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1日開始實施的美國對中關稅遭到延期,白宮當局表示,對中國製造產品的關稅將藉鑒業界建議進行修改,最後做出決定。
包括中國製造電動車、電池、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在內的中國產品面臨高額關稅,電動車關稅高達100%,半導體與太陽能電池關稅高達50%,其他包括鋼鋁、鋰電池在內的產品有25%的關稅開徵。相關徵稅行爲暫時擱置,被認爲是響應美國大選年的政策要求。
美國之音引述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學者德納米亞爾(Thibault Denamial)的話說,民主黨當然不想對中國顯示出軟弱,在兩個月以後展開選舉的情況下,政府認爲需要考慮如何在實施關稅時平衡相互競爭的問題,預計在對參考意見進行討論之後,這個政策能夠得到正常推出。
德納米亞爾也認爲,對白宮來説,部分業界和國內利益相關者認爲新的關稅將破壞美國經濟,因此在選舉前(推遲徵關稅)似乎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
在今年8月份,歐盟宣佈將將中國製造電動車的關稅上調,而加拿大上週表示,跟隨美國宣布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100%的關稅。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總裁卡特勒(Wendy Cutler)對美國之音說,美國宣布的關稅價值約為180億美元,而中國的回應之一也包括增加關稅。
這引發了行業關於中美貿易戰開打的擔憂。此前,中共宣布對從歐盟進口的乳製品進行反補貼調查,但對於歐盟的電動車關稅來説,北京當局仍然缺乏有效工具。
德納米亞爾認爲,當美國或加拿大等國家對綠能產品徵收最嚴格的關稅時,下一個主要問題是,中方的這些產品將流向何處。
卡特勒說,預計中方可能會增加針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常識,將多餘的產品送入他們的市場,以緩解過剩問題。