夫「消滅」澤連斯基的離譜言論表示遺憾,她說:「梅德韋傑夫因其離譜的言論而受到矚目,因其言語的升級而令人遺憾,這種言語升級再一次來自俄國,俄國再一次尋求恐嚇,想讓人害怕,尋找可為其無理取鬧辯護的藉口。」
今年3月間,烏克蘭軍方在東部擊落1架中國製造的無人機,聲稱是俄國以民用無人機改裝成武器的最新例子。美國海軍中心的無人機專家本德特(Samuel Bendett)研判,這次襲擊克里姆林宮的可能是同款中國民用無人機改裝。
俄烏戰事再趨緊繃之際,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社報導,中俄兩國外交部長4日在印度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期間舉行閉門會談。
會談是在沒有通知媒體的情況下開始的,並一直以閉門方式進行。至截稿,中俄雙方未發布這場閉門會談的內容。
針對無人機襲擊克宮事件,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4日老調重彈說,中方立場是一貫、明確的,「各方應避免採取任何可能使局勢進一步升級的行動」。
關於中共將派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計畫是否因此有變?毛寧表示,會適時發布消息。「中方將繼續與國際社會一道,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建設性作用」。
美智庫:克宮遇襲可能是自導自演 為更廣泛動員創造條件
美國軍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3日的戰情分析指出,兩大跡象顯示,俄國可能安排了這場克宮遇襲事件,要把戰爭帶到俄國民眾眼前,為更廣泛的社會動員創造條件。
分析指出,俄國政府近期已經加強莫斯科等地國內防空能力,因此,這兩架無人機「極不可能」能夠突破多層防空網,直抵克宮心臟地帶,並且剛好被攝影機捕捉到引爆或者被擊落時的壯觀畫面。
另外,俄國嚴密空防網遭人突破,成功攻擊像克里姆林宮元老院這樣一個高度重要目標,會令俄國非常丟臉,而克宮在事發後提出立即、一致且經過協調的回應,顯示攻擊行動是在內部準備好,意在製造政治效應,大於可能帶來的尷尬。
分析認為,如果這起無人機攻擊是一場外來的奇襲事件,俄國官方初步的反應「非常可能」會更沒組織,因為俄國官員要先忙著協調出一致的說法,抵銷遇襲令俄國顏面無光造成的輿論負面影響。
烏反攻逐步展開 傳俄軍陣地被炸毀 美情報:俄缺彈藥兵力,今年無法發動重大攻勢
烏克蘭大反攻在即,近日除了俄國邊境地區陸續傳出油庫、鐵路爆炸起火事件外,還流傳俄軍陣地被摧毀的影片。
推特帳號「@Roadster1978」3日PO出影片,看到遠處地方發出轟然巨響,接著飄出濃厚的煙霧,推文表示,俄羅斯軍隊在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莫斯皮內(Mospina)俄軍佔領區的總部被摧毀。
烏克蘭時常對俄軍目標精準打擊,推特帳號「@UkraineNewsLive」3日PO出另一段影片,可以看到UR-77「隕石」掃雷車對著遠處的俄軍目標發動攻擊,接著遠處的空地發生大爆炸,濃厚的黑煙飄向天空,推文表示,「烏克蘭軍隊襲擊俄軍佔領者的陣地。」
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3日公布一段錄音檔,指出目前烏克蘭軍隊的反攻已經開始了,並再度抱怨莫斯科當局無視對於增援彈藥的請求,現在瓦格納的資源僅剩幾天的份量。
烏克蘭逐漸展開反攻攻勢,而俄羅斯情況可能不妙。美國國家情報首長海恩斯(Avril Haines)4日在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指出,由於俄國彈藥、兵力短缺,不管烏克蘭的反攻行動成不成功,俄羅斯都很可能沒辦法「在今年發動重大攻勢」。
海恩斯說,「事實上,如果俄羅斯沒有啟動強制動員並且確保在現有的伊朗等供應來源之外,取得第三方提供可觀彈藥補給,那麼對他們來說,就連要維持規模有限的進攻行動都會愈加困難」。
俄烏雙方都在為春季新一波攻擊行動做準備。烏克蘭政府近日多次表示,反攻行動已經就緒;俄國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日前也指示俄國軍工產業迅速加快生產速度和數量,尤其要倍增高精準飛彈產量。
不過海恩斯在聽證會上指出,普京近期「大概」已經縮小對烏克蘭軍事行動的野心,考慮把「鞏固在烏國東部和南部佔領區控制權,並且確保烏國絕不會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視為勝利。
至於俄國使用核武的可能性,海恩斯說,「在我們當前的評估中,這非常不可能」。但是海恩斯認為,俄羅斯今年不太可能談判停火,「除非有政治因素」改變普京的想法。
此外,美國國防部3日宣布加碼軍援烏克蘭3億美元,軍援方案包括為美國提供的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簡稱海馬斯)添補彈藥,以及額外的榴彈砲、大砲和迫擊砲砲彈,還有烏克蘭用來反擊俄羅斯無端侵略的反裝甲能力。美國至今已提供烏克蘭價值超過357億美元的安全援助。
克宮發新準則指示俄媒報導方向 分析:為戰事失敗打預防針
設於拉脫維亞的俄國獨立媒體梅杜扎(Meduza)2日披露,克里姆林宮向親政府媒體發出新的準則,要如何報導預期即將展開的烏克蘭反攻行動。從指示的報導方向來看,莫斯科似乎正在為俄軍戰事失敗打預防針。
梅杜扎取得這份準則的複本,克宮指示親政府媒體記者,如何在報導中凸顯俄軍在戰場上的成功,並且盡可能降低戰事失敗的重要性。準則指示記者,「不要淡化對於烏國已經宣佈、獲得北約組織支援的反攻行動的期望」,不要指稱「基輔對『反攻』毫無準備」;相反的,應該強調西方國家正以提供武器和其他多種方式支持烏克蘭。
兩名接近普京政府的消息人士向梅杜扎指出,莫斯科希望這樣報導的理由很簡單,為烏國軍事戰力增色有好處,「若反攻行動失敗,(俄國政府)將能說,(俄國)軍隊經驗豐富地擊退了極為強大的攻擊。這次勝利的價值將會顯著升高」,「若烏克蘭在美歐援助武器下,反攻行動成功並且奪回領土,(俄軍)失敗也可解釋,畢竟西方投入大量資源,相比之下,反攻戰事的勝利非常微不足道。換句話說,就是整體而言,俄軍挺住了。」
這份準則還「建議」俄國大外宣媒體,「不要聚焦」俄國編列在重建烏國佔領區基礎建設的預算,而是要談「是怎麼解決俄國國內問題」,如報導學校、醫院的整建工作等,根據文件,克宮自信,這些事能夠獲得「民眾的認同」。
報導指出,俄國在烏國佔領區的重建確實花了多少錢,並不清楚,但是總計可能超過1兆盧布;光是2023年第一季,俄國預算赤字就達2.4兆盧布。
美國軍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指出,梅杜扎披露的文件若是真的,就顯示克宮「若非預期、也是正在為烏國勝利做準備,正為在輿論領域上減低打擊士氣做規劃」,這也表示俄國從之前烏軍在哈爾科夫、赫爾松成功反攻,收復失地的教訓中,做了重要的調整,該次逆轉對俄軍和俄國輿論都帶來震撼和打擊士氣的影響。
為反攻勝利準備 澤連斯基閃電訪問海牙 呼籲成立特別法庭審判普京戰爭罪
綜合媒體報導,澤連斯基4日抵達荷蘭,進行未經宣布的訪問,他前往位於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ICC)拜會,該法院曾於3月對普京涉嫌在烏克蘭犯下的戰爭罪行發出逮捕令,主要是涉及劫持烏克蘭兒童的罪行。
澤連斯基以「烏克蘭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為主題進行演說,他表示,「侵略者必須感受到正義的強大力量。這是我們的歷史責任。只有一種機構能處理其根本罪行,也就是侵略罪:一個法庭。不是讓政客宣稱已結案的象徵性機構,而是一個真正、真實、完整的法庭。」
美聯社說,ICC無法審理發動侵略戰爭的罪行。澤連斯基的演說是呼籲成立一個完全有資格的戰爭罪行特別法庭來審判普京的首要罪行。
澤連斯基說,「我們都希望在海牙看到一個不同的普京,他應該在國際法之都為自己的罪行受到制裁。」
「我相信,當我們獲勝之際,就會看到這種情況發生,我們將會獲勝。無論是誰發動戰爭,都必須受到審判。」
法新社報導,澤連斯基在嚴密安保措施下抵達國際刑事法院,受到院長霍夫曼斯基(Piotr Hofmański)的歡迎。法院在自己的旗幟旁升起了烏克蘭國旗,許多工作人員聚集在窗口希望看到澤連斯基。
烏克蘭反攻希望收復失土獲得勝利,澤連斯基這趟行程為了推進將來審判普京與俄國相關人士的侵略罪行做準備。
對此,時事專家藍述評論說,「這是鼓勵烏克蘭的士氣和民心,向國際社會傳達一個強大的信息,就是烏克蘭有信心,最後打贏這場戰爭,最終將所有的俄羅斯的戰爭罪犯送上國際法庭。這造成一種強大的心理攻勢,告訴所有支持普京對烏克蘭進行入侵的這些俄羅斯高級官員,他們最終將面臨著什麼。」
前一天,澤連斯基閃電出訪芬蘭,參加與北歐5國領袖的「北歐烏克蘭峰會」,這是他在俄烏開戰後首次訪問芬蘭,為烏克蘭加入北約組織(NATO)爭取支持,芬蘭4月剛成為北約的最新成員。
相關新聞:
戰況升級:無人機轟炸克宮誰幹的?烏否認行刺普京 澤連斯基閃電訪芬蘭會北歐五國 北約可能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